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炜
来源:《语文学刊》 2016年第12期
袁炜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 神话作为原始人艺术思维形式的不自觉表达,通过丰富浪漫的想象表达了先民对于生活的积极探索和美好愿望,并且生生不息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一切风俗习惯和文学样貌。中西方神话都是世界文化中的各中瑰宝,象征着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和文化基因。
[关键词] 中西神话; 生存样态; 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12-0046-02
中西方神话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的生存样态和精神样貌,神话一旦产生,其特有的魅力就会融入一个国家民族的骨髓中,渗透到各个方面,如宗教、哲学、社会风俗等,对于研究上古人类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中西神话共同点
第一,体现出远古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渴望。神话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学样式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上古时期,中西方的社会生产力都极其低下,人类的生活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除了要面对极其恐怖的天灾,还要随时担心会食不果腹至饿死,所以他们对于自我的生存状态有着诸多的不满。越是不满,人类对美好生活和超能力的憧憬便会愈加强烈,他们期待以此躲避天灾保护自身,比如中西神话中的天神都拥有着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超神本领,例如中国神话中我们所熟知的嫦娥奔月和八仙过海,西方神话中的宙斯和其妻赫拉。另外,为了对抗天灾,他们也十分渴望自身拥有无以匹敌的力气来对抗天灾,所以有了《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以及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
第二,体现出原始先民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推崇。《精卫填海》让今人看到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同时也透出生命的脆弱。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先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他们用百折不挠的毅力进行斗争。《夸父逐日>显示人对自然力量的征服欲望的体现;《后羿射日》讲述神箭手后羿,射掉九个太阳救百姓于苦难之中。通过总结,我们发现这三则神话都描绘了上古时代人们生活的恶劣环境,以及先民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勇于斗争渴望活下去的顽强生命力。
古希腊神话对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推崇和中国神话极为相似。如普罗米修斯为帮助人类获得火种却得罪了宙斯天神,因此被困在高加索山上承受肉体上巨大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折磨,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并未屈服。再如西西弗斯为救河神之女泄露了宙斯秘密,本该被押到地狱,他却用计绑架死神,后被打入冥界,因此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着激情.他被称为是荒谬的英雄。这和我国神话《夸父逐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对不可能实现之事情的毕生追求,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对英雄主义同样推崇。
二、中西神话的不同点
(一)东方神话尚德圣贤,西方神话世俗自由
1.东方神话的“神本主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人本主义”。中国神话中的神都严格地受着约束,神仙们都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如女娲、黄帝、尧、舜、禹三帝,此类人设形象从不会戏谑凡人,他们有着崇高的道德的品质和爱民精神,甘愿穷尽一切力量甚至生命来为人民谋福祉;在个人的私生活上,诸神都是循规蹈矩从不敢越雷池半步,注重细节、品行和道德的修养,在天庭清心寡欲的法规制约下,诸神成为百姓眼中超凡脱俗的至善至美之神,他们没有人间凡人的缺点与私心。
2.西方神话中的神大多有着七情六欲,他们崇尚的是个人主义。他们也有爱恨喜怒和欲望,他们可以大胆地恋爱,追求金钱财富,用一切美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相比较于东方神话中的神,更让人感到西方神话的神更具有人化的真实性。比如,《特洛伊战争》中的特洛伊王子为得到心仪之女海伦不惜劳民伤财发动战争,还有潘多拉的盒子是宙斯为了报复人类而造,他令火神制造出美丽的潘多拉,赐她绝世容颜,让她带着盒子送给厄庇墨透斯。厄庇墨透斯没有经受住美貌的诱惑,留下潘多拉,打开了那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盒子,自此痛苦、疾病、嫉妒一涌而出。若宙斯作为中国的上古帝王,那么他早就被赶下台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是中国神话人物不同于希腊神话的显著之处,正因如此巨大的差异,才造就了中西方诸多风格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
(二)东方神话注重集体主义,西方神话宣扬个人主义
在中国神话中,救民于水患的大禹和救民于苦海的后羿在民众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因为他们都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生活而献身,这种生民立命的救苦救难精神彰显出中国神话中被人们奉为伟大的是集体主义下的牺牲精神;古希腊神话则不然,阿基里斯是一个明知自己的两种命运;碌碌无为而长寿,英勇牺牲而短命,他最终选择与特洛伊人作战,于他,光荣胜过一切,当阿伽罗掳走他心爱的女奴之后拒绝出战任凭他的同胞被特洛伊人杀戮,这说明那时的古希腊人将个人利益至于集体甚至国家利益之上,正体现了古希腊神话中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精神。
三、中西神话对于各自文学的深远影响
(一)西方文学饱含以个体自由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代表着古希腊人真正的精神觉醒,正如意大利思想家维柯所说:“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我们在奥林匹克山上可以看到酗酒成瘾的天神,被嫉妒之火燃烧了,偶尔耍小聪明占便宜等各种有着人类性格缺陷的天神,如果放在同时代的中国,这种极不检点的行为,是要遭受千夫所指的。但在古希腊人看来,这些人类拥有的美德或者是缺点是人类的天性,并不应该受到过分指责,这体现了希腊人为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而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甚至过度地崇尚个人主义,正因如此,西方的文化和文学才有区别于东方的显著特点。
以西方四大名著中的《神曲》《哈姆雷特》来剖析,在哈姆雷特认为: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正因他有这样的世界观,在他的一段对白里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为什么他复仇心切却又一次次错过复仇的大好时机,他这样说:时代整个脱节了啊,真糟,我要把它重新整好。他想要扭转乾坤改变失序的环境。这也正是这部巨著的美丽所在,就是在启蒙运动的时代里,人文主义和社会现实矛盾相对立下产生的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是导致丹麦王子悲剧命运的深层次原因。再如但丁的《神曲》它用极大的热情歌颂了人,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来告诉世人,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
一个理想的境地,他认为人类应该享受现世生活,追求美德,享受爱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重新觉醒。表现了文艺复兴伊始时人们对于自由和光明的渴望,对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强烈呼唤。可见神话对于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从未间断过,更重要的是他们西方人精神世界的最初塑造,影响深远,生生不息。
(二)中国神话成为后世浪漫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滥觞
1_神话为我国后世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想象空间。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他的《离骚》和诗仙李白,他们都善于利用神话将自己的诗歌营造出具有崇高美的文学作品。现在,探讨神话对于抒情诗的影响。首先,神话为抒情诗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塑造出缥缈绚丽的梦中世界。我们以屈原的《离骚》来分析,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浪漫主义手法。作者插上幻想的翅膀,尽情驰骋在自己构筑的无限空间中,他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国度比喻为美人,用丰富的想象,恍惚迷离的境界,宏伟壮丽的场面来表达自己对于清明政治的渴望,并且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境界开阔缥缈迷离的想象奇景,可见屈原对于远古神话中境界的继承和运用。再以另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的诗来看,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中赞美杨贵妃天仙一样的美貌说:“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仅用了两个神话中的神仙居所就突出描写了杨贵妃的天仙容貌。在他的《蜀道难》中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李白引用两个神话故事向人们展示了蜀道之难,传说古代的五壮士因护送远嫁到蜀国的公主而死于地势险要的蜀道,在惊涛骇浪之上,天崩地裂之时,连太阳神车也无法通过险要的天口,李白将神话故事引入诗中更为全诗营造出浪漫主义之美。更体现出神话对于诗的深远影响。
2.神话中魔幻现实主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法。中国在晚清以前,小说、传奇、戏剧的基调都是魔幻现实主义,作者把读者引入一个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这点集中表现于明清两代的小说,以《红楼梦》为例,主人公贾宝玉是女娲补天用剩下的一块炼石,女主人公林黛玉是灵河畔一颗绛珠仙草转世。[3]36曹雪芹采用上古神话作为主人公的前世背景。《聊斋志异》同样具有浓厚的神奇魔幻色彩,多是人鬼精灵恋爱的故事,像狐狸精、树精、幽灵等。《西游记》中,以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为代表的是当时的封建大势力,孙悟空神通广大,不屈不挠,他不畏强势与天庭做斗争,用金箍棒斩妖除魔显示出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他是下层百姓中的英雄人物,却因大闹天官破坏了所谓的封建秩序而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社会现实。在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鬼怪,他们要么是天庭神仙的坐骑,要么是上仙的宠物,他们在人间行凶残害百姓,代表着邪恶的力量,这也正是封建社会黑暗势力的特点。并且作为天庭之主的玉皇大帝竟然昏庸无能,大闹天宫时只得向如来佛祖求救方能自保,还有宠信妖怪任其为非作歹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他们无一不是鱼肉百姓,作者用这些神话与魔幻结合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诡谲的故事,反映了同时代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批判。从诗歌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泛神论影响外,神话则以经久不衰的魅力也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延续起到重要作用。
神话作为最早的文学样式,它以极富浪漫主义的特点流传下来,或深或浅地在各朝代各民族文学史上留下了烙印,对于我们研究原始社会人类生存样态和精神面貌提供了丰富资料,了解这个民族的神话,也就进一步了解这个民族的原始文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