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
1.《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夸张笔法 C.外貌和语言描写 D.行为和表情描写
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
A.《张中丞传后序》 B.《李将军列传》 C.《种树郭橐驼传》 D.《马伶传》
3.在“送别”这折戏中,莺莺深深忧虑的是() A.离愁别恨 B.母亲干涉 C.金榜无名 D.婚姻悲剧
4. 孔子对“大同”社会的描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社会清平安宁(2)人们安居乐业(3)人们各自为一己私利(4)各有所养(5)奸恶不兴
A.(1)(2)(4)(5) B.(1)(3)(4)(5) C.(2)(3)(4)(5) D.(1)(2)(3)(5)
5.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
A.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B.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C.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
D.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6.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诸,窃国者为诸侯”黑暗社会现实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7.《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
A.选择要恰到好处 B.安排要有条不紊 C.层次要清晰明了 D.轻重要分明得当
8.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赵树理
9. 下列哪组作品是徐志摩的诗集( )
A.《翡冷翠的夜》、《猛虎集》 B.《翡冷翠的夜》、《落叶》 C.《猛虎集》、《再别康桥》 D.《志摩的诗》、《死水》
10.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游西山后精神解脱,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语句是( ) A.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B.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C.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1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 )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12.“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对偶借代 B.比喻夸张 C.对偶夸张 D.对偶拟人
13.《杜陵叟》是一首( )
A.A.七律 B.五律 C.新乐府诗 D.旧题乐府诗
1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15.在《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A.苦恼无处诉说 B.生活艰难 C.没有生意 D.儿子死了
二、填空题(10题)
16. 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
17.梁启超,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18. 庄子的主张是“____________”。
19. 《宝玉挨打》节选自《红楼梦》第_________和第_________回。
20. ______是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其特点是:文笔恣肆,论 事透辟,语言流畅,写人传神,寓言故事,比喻。
21.南宋爱国诗人是______,这是他写的一句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关。”
22.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
23.屠格涅夫是俄国19世纪___________作家。
24.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___.\"
25. 短篇故事集《猎人笔记》是___________的成名之作。
三、判断题(5题)
26. 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 )
27.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
28.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月牙儿》等。 ( )
29.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
30.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
四、文言文阅读(3题)
31.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2.从这段话来看,《秋水》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
33.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五、现代文阅读(3题) 34.听泉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华彦钧),他用一把二胡,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之间的理
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来,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触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醒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
回闻?也许,唯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萌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作者为什么说演奏《二泉映月》会有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
35.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说理论事?其作用如何?(4分) 36.
这段描写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上有何作用?
六、作文(1题)
37.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
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地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麦琪的礼物》主要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表情透视人物的心理变化。 2.C 3.D 4.A 5.C 6.C 7.A 8.C 9.A 10.D 11.D
12.C此句运用对偶句式,夸张地表现了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13.C
《杜陵叟》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新题乐府诗。这首诗作于元和四年(809)作者任左拾遗时,原列于《新乐府》第三十首。因此选C项“新乐府诗”。
14.B解析: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因而他游说诸侯,宣扬王道,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 15.A
16.六宫粉黛无颜色 17.卓如;任公 18. 无为
19. 三十三回、三十四回
20.《战国策》 21.陆游
22.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惨淡万里凝 23.批判现实主义
24.子魂魄兮为鬼雄子魂魄兮为鬼雄 25. 屠格涅夫 26.N 27.N 28.N 29.Y 30.Y
31.这段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即将后唐庄宗兴国之盛与亡国之衰进行对比,从而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
32.采用具有形象性和故事性寓言的方式讲道理,这也是庄子散文的一大特色。
33.这段接连化用《诗经》中表达思念情感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这句话是化用《诗经·郑风·子矜》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一句。作者据此表达了渴望天下贤才,与之共成统一大业的心情,表现出要求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34.听了之后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听了之后,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
35.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来说理论事。比喻的使用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36.这种描写是环境描写(自然风光描写)。对眼前丰收在望、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进行描绘是为了抚今追昔以引出下文;在气氛、感情和意念上都为后面的故事起到铺垫和反托作用同时暗示今天的幸福与祥和是来之不易的从而突出小说的主题。这种描写是环境描写(自然风光描写)。对眼前丰收在望、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进行描绘是为了抚今追昔,以引出下文;在气氛、感情和意念上都为后面的故事起到铺垫和反托作用,同时暗示今天的幸福与祥和是来之不易的,从而突出小说的主题。
37.参见第11套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中的“作文评分标准”。参见第11套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中的“作文评分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