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精密进近要解决的问题(大队版)

非精密进近要解决的问题(大队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非精密进近要解决的问题(大队版)

非精密进近要解决的问题 一、非ILS 仪表进近-总则

1、推荐使用连续下降的方法(CDFA)做进近 有利于稳定进近

注:在非精密进近不使用CDFA时,运营人的最低标准一般应在局方规定的最低标准之上,对于C、D类飞机,RVR/VIS至少增加400米。

2、非ILS进近的垂直轨迹控制的方式:有两种V/S和VNAV 虽然手册中推荐使用VNAV进近,但须注意:VNAV适用于相对精确的坐标系和精确的飞机位置,还要求FMC自带进近程序;而V/S则适用于所有适用于原始导航的情况;

使用时要根基实际情况而定

3、自动飞行是非ILS 进近的最好飞行方法

自动飞行可降低飞行员工作量,并便于监控程序及飞行轨迹。非ILS 进近过程中,使用自动驾驶可以更准确地保持航道和垂直轨迹,减少无意间偏航低于航道的可能性,推荐使用自动驾驶

4、开始进近前要检查原始数据,保证正确导航,可通过下列步骤来完成:

(1)按压EFIS 控制面板上的POS 电门,并将地图上的助航符号与显示的原始数据作比较。例如:VOR 径向线和原始MDE 数据应覆

盖在地图上显示的VOR/DME 台,而GPS 位置符号与飞机符号 的尖部几乎重合(FMC 位置)配图

(2)在地图上显示VOR 和/或ADF 5、尽可能的利用地图:

尽可能的利用地图,但必须以原始数据为依据,并始终监控

6、MDA+50“仅”针对于非ILS进近的“连续下降的方法”(CDFA):

对于本身有下滑轨迹角的DA/DH的进近(如:ILS或RNP等)则不需要加50;对于传统的“梯度下降方法”也不需要加50。

7、设置MDA+50的位置:

仅在“气压最低值选择钮”上设置MDA+50 8、MCP板的高度设置不变:

仍以MDA向上取整作为设置基准,而不是MDA+50向上取整作为设置基准

9、调复飞高度的时机为MDA+300之前:

大队统一规定无论V/S方式还是VNAV方式都在接近MDA+300之前调复飞高度;

VNAV方式调复飞高度时还要求,飞机高度低于复飞高度300尺以后调复飞高度

10、断开自动驾驶的时机:不晚于MDA+300断开A/P 过晚的得A/P断开,会造成在复飞时的慌乱

11、重置指引的时机:建立目视以后,到达MDA高度时或之前。 如在到达MDA高度时还没有建立目视,则复飞;到达MDA之前就建立了目视,可以按指引飞行,但至少也要在到达MDA高度时重置指引。

12、着陆形态的建立:应至少在通过FAF时完成着陆形态的建立 如果FAF的高度过低,或距跑道过近,应提前完成形态,来达到稳定进近的要求13、MDA加300尺建议增加喊话,这可以预防不必要的高度截获,加强情

景意识和机组配合。 二、使用LNAV

1、使用QFE时,不能执行VNAV进近程序

2、非ILS进近可以使用LNAV作为进近的水平“方式”但要求: (1)地图的坐标和飞机的精度必须准确

(2)仍要以原始数据作为进近水平方式的唯一依据(RNP进近除外)

3、对于没有五边航道的非ILS进近,水平导航的作用更大,它可以避免

由于侧风等因素造成的过多的五边航迹修正,大大减小了工作量。 三、使用VNAV

1、原始数据是进近的唯一依据(RNP除外):

i.使用VNAV进近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控原始数据:(VOR、NDB、DME 等),并需

要满足各个以原始数据作为基准的最低高度限制 2、飞机水平位置的误差会影响VNAV的进近剖面

3、做VNAV进近时,进近程序必须是FMC自带,且不能人工增加“进

近航路点”

4、只有当进近具备以下特征之一时才使用VNAV,这些特征允许建立正

常下滑道:

(1)LEGS 页面上显示五边航段的公布GP 角 (2)与跑道进近终点一致的RWxx 航路点

(3)跑道的进近终点之前的复飞航路点(例如MXxx)。 5、使用QFE时,不能执行VNAV进近程序

6、高度干预能删除“超过MCP高度限制”的“下一”高度 通常是航路的高度限制,或进场的高度限制,进近的高度限U10.6以前的可以

7、U10.6及以后FMC不能删除“进近航路点”高度限制

8、高度干预仅当AFDS在进近轨迹之上进入VNAV ALT方式且必须继续

下降时,进近期间高度干预才合适

9、进近逻辑生效时选侧高度干预飞机不会下降到进近刨面以下,而是会

平飞截获刨面

10、使用垂直导航进近,当AFDS由VNAV PATH自动转换到LVL CHG模式

时,必须复飞:

在选择襟翼15或小于15时,在强阵风的条件下VNAV PATH下降时,由于最小速度保护,AFDS可能会转换到LVL CHG模式,这可能造成飞机截获MCP高度而平飞,如果飞机已调定了复飞高度,飞机指引会指示爬升,如果MCP调定的是MDA高度而不是下一高度限制,飞机可能会低于强制的高度限制。发生了转换必须复飞!

11、MDA和DA的设置:在FAF 前大约2NM,MCP 重设到DA(H)或MDA

(H):

如果飞机在通过FAF之前是保持平飞的话,应在通过FAF之前设置MCP板高度MDA(H)/DA(H)或下一高度限制。如果没有,垂直模式在FAF 点之后会由VNAV PATH模式进入ALTHOLD(没有高度干预的飞机),应迅速在MCP 设置DA(H)/MDA(H)并选择VNAV;如果在FAF 之后,VNAV PATH模式进入VNAV ALT(有高度干预的飞机),迅速在MCP 设置DA(H)/MDA (H)或下一高度限制并选择高度干预,保证继续沿五边轨迹下降

四、使用V/S 进近

1、V/S几种技巧可以获得在或接近VDP 时到达MDA(H)的恒定角轨迹:

(1)最精确的技巧是监控地图显示上的VNAV 轨迹偏离指示,调整下降率,将飞机保持在合适的轨迹上。

这种技巧要求在LEG 页面确定合适的轨迹,复飞点显示为GPx.xx,

或者航段页面

有一个RWxx,MXxx 或一个命名的航路点,该航路点有大约50 英尺的跑道入口穿

越高度的高度限制。使用这种方法时,机组一定要遵守五边进近航段上的每一个最

低高度限制(梯度下降定位点)。

注:此方法实际上是用V/S方式做VNAV进近,所以应满足所有对VNAV进近的要求(2)选择一个下降率,将高度范围弧置于或接近梯度下降定位点或目视下降点(VDP)。

此技巧需在MCP 调定梯度下降定位点或MDA(H),并在颠簸情况下可能不容易

使用。

(3)使用每海里对应300 英尺的下降率进行3 度下滑轨迹下降根据对应于距跑道头的海里距离确定所需的HAA。然后PM 可随到跑道距离的变

化报出推荐高度(例如:900 英尺- 3 海里,600 英尺- 2 海里,等)。明显偏离名

义轨迹时,应以小的增量调节下降率。

注:当进近图上的梯度和3度下滑角偏差较大时,且在FAF到VDP之间有较多的高度限制时,此方法比较繁琐

2、V/S进近MCP板的调定:V/S进近与VNAV不同,飞机轨迹低于航路时

不会出现警告,所以应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MCP板的调定在当前的高度限制来预防无意中低于限制剖面,这也有助于用绿弧来进行引导,但也要防止不必要的高度截获和改平

五、目视下降点VDP

1、VDP的定义:对于非ILS 进近,VDP 定义为五边进近上的一个位置,

当建立了合适的目视参照时,可以从该位置开始从MDA(H)到跑道接地点的“正常”下降。

2、VDP的意义:稳定进近

如果飞机到达了VDP,因不需或少量飞行轨迹调整便可继续正常接地,所以更容易得到稳定的目视航段

3、确定VDP的两种方法 (1)以高距为比1:3VDP:

机组通过判断MDA(H)高于机场的高度(HAA),以及使用每距离跑道1 海里

下降300英尺的方法来确定开始目视下降的点。下面的图例中,550 英尺MSL 的

MDA,100 英尺接地区域标高,导致450 英尺的HAA。以每海里300 英尺下降时,

在距跑道1 1/2 海里处开始目下降。

注:高距比的距离是从入口300米(1000尺)处开始算起的,如果要从跑到入口处算起,

对于3度下滑角的常用梯度,则要加上约50尺的入口标高(入口高度随进近梯度的变化而不同,梯度陡则入口高度高,梯度平缓则入口高度低)

(2)按进近图上的进近梯度计算VDP(大队推荐的VDP算法)

1、MDA=120米

2、DME/高度:2NM高度167米;1NM高度62米 3、VDP介于2NM与1NM之间

4、VDP=1NM+1NM×{(120- 62)÷(167-62)}=1.55 5、VDP=1.55NM 方法2:梯度换算法

1、MDA=120米(394尺) 2、120/X(单位:米)=5.7% 3、X=2105米

4、2105-300=1805米=0.97海里 5、0.97+0.6=1.57NM

4、下降到MDA以下的依据是建立的目视参考,是目视飞行,而不是计算

的或是进近图上的下降轨迹

所以MDA以后如果认为航图上的轨迹过陡或过缓可按目视修正 5、VNAV进近也应计算VDP: 训练手册原文:

如果飞VNAV 轨迹进近,并且飞机保持在公布的轨迹上,当飞机到达DA(H)或MDA (H)时,会自动满足VDP。由于这个原因,VNAV 轨迹进近不需要确定目视下降点。注:手册的前提是飞机的位置准确。当飞机的精度或地图坐标精度达不到要求是,程序自带的VDP就会不准,所以大队建议VNAV进近时也要计算VDP,并以原始数据为依据进行检查,以便不时之需

6、梯度与目视距离:如果比计划的飞行剖面低会影响MDA时的目视效果

以典型的3度下滑角为例,如果五边剖面每低50尺就相当于损失水平300米(1000尺)

六、复飞和MAP

1、 VDP 点必须在FAF 和MAP 之间

如果将要在到达MAP 之前达到MDA 高度则必须复飞

2、 MAP 的意义:飞机在复飞时必须飞越复飞点以后才能进行起始转弯和

机动飞行,若是雷达引导则可直接听从管制的指挥

3、 复飞拉升:复飞后可直接拉升,不必保持平飞至MAP 后在上升高度

4、 MDA 下降的依据:建立目视参考是飞机下降到MDA 以下的唯一依据

没有建立目视参考,飞机严禁下降到MDA 以下(包括整个的复飞过程)

5、 丧失目视:MDA 以下一旦丧失目视参考则必须复飞 丧失目视分3种:完全丧失目视参考 短时丧失目视参考 部分丧失目视参考

注:当遇到以上三种丧失目视参考的情况时,必须复飞;未丧失目视参考,但目视条

F A F

VD P MA Pt

A 米

件不能满足稳定进近的条件和或安全着陆的条件时也必须果断复飞

6、着陆依据:总队要求200尺清晰可见跑道环境时才可以着陆 七、目视

1、跑道环境: (1)跑道入口; (2)跑道入口标志; (3)跑道入口灯; (4)跑道端识别灯; (5)目视进近下滑道指示灯 (6)接地区或者接地区标志 (7)接地区灯; (8)跑道或者跑道标志;

(9)跑道灯:跑道边等、中线灯、跑道头灯(红色)2、目视参考:

目视参考包括两部分:进近灯光和跑道环境

没有进近灯光系统的跑道,以跑道环境作为目视参考;有进近灯光系统的

跑道可以以进近灯光作为目视参考,而不必目视跑道环境 3、进近灯光强度:

注:M开头的进近灯光系统是代表中等强度的进近灯光,亮度比高强度的进近灯光弱,目视距离也不同

注:通常来说(不能作为依据和标准,可以用来参考)

4、进近灯光介绍:

5、进近灯光目视距离:

注:ALSF-Ⅰ和ALSF-Ⅱ的进近灯光长度为3000尺或2400尺两个标准,都是正常标准,使用时注意检查;CALVERT的进近灯光长度都是3000尺的统一标准注:简易进近灯光系统中除了SALS长度为1500尺,其他均为1400尺(见上图)

注:做进近准备时要查看跑道的进近灯光系统,确认其长度和强度

注:国内航图无论美式或英式都叫PALS,但杰普逊行图上的叫法是有区分的。美式的

叫:ALSF;英式的叫HIALS;可参考新加坡02L(ALSF-Ⅱ)和20R(HIALS)

6、建立目视参考的局方要求:

目视参考—在非精密进近:如无进近灯,规定的目视参考应当包 括接地点;如有进近灯,则不要求在最低下降高度/高看到接地点, 但在看到横排灯或者入口灯之外至少应当看到7个连续的进近灯、 跑道灯或者两者的组合。

——摘自CCAR-97FS-R1第85条。 八、非精密的飞行技巧

1、下滑梯度与下滑轨迹角的关系:下滑梯度乘以58约等于下滑轨迹角

2、 下滑梯度与下降率的关系:下滑梯度乘以地速等于下降率

3、 下滑角与高距比的关系:下滑轨迹角是多少,高距比就是多少 下滑轨迹角为3度,高距比为1:3;下滑轨迹角为3.7度,高距比为1:3.7

九、 低温修正

1、 低温修正适用于QNH 和QFE 的操作 2、 对ATC 指挥的高度不能做低温修正

3、 应按修正过的高度调定MDA/DA 和进近高度限制

如果低温修正后的指示高度增量在100 英尺之间,将MCP 高度按修正后的指示高度以整百向上取整

4、 修正与高度的关系

5、不能靠改变QFE/QNH的设置来进行修正高度 6、低温时,高度偏差随飞机距跑道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飞机在跑道上时,是不存在低温造成的高度偏差的,只有飞机和跑道存在高度差时,低温产生的偏差才存在

十、航图说明

1、内航图上的梯度下降点SDF,是强制的高度限制点,其高度限制必须

遵守

2、五边航道和跑道交叉角大时,应计算切过时机 使用说明:

1、文中的小字为说明和注释

2、斜体字部分为大队不要求推广但应了解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