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模拟试
卷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2. 不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 4. 名词解释 6. 简答题 7. 论述题
不定项选择题
1. 米德冲突指:( )
A.国际收支顺差和保持固定汇率的冲突 B.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 C.本国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冲突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冲突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2. 当处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时,应当采取的政策搭配是:( 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一般会:( ) A.在固定汇率制下,促进进口的进一步增加 B.在固定汇率制下,带来国内通胀压力 C.在浮动汇率制下,使本国:贵币升值 D.在固定汇率制下,抑制本国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4. 内外均衡调节的支出增减型政策主要包括:( ) A.汇率政策 B.货币政策 C.直接管制 D.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
5. 斯旺模型中,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手段是:( ) A.国内支出增减型政策和本币实际汇率 B.国内物价水平和国内利率水平 C.财政政策和关税政策 D.国际融资和汇率水平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判断题
6. 出口补贴和关税政策属于支出增减型政策,而汇率政策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出口补贴政策、关税政策和汇率政策都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知识模块: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7. 外部均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只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消除了国际收支差额,就实现了外部均衡。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外部均衡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具体而言,反映为内部均衡实现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它不能脱离内部均衡的条件。 知识模块: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8. 丁伯根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应用于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目标,以求得内外平衡。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丁伯根原则的含义是,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应用于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目际,以求得内外平衡是蒙代尔提出的政策指派原则的要求。 知识模块: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9.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主动承担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考虑到这一国情,新框架的内外均衡调节原则应该包括:以外部平衡为主要目标,尽可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经济学意义上,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人均收入水平低、劳动力丰富,这一国情表明,我国既有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也有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从而,内外均衡的调节需要以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不能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牺牲内部均衡和经济增长。 知识模块: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名词解释
10. 内部均衡(Internai Equilibrium)
正确答案:内部均衡(Internai Equilibrium):内部均衡,从短期讲,指国内总供给与国内总需求的平衡;从长期讲,指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的平衡,即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11. 外部平衡(External Balance)
正确答案:外部平衡(External Balance):国际收支平衡。理论上,国际收支平衡指自主性国际收支的平衡。实际生活中,国际收支平衡指不同口径上的对外收支平衡,常用的口径有贸易账户收支、经常账户收支、基本账户收支、综合账户收支以及外汇收支。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12. 外部均衡(External Equilibrium)
正确答案:外部均衡(External Equilibrium):在国内经济均衡发展、内部均衡实现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平衡。更简单地说,就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13. 国际收支的即期均衡和跨期均衡
正确答案:国际收支的即期均衡和跨期均衡:即期均衡指的是在当期内部均衡的前提下,一国的国际收入等于支出。由于只考虑当期,实现即期均衡的手段具有短期性和直接性。跨期均衡指的是以一定时期内居民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将资源在国内和国外、当前和未来之间进行配置,使得每期的国际收支差额都具有可维持性,并在长期内达到经济持续增长和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跨期均衡的手段和目标都具有长期性,在某些情况下,实现跨期均衡的措施可能会造成即期的收支不平衡。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14. 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
正确答案: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英国经济学家米德(J.Meade)所提出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政策会面临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平衡目标之间的相
互冲突。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经济政策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这两个政策目标难以兼顾的情形。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15. 数量匹配原则(Tinbergen Rule)
正确答案:数量匹配原则(Tinbergen Rule):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提出的,关于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数量相互关系的原则,即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有相互独立的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简答题
16. 试论述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内外均衡一致和内外均衡冲突。
正确答案:在封闭经济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目标。这三个目标概括了使经济处于合理运行状态的主要条件。但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发生了改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政策目标的数量增加了,国际收支平衡成为宏观调控所关注的目标之一;第二,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之间会相互影响。 当政府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可能会同时造成开放经济下另一均衡问题的改善,也可能对另一均衡问题造成干扰或破坏。一般我们将前者称为内外均衡的一致,后者称为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内外均衡一致的例子如:国内需求不足、国际收支顺差,此时只需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就能够同时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问题。内外均衡冲突的例子如:国内需求过旺、国际收支顺差,此时如果为了抑制国内需求而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则会进一步吸引国外资金流入,加剧国际收支逆差。内外均衡冲突的存在对政策的细分、合理搭配提出了要求。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17. 按照斯旺模型,当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
正确答案:斯旺模型用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政府的支出增减型政策(如财政政策)可以直接改变国内支出总水平,主要用来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政府的支出转换型政策(如实际汇率水平的调节)可以改变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相对需求,主要用来解决外部平衡问题。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一方面缩减国内支出,一方面促进本币升值,从而使进口增加,并使国内需求减少,以降低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的状况。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18. 在斯旺的内外均衡分析框架中,当内外均衡时,国内的产出水平、就业水平是唯一的吗?
正确答案:在斯旺模型中,内部均衡意味着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全部销售掉,并且国内支出得到满足。当国内产出一定时,如果国内支出扩大,为了满足国内支出,就需要本币升值以减少出口或增加进口。但另一方面,外部平衡意味着净出口为零。当国内产出一定时,如果国内支出扩大,进口商品增加或出口商品减少,此时就需要本币贬值以同时增加出口或减少进口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可见,斯旺模型中推导的国内支出与实际汇率的关系,是在国内产出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反过来说,如果国内产出水平可变,那么,无论是内部均衡还是外部平衡,在国内支出扩大时,只需要国内产出水平上升即可,不会发生进出口的变动,也不会影响实际汇率。所以,当斯旺模型的内外均衡同时成立时,国内的产出水平是唯一的,对应的是充分就业时的就业水平。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19. 简述蒙代尔的政策搭配原理,并填写下表。请讨论:被分配给特定目标的政策,其效果是单一的吗?
正确答案:蒙代尔提出,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具体而言,他认为货币政策对实现外部平衡目标更有效、财政政策对实现内部均衡目标更有效。因此当出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问题时,应当根据内部失衡状况选用财政政策、根据外部失衡状况选用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都不是单一的,并不是说财政政策只会影响内部均衡,而货币政策只:影响外部平衡。譬如,当政府扩大预算时,国民收入增加,一方面,收入增加会带来进口需求增加,形成经常账户的逆差;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会上升,进而形成资本账户的顺差,这都会对外部平衡带来影响。观察下图可知,在使用财政政策解决国内经济衰退问题的过程中,从A点出发,第一步所到达的B点距离外部平衡曲线更远,也就是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同时恶化国际收支。类似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也会加剧国内经济衰退。但是,由于我们假设财政政策对内部均衡更有效,货币政策对外部平衡更有效,从而IB比EB陡峭。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才能够保证调整过程中经济从非均衡向均衡不断靠近,而不是相反。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论述题
20. 请简述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框架,说明各宏观经济变量变动时IS、LM、BP曲线移动的情况。
正确答案: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R.Mundell)和英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M.Fleming)在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平衡的分析而形成的。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有两个基本假定:①商品价格不变;②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 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用简单线性的形式表述,有如下方程: (1)商品市场均衡,即国内商品市场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则 Y=(-bi)+(ce-tY),b>0,c>0,0<t<1 (4.1) 等式左边表示总供给,右边表示总需求。总需求由国内吸收和净出口组成。右边的第
一部分表示国内吸收,国内吸收包含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是自发吸收余额,由于投资随利率i下降而上升,所以国内吸收是i的减函数;右边的第二部分表示净出口,即出口与进口的差,出口需求随本币贬值而上升,是直接标价法下汇率e的增函数,而进口需求是收入(产出)Y的增函数,t是边际进口倾向。 在短期内,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所以式(4.1)可以改写成 i= (4.2) 式(4.2)表明,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上,利率下降,则产出增加;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上,本币贬值(e上升),则产出增加。从而,在i-Y平面内,IS曲线斜率为负,并随着本币贬值或自发性吸收增加(如政府支出增加)而右移。 (2)货币市场均衡,即居民对货币的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则 Ms=p(kY-hi),k>0,h>0 (4.3) 式(4.3)左边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给,右边是名义货币需求,p为物价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交易需求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上升;随着利率的上升,居民会将手中持有的货币转换为其他资产,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在一定的实际货币需求下,随着物价上升,货币的名义需求上升。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调整过程,就是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通过利率的变化而使居民的货币需求等于外生的货币供给。因为商品价格不变,所以可以将价格p一般化为1,改写式(4.3)得到 i= (4.4) 式(4.4)表明,随着产出增加,利率上升;随着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反映在i-Y平面内,LM曲线斜率为正,且随着货币供给增加而右移。 (3)国际收支平衡,即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余额之和为零,则 (ce-tY)+ω(i-i*)=0 (4.5) 式(4.5)的第一项为净出口,代表经常账户收支;第二项代表资本账户收支,由国内外利率差异决定。当国内利率i高于国际市场利率i*时,就有资本流入,资本账户差额为正;反之,则为负。 ω是表示资本流动程度的参数。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ω=0,在i-Y平面内,BP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并随着本国货币的贬值而右移。含义是:国际收支平衡等同于贸易平衡,随着本币的贬值,出口会增加,国际收支可以在更高的产出水平下得到平衡。 当资本完全流动时,ω→+∞,在i-Y平面内,BP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含义是:国际收支与汇率和国民收入无关,当且仅当国内利率等于国外利率时,国际收支才能平衡。 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ω>0,在i-Y平面内,BP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随着本币贬值(e上升),BP曲线向右移动。其含义是:随着本国产出提高,需要提高利率以吸收资本流入,抵消进口的增加。 涉及知识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