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教学目标
.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用时:分钟)
.出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2.板书题,学生齐读。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 --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3.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文。 二、初读文。(用时:1分钟)
.引导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学生尝试认读后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组织开展“识字交流会”: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偏旁归类识字。
“沉、潮、湿、消”都是三点水旁,引导学生关注到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再联系生活识记。
“潮湿”关注了偏旁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潮湿天气的具体现象——玻璃上的水汽、地面的湿滑等等,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字理识字。
“闷、息”与心有关,通过汉字溯源,知道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识记。
“闷”是一个会意字,其字形外围很像一扇门,里面是一颗心被关闭在门内,所以很憋闷。“闷”这一本义一直沿用到至今。文中读
“ēn”,是指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可组词“闷气、闷热”。
息,象形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
-- -- 部。息的金文字形中,自代表鼻子,心代表胸,表示以心为鼻进行呼吸。引申义为呼吸时进出的气。 加一加识记。
“腰、伸、搬”都是形声字,可以用部组合的方法记忆,并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4.引导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组词回顾,复现生字词:弯腰、山坡、阴沉沉、伸腰、潮湿、闷热、消息、搬东西、响起。 6.送生字回家,引导齐读文。 三、再读文。(用时:1分钟)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文。
4.启发思考: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勾画小动物的名称。完成填空: 故事里有 、 、 、
这四种小动物。
-- -- 组织全班交流。
.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四、布置作业。(用时:分钟) .组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组织分角色朗读文。 一、复习导入。(用时:分钟)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展示读。)
2.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 二、品读文。(用时:20分钟) (一)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直”。 2.走进故事情境,初读对话 请学生做做小白兔,读一读。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1)指名学生试读后,教师带上动作范读。
(2)观察文插图,比较老师和同学谁更像那只小白兔。 (3)看插图,观察小白兔动作,读好“大声说”“呀”,读出疑问的语气。
(4)引导全体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朗读小白兔的话。 3.学习“潮湿”
-- -- 出示词语“潮湿”。
A.读准“潮湿”,注意翘舌音的朗读。
B.关注偏旁,思考:两个字都是三点水,说明什么? 小结:三点水的字大多数和水有关。空气很潮湿,就是说空气里有很多小水珠呢!
.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潮湿”。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哪些地方看到了小水珠?
小结现象:出现小水珠的原因就是——出示词条“空气很潮湿”。
放回句子,再读一读。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4.给词条排序,明白燕子低飞的原因。 将句子分成几个短句,分别贴在黑板上。
要下雨了 燕子飞不高 虫子翅膀沾了小水珠 空气很潮湿 忙着捉虫子
给句子排排队,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
.创设交际情景,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低飞的原因。 我来问,你来答。
师:因为要下雨了,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 -- 师:因为空气很潮湿,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师: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 生:所以________________。
6.分角色朗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同桌练读。 指名表演读。
评价:给优秀的小组佩戴头饰表演。
7.回顾交流:下雨前燕子在干什么呢?——板贴【燕子低飞】
(二)引导学习第4——6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小燕子的话后的问句该怎么读呢? 讨论得出小白兔不肯定是不是要下雨,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
(3)戴头饰分角色朗读第4——6自然段。 (三)放手学习第7——9自然段。
(1)“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讨论,可以换成“立刻、马上、赶紧”等。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
-- -- (4)结合文内容理解“消息”一词。
“消息”原指关于人或事物的动向或变化的情况,本文指(
)这事。
(文中指“要下雨了”的信息。)
()小兔是怎样把消息告诉蚂蚁的,你能学着小兔说说吗?
想象说话,演一演。
(预设:小兔子说:“小蚂蚁,要下雨了,你快回家吧,你这么小,会被雨水淹死的。”) (四)小结: .填一填。 要下雨了,( )忙( ),( )忙( ),( )忙( )。
2.根据文内容填空。
(
1
)
要
下
雨
了
,
燕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要下雨了,小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要
下
雨
了
,
蚂
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要
下
雨
了
,
天
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要写的7个字。 2.组织全班交流,掌握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强调要点。观察好各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四、拓展延伸。(用时:分钟)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自然现象吗?
组内讨论,集体汇报。(预设:下雨前的现象还有蜻蜓低飞,蛇爬出洞,蚊子成群结队等。) 2.引导学生进行外探索:
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天要晴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引导学生练习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