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福州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福建省福州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 A . 一字千金 B . 一诺千金 C . 一饭千金 D . 一掷千金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 (2018七下·泰兴月考)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chán rào________,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fēn fù________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3. (8分) (2017八上·费县月考)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 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3)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5) 《与朱元思书》中文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

4. (1分) (2016七上·西湖期末)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相委而去________ ②国人道之________ ③静以修身________ 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 ⑤于我如浮云________ ⑥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5. (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第 1 页 共 9 页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 心乐之 ________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⑶ 以其境过清 ________ ⑷ 乃记之而去________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 ⑵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 (3)

第2段写游鱼和潭水。描写游鱼,除了正面描写,还采用了________ 的手法,写出了游鱼的自由快乐,表现了作者快乐的心情。描写潭水,抓住了潭水的________ 特点。

(4)

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5·泉州) 阅读《简爱》第三十七章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简,你愿意嫁给我吗?”“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侯。”“是的,先生”“真的吗,简?”“完全当真,先生。” 问题:文中的“先生”是谁?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先生”变成残疾人的原因是什么?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 (20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 李良旭

父亲拿起一把农具,招呼我和他一起到地里翻整土地,准备播种新的农作物。

我皱了皱眉头,放下书本,拿起墙边一把锄头,悻悻不乐地跟在父亲后面。田野里,有不少人家在地里忙着翻

第 2 页 共 9 页

整土地,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泥土的馨香。

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家那几亩田的地方。我看到,田地已被父亲翻整了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小块了。 父亲是一名农家老手,种了一辈子土地,硬是靠这几亩薄田,抢种抢收,把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利用到了极致,支撑起一个大家,还供几个子女上学,真的挺不容易的。

此时,看着那一小块没有翻整的土地,我心里不免有些怨言,就这么点大,您一个人干不就行了,还要喊我来干什么?父亲大概看出我的心思,笑道:“别老闷在屋里看书了,出来干干活,透透气,出出汗,过一会儿再看书,这样学习效果好。”父亲这么一说,我有些脸红了,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父亲看破了。

我下了地,拿起锄头开始锄地。泥土很硬,刚刚割完稻子的田地里,还有一茬茬稻子的根部,伸出一根根光秃秃的脑袋,像被剃了光头。我高高举起锄头,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飞溅,还将我的手掌震得生痛。父亲在不远处,看到我的窘相,一直在抿嘴偷笑。

我气恼地用力锄着地,心想,我一定要争口气,把这块地翻整好了,让您瞧一瞧,我也不是孬种。

我看到,地上还有一些枯黄的稻草,锄起地来碍手碍脚的,就弯下腰,准备将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稻草捡起来。我刚捡拾了几根稻草,突然“哎哟——”一声,我赶紧扔下手里的稻草,发现一根手指被稻草划出一条细细的小口子,小口子上渗出殷红的血来。

父亲听到声音,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他看到我手指上的血印,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这稻叶锋刃着呢!”说罢,他走到田埂处,找到一种草茎,放在嘴里嚼啐后,敷在我的伤口处。被嚼烂的草茎泛着嫩绿色的汁液,浸润在伤口处,有种痒酥酥的感觉。我问:“这是什么?”父亲说:“这是一种止血草药,嚼烂后敷在伤口,止血效果好,伤口很快就长好了。”

我沮丧地说:“没想到,这软绵绵的稻草,还这么锋利,竟能将我的手指划破!”

父亲说道:“我们农民有句顺口溜,叫‘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无论它是在田里生长中,还是被割下躺在地里,任凭风吹雨淋,哪怕快要腐烂了,它的叶子,依然锋利无比,像一把刀子,再加上你缺乏劳动,两双手都是细皮嫩肉的,一不小心,肯定会划破你的手指。”

说道这里,父亲含嗔道:“去吧,到上面息息吧,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我一会儿就锄完了。”

我走到田埂上,望着在田里干活的父亲。父亲身板很结实,古铜色的脸庞,晒得黝黑,粗大的手掌,骨骼突出。父亲一锄头锄下去,立刻刨开很深的一大块泥土,翻出的泥土一侧光滑、幽亮,像一块磨刀石。父亲不时也顺手捡起田里的几束稻草,扎成一小把,扔到田埂上。

我不由得赞叹道:“爸,您劲真大,一会儿,就翻整了这么一大块地方!”

父亲将身子支撑在锄把上,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脸上一下汗,爽朗地笑道:“孩子,这种田的学问大着呢,就像你学习,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要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永远保持着一种锋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锋利,这是一种精神!”

太阳渐渐西下了,父亲将地也全部翻整完了。父亲将农具收拾好,走到我跟前,说道:“将手上的汁液拿掉吧,看看伤口怎么样了?”

第 3 页 共 9 页

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指上的鲜嫩的汁液抹去,一看,伤口已好了,只有一道淡淡的痕迹。我惊喜道:“这草药真灵,只一会儿工夫,这手指上的伤口就好了。”父亲感慨地说道:“这是我们农民在长期劳动中,得到的一种就地取材的经验。”父亲用手一挥,兴奋地说道:“这田野里到处都是宝啊!就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从来没有无用的时刻。”

父亲又说到“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我不由微微一震。我忽然想到,在父亲的生活里,永远有一个“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的信念,这个信念,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从没有熄灭过,支援着他整个人生。

我低头看着我被稻叶划破的手指,突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我似乎看到了一种人生的信念和力量。 (选自《太原日报网》2015年2月3日,有删节) (1)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文章所叙述的事件。

________,被稻草划破了手,________,父亲告诉我要像稻草上的刃一样锋利,________ (2)

文中划线句说“就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从来没有无用的时刻”,联系上下文,说说“稻叶上的刃”的有用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

(3)

下面两个句子生动形象,情感丰富,请加以赏析。

①我高高举起锄头,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飞溅,还将我的手掌震得生痛。 ②父亲一锄头锄下去,立刻刨开很深的一大块泥土,翻出的泥土一侧光滑、幽亮,像一块磨刀石。 (4)

有人认为,文章倒数第二段由“稻叶上的刃”写到父亲这部分内容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须保留这一段文字才顺畅,你更赞成哪种说法,请从结构、手法、内容、主题等方面谈谈你的观点。

8. (15分) (2017九上·玄武期末) 阅读散文,完成小题。 五台山的白杨 陈奕纯

人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

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然而凡是大美,总是无形地隐藏在事物的深处,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

在豫中平原,在黄河古道,你常会一眼看到广袤的成片成林的白杨树,旗帜一样飘扬在大地上,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成为一道道景观。

但是,最美的白杨树,在五台山上。

五台山的殊像寺山门外的一大片开阔地上,便长着一簇高高的白杨。这十六棵白杨树的根部紧紧地长在一起,到半空后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远远望去,就像盛开的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显得格外圣洁美丽。

春天或夏天到五台山,你看到白杨树的每一根枝杈都沐浴着阳光,每一片叶子都碧翠油润,每一棵树都毫不懈

第 4 页 共 9 页

怠地送给人们清荫。深秋,白杨树经历秋风的萧瑟,汽车从白杨林里穿过,那纯净的金色紧紧地吸引着你。山道弯弯,十米一景,一弯一色,道道山谷,白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在你的眼前昂首相送。脚下的金子哗哗地随风飘舞,或者厚厚地铺在地上。空中飞舞如蝴蝶般的叶子,像一路歌声护着你的车送你下山。

我把发现美的眼仰视晴空,心中万里无云。我把美的视角投向深层,打捞起自身的灵性,我有新的发现。人类的铺张,是放纵欲望;大自然的铺张却是施与众生。如果我的眼睛承接了大自然的铺张,心中的欲望就会淡化、消融,看世界的眼光视角就会不一样。

我仰望着白杨树,看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我的心如清风中的睡莲,一瓣一瓣绽放,芬芳的心香在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忽然之间,我心生一种激情,我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五台山这样的高天静地淋漓地挥洒出来!

我走出了草木葱茏、河水轻盈的山谷,奔向高高的大台。山巅之上,草木稀疏,这里全然没有了山下游人如织的景象,这里是清冷的。一条白亮的路,如手势,如隐语,如画,如诗,指向山巅之上的大台。一个人,两个人,或三四个人,走在路上,这里没有喧哗,没有言语,人们都在默默地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人在无声的时候,是在走向回归,是从喧嚣的热闹中,反观自身。

一个人,一袭明黄的长袍。他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肢体匍匐在大地,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行走的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似乎他的身上有一股威严,有一股不可窥测的神圣。人们只是静默地看他,大声喘息似乎都怕惊扰了什么,举手投足都怕亵渎了什么。

这行走在路上的人,摒却尘嚣,让自己的心沉淀,寻找到自己。这样的时刻,身外的事物是美的,自身是美的。这个时候,你才更清楚:看到了自己,才能够看到一切的美。

五台山,这里的宁静,这里的氛围,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让人的心打开,打开才能够让人张眼看天地大美,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

因而,我才重新看到那十六棵白杨,我才能够看到一坡一弯的白杨。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它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

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是啊,人,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

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

所以,我一次次地登临五台山,一次次地仰望这里的白杨。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7年6月,有删改) (1) 根据文章,完成关于五台山白杨树形象的填空。 树根:密密生长,紧紧相连 树冠:①________ 枝叶:②________

③________:金色纯净,随风飘舞

第 5 页 共 9 页

(2) 第二段写豫中平原、黄河古道的白杨有何作用?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 突出白杨树“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的特点。 B . 衬托五台山白杨具有“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的大美。 C . 为了说明这两处白杨也有“隐藏在事物深处的大美”。 D . 为作者的“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这句话提供依据。 (3) 第七段中画线句中两个“铺张”的含义有何不同?

(4) 结合文章,理解“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的原因。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9. (5分) 诗歌鉴赏。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

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 。 (2)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春晖中学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准备开展一次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912班响应学校号召,准备于2016年4月20日班队课(下午第三节)时在班级中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时欢迎各班宣传委员参加,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通知。

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8九上·金华月考) 按要求作文。

在第一单元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尝试创作三个语文活动、探究中,你一定收获多多。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活动或创作的故事,可以说明欣赏或朗诵的方法,也可以发表对这些活动的看法……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1、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3-1、

3-2、

3-3、 3-4、

3-5、

3-6、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

4-1、

5-1、

5-2、5-3、

5-4

第 7 页 共 9 页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6-1、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1、7-2、7-3

7-4

8-1、8-2、 8-3、8-4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9-1、9-2

第 8 页 共 9 页

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

10-1

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