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当下作文教学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的接受
—
主张学生多写生活作文
李硕
(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湾附属学校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占据语文教学的半边天,是一个永久不衰的话题。回顾近几年作文教学的研究,新理 论、新观点、新方法不断出现,研究硕果累累。作文教学虽然在理论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现实教学 中,依旧困难重重。究其根源,还是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刻,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研究。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2016) 17-0237-01
的习惯呢?”在当今教育制度下,考试作文当然不能取消, 课堂训练也必不可少,但作为课堂训练的补充,记日记、 写随笔的方式也应该得到大力宣扬。这样可以消除一些学 生对课堂作文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在自己真实的生活中、 世界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学生每天记日记, 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每周写一两篇随笔,有话说则写, 无话说就不必写,应该尊重自己的写作意愿,不需要强迫 自己去写。而写作的内容也不需要规定,学生写自己生活 中经历的感兴趣的事情,学校、家庭、社会百态等方面均 可以涉及。
这样的随笔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不计字数,不限文 体,只要贴近生活,不弄虚作假,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就 行。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愿意写,教师也乐意批。这样 的训练,不仅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自然而然也可以达到写 作训练的目的。
(二)口头写作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 示”。当今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在曰常 生活中对于说话的训练。比如课前演讲、课中讨论、课后 辩论等,这些都是教师培养学生进行思想训练和语言训练 的非常好的途径。在真实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前演讲, 时间为三分钟,内容可以教师出或学生出,学生自由演讲 也可以,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行。学生演讲完毕后, 可以先由班级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样可以促使全班同学 都积极参与讨论,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还可以利用班会 课的时间,举行一些辩论会、读书报告会等,这些都是口 头写作很好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口头写作的训 练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讲究说话的语言、说话的思 路、说话的连贯性,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演讲作出分 析和指导,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新课标中关于作文教 学的很多思想,竟然早在上个世纪,叶圣陶老先生已经提 倡并进行实践。由此可见,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 不仅没有落伍,反而大放异彩。今天,我们站在时代的前 沿,发现语文新课程对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在理论上、实 践上的接受,并且在其中,也发现一些我们现在语文新课 程没有接受的思想,相信这样的探讨肯定能为今后的作文 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杨国栋
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 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老大 难”。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 做成什么文字。充实的生活才是写作的源头。作为一名语 文教师,应该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把作文教学真正与生 活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在生活中捕 捉创作灵感,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 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尤其应该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 生进行培养。
一、 写作观念要生活化
现代作文教学的观念存在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重应试 轻应需。训练者忽视了学生一辈子的受用,而着眼于考试 时交得出卷子。为适应考试的需要,写作教学往往片面追 求“立意要高”“主题要深”等,导致学生的作文媚俗倾 向严重。例如某些关于坚强、毅力类的话题,学生往往杜 撰自己的父母过世、自己身体残疾之类的现象。这些现象 使作文脱离真实的生活实际,这样的作文训练,让学生缘 木求鱼,甚至空话连篇、弄虚作假,这也是当今写作教学 的悲哀。所以,教师应该让写作回归“生活化”。学生学 习写作,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应该是为了要培养 学生的一种技能,以适应生活的需要。
二、 作文命题要生活化
教师在作文的命题时注重生活化。教师应该模拟生活 情境进行作文的命题。这样可以将学生引人真实的生活, 也可以比较真实地测验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意思就是说, 比如教师给学生命题《2020年回母校》,这样的命题就比 较空,教师如果把命题改成:若干年后,我们重新回到自 己上学的母校,再见自己的老师、同学,眼前会展现什么 样的场景,心中会涌现出什么情思。这样模拟生活情境进 行作文的命题就可以把学生带回真实的情境中去,也可以 写出优秀的文章来。所以,语文教师不仅应该注意学生的 作文命题要生活化,也应该试图改变传统的教育机制,使 学生的作文脱下镣铐去跳舞。
三、 写作方式要生活化
写作应该是一个愉快的事情。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 个轻松、随意的写作环境。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作文 训练以外,还应该采用一些多样化的写作方式。例如:(一')随笔
叶圣陶先生提出:“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
作者简介:李硕,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湾附属学校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