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2013年第10期(总第438 )上 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刘 勤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重视人力 资源管理,必须采用员工激励机制来吸引人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很多企,_lk-kp陷入了各类人才缺乏的窘境。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条件,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作了初步的 探讨,针对性的提出了企业建立完善、科学的激励制度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激励机制;凝聚力;激励环境 中图分类号:F24;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27—0202—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企业的科技水 平和创新实力已成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这背后,则更 多是企业员工能力的发挥与活力的激发。因此,充分诱导员工 的工作动机,努力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全面激发员工的工作 活力,调动其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性,将企业员工凝聚起来,发 挥其创造性和潜力,方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健全的企业员工激 励机制可以在人才竞争H益激烈的今天,吸引和培养一支有竞 争力的员工队伍,促使员工努力实现企业的目标。换句话讲,企 业员l丁激励工作开展的成果如何,已经日渐成为了决定企业发 展的关键因子。所以,怎样才能开展好企业员工激励工作已经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实现自身价值目标。同时,企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引 导员工正确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促进企业的发展 人才早已成为企业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而稳定的人才资 源和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企 业需要凭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革新,建立一套健全的人才激 励机制。并实现科学管理,进而留住人才,使人才实现最优的配 置和使用,形成人才进入、培养、发展的稳定良性循环,创造良 好氛围,提高服务意识,提升社会形象,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发展。 、企业员工激励的概念及意义 二、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1.单向化的奖励代替激励 企业员工激励中的“激励”二字,既有有激发和鼓励的意 思,也有引导和启发的意思。但是,激励和单纯的奖励不能够完 全划等号,不能够将激励等同于简单的物质奖励,特别是金钱 奖励,这是对激励原则的曲解。所以,全面的看,激励理应包含 激发和约束两种含义,因此,对立统一起来,便是奖励和惩罚两 个相反方向的措施,绝非单一的奖励。然而,不少企业单纯的将 激励变成奖励,将激励原则设计成了奖励方法,片面的只考虑 1.企业员工激励的概念 企业员工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更好的承担工作任务,达到企业的既定 目标。正如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所讲,“缺乏激励的情况下,个 体潜能仅可以发挥二三成,存在足够的激励,则能够发挥八九 成。”因此,企业员工的资质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尚不足以决定 其自身的价值,决定其对企业的用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其 主动性的强弱。因此,企业要想让员工主动的全身心的投入到 工作中,必须对员工进行引导和激励,来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正面措施,而忽略或没有意识到负面的惩罚和约束,因此,部分 企业虽有激励措施,但效果却不是很好。 所以,需要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来理解企业员工激励。 负激励不等于惩戒,相对于奖励而言,惩戒仅仅是负激励的措 施之一。同时,对处于后进员工适度采取批评、说服教育和善意 提醒等激励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改善员工工作状态,提 高工作效率。然而,有的企业却不重视负激励手段的制定和使 用,随意惩戒和处罚员工,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这 不但造成员工的不满,还可能诱发矛盾冲突,难以达到对员工 的有效激励和管理。因此,在企业员工激励中,应综合运用正激 励和负激励两种途径,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2.单一化的物质奖励等同激励 2.企业员工激励的意义 (1)促进企业凝聚力的增强 企业活力的关键是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能力 和凝聚力,经过创立激励原则,逐渐把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自 身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使企业员工参与到企业发 展的组织策划中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策,进而强化 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做到人尽其才,充分提升企业战斗力和凝聚力。 (2)促进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 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给企业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只有建立和健全员工激励原则, 在企业内部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和晋升氛围,为员工提 供公平的上升流动机会,方可以全面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 企业员工的特征比较复杂,个体追求也各不相同。比如,对 于有些员工,物质奖励是可行和有作用的,但对于有些员工,特 别是部分高级知识人才,也可能收效甚微。因为这部分员工自 身经济条件很好,因此择业择企的原则可能就不单单是物质的 性,促使员工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 收稿日期:2013—09—10 作者简介:刘勤(197l一),女,山东胶南人,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CHINESE&FOREIGN ENTREPRENEURS 202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2013年第10期(总第438期)E 条件,而是看重能否在企业中发挥其才能和实现其价值,看重 企业的T作氛围,看重上司的个人能力和魅力,因此,成功的激 会较少,只是单纯重视人才使用,忽视人才培训与晋升,长此以 往,员工便会缺乏工作激情,造成企业人员流失。 励方式不单单是物质奖励,还要有精神激励。相比于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在企业员_T心中产生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但是,多 数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并没有对企业员工的个人需求进 行从分调研,仅仅是用奖品和奖金等单一化的形式来实行企业 员T激励,很难实现稳定和连续性的良好效果。 3.缺乏公平的评估体系 公平性是企业员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哪怕一点点的不 三、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应对 1.营造积极的激励环境 作为企业来说,成功有效的员T激励,必须使员工的发展 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让员T产生这样一种意识,工作不单 单是为了谋得生存,而是其实现自身价值和个人发展的一种方式。 因此,企业要将自己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引 导员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使员工长久保持对企业对r 作的热情和关心,强化其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减少人才流失。 公平感,都会使企业员 f:的情绪产生变化,进而降低其工作效 率。所以,必须注重员工的同工同酬、同绩同奖,同错同惩。我们 注意到,部分企业建立激励机制以后,非但没有收到激励效果, 员工的努力程度甚至 现了下降趋势,因此,管理者在处理员 工问题时,一定要有一种公平心态,不应抱有任何个人偏见和 喜好。同时,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应为孤立的,应当与企 业的评估体系结合起来,在正确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奖励 和激励,才能真正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忽视激励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员工激励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只是单纯地关注激励 本身,忽视了激励的影响因素,从而造成激励效果不甚理想。因 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考量激励的影 响因素: (1)工作的创造性不足 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合理的去配置岗位需求、人员 素质和工作薪酬,企业员工既需要胜任自身的工作,也需要保 持丁作的一定难度,使其通过努力和创新才能完成。特别是对 一些高端人才,倘若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不但会影响其工作 积极性,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其工作稳定性。 (2)工作环境状况 企业的工作环境直接会影响到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励 效果,因此,企业应为员工工作业绩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 境,l:t ̄l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支持,为企业应为员工按时完成工 作任务消除业绩障碍;比如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以增强员 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 是提高工作效率之需,更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计。 (3)工作时间弹性不足 弹性工作时间首先发端于德国,后来发展到欧美国家。是 指同意企业员工在某种限度内自由选择工作时段。其优点在于 将员工需求和工作需求间的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企业 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工作时间,调整最佳状态应对工作任务,进 而提高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 (4)人才使用与开发力度不足 有的企业在不惜重金引进优秀人才之后,却没有将这些人 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没有发挥出人才的优势;有的虽重视人 才的使用,却忽视人才的开发,忽视人才的技能提高、学习培训 和开阔眼界,使这些员工不断提高技能和水平。由于缺乏使用 和开发的力度,员工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舞台,职业生涯发展 短暂,员工忠诚度和积极性降低,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因此,将 人才放置到合适的岗位上,并最大程度地培养与挖掘其潜力, 是实现有效激励的重要因素。 (5)培训和晋升机会不足 培训和晋升机会可以使员工不断充实自己,以向更高层次 发展。当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前景时,才有 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二作,才会使自己增加对企业的忠诚 度,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但在现实生活 中,尤其在一些中小企业中,企业为员 工创造的培训和晋升机 203 CI 4INESE&FOREIGN ENTREPRENE LI[ ̄S 另外,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如外出培训、内部培训、岗位 培训等,进而提高员I:自身素质,为实现企业目标打下基础。 2.建立科学的薪酬机制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于企业激励制度来说非常重要,企 业员T对自己的报酬是否满意,不单单是看其所得,同时还要 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由此,员工来判断自己是否得到了应有 的回报,从而形成工作中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情绪。所以,企业要 在对员工意愿和想法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合理 的薪酬体制,制定 被最大多数员J一所认可的激励机制,这样, 才能保证激励机制真正的发挥作用,促进员工。 3.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 有效的考核制度包括工作目标、任职条件、考核体系等, 业员]二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考核制度的科 学与否。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是有效激励的前提。一方面,需要 明确考核主体,通过考核给予员工薪酬奖励,既是物质奖励,更 是精神嘉奖。另一方面,需要明确考核指标,企业考核指标应当 是企业管理者在对员工意见和建议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 成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只有如此,方可以使绩 效考核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对员丁进行有效激 励,才能使多种激励手段相互辅助,产生合力。特别是非“薪酬” 的无形的激励方式,更能体现 企业凝聚人的力量和管理人的 水平,促进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 手段,更1111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 力和归属感,也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发展力,进而促进企业实 力的不断增强和业绩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I】唐薇莉:《知识型员 :的激励研究》,载《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成立华、梁萍锋、陈静静:《现代民营企业激励管理探讨》,载 《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8期. [3】邹清燕:《对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载《石油化工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周湘峰:《企业核心员工非薪酬激励问题探讨》,载《商场现代 化》,2007年第l2期. [5]于京超:《中小企业员工人本管理激励机制的完善》,载《商场 现代化》,2008年第28期. [6]李宝荣:《企业员工激励之我见》,载《企业研究》,2006年第6期. 【7】刘运嘉、陈艳芳:《对人力资源激励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设 想》,载《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4期. [8】范黔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运用》,载《现代经济信 息》,2011年第13期. (责任编辑:刘娇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