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高梁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郑弘波 (黑龙江省讷河市财政局161300) 摘要:高粱禾本科,高粱属。别称蜀黍、芦粟等。1年生草本。 是被群众誉为“铁杆庄稼”的高产作物。茎杆很高。形状像芦苇.但 中间是实心的,叶也像芦苇,黍穗像大扫帚,颗粒像花椒般大,成 红黑色。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 受的阻力大,出苗时间延长。播种过浅,表土跑墒多,种子易落干, 对出苗同样不利。确定播种深度还应考虑土质、墒情、品种和温度 等条件。黏土地紧密,容易板结,不易出苗,应浅播;沙土地保墒 差,容易出苗,可适当深播;墒情好的可浅播,墒情差的应深播;土 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在中国栽培较广。 关键调: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选种 种植高粱应选择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质 高产品种。如青壳洋高粱、水耳红、泸糯3号、泸糯1号等。一般常 规高粱(青壳洋高粱、水耳红)亩产250 ̄300千克,生育期较长, 适宜于浅丘河谷地带种植:杂交高粱(泸糯3号、泸糯1号)亩产 400 ̄500千克,早熟,适宜于深丘及高山区种植。 2、种子的催芽方法 高粱种的催芽是个比较细致的工作。先用20 ̄30℃的温水 浸泡种3~4小时,把装种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温15℃,倒水 后用木棍搅动,直到不烫手为止,用盖子盖好。过3~4小时滤出 原水,用温水清洗1次,用编织袋装好,放到热炕上,炕温保存在 15℃为宜,上边盖上衣物之类保温。每3小时用温水清洗1次,大 约24小时出齐根芽,36小时出齐苗芽。 3、适时播种 播前要精选种子,筛选出无病虫害、大而饱满的种子,曝晒 3~4天,用50℃的温水浸种6小时,晾干水汽后播种。播种期过 早、土温低、出苗时间延长,易导致烂种烂芽严重,出苗率低,且不 整齐:播期过迟。生育后期易受高温伏旱影响,穗部虫害也重,影 响营养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低。应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栽 培制度及品种特性、栽培目的来确定高粱播种期。在移栽前20~ 25天为适宜播种期,进行再生栽培的播种期要求在3月底以前, 一般在3月上旬~4月中旬播种。海拔600米以下,前作在4月 上句以前收获或前作为空地的高粱播种期以3月上中旬为宜,可 蓄留再生高粱;小麦收获后种植高粱,高粱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 中旬。海拔600米以上区域,播种期以3月中下旬~4月下旬为 宜,具体播种期根据前作收获期定。一般移栽油菜、小麦地的在4 月中下旬播种。 4、育苗 高粱育苗应选用土质偏沙,背风向阳,肥力中上等的菜园地 作苗床。床土要深挖细欠,开好厢沟,结合施肥整平、整碎,做到平 整、细软,土肥融合,水分适中。一般栽一亩土需播种250 ̄500 克,其中常规种250克,杂交种500克。每亩苗床播种4~6千克, 混泥撒播,播后盖细土l厘米或泼施浓猪粪盖种,再搭拱盖膜保 温。出苗后及时揭膜,3叶时定苗,保持株间距3厘米,并追施清 粪水2000千克提苗。如有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5000倍液喷 雾防治,雨后及时移栽。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 触,增大种子吸水范围,促进种子发芽。镇压后还能减少土壤孔 隙,防止透风跑墒,并有提墒作用。丘陵山地、沙土地土壤水分容 易蒸发,播后要早压、多压,对提高出苗率效果十分明显。涝洼、盐 碱地或播种时土壤水分多的地块,播后要适当晾墒,当地表发白 干燥时再进行镇压,以免土壤板结,影响种子发芽出苗。 5、播种深度 高粱播种的深度一般为3~5厘米。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所 固。姗 一 温高的宜深播,土温低的则应浅播;普通红粒品种一般顶土力强, 播深可达3~5厘米。 6、种植密度 高粱播种量应根据种子发芽率、种粒大小、整地质量、土壤墒 情等条件来确定。一般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每亩播量以 1.5公斤左右为宜。对于不间苗的地块,可实行精量播种。采用精 量播种机播种时,要认真做好种子处理,播量以每亩0.75公斤为 宜。 7、科学配方施肥 7.1基肥:增施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保证高粱苗期 的生长需要,为中、后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高粱在整个生育期中 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土中摄取所需的养分。 7.2追肥:生育期需追2~3次,即提苗肥、拔节肥、孕穗肥。 7.3提苗肥:定植成活后,根据幼苗生长状况,用淡粪水兑少 量尿素追肥。一般亩用1000公斤人畜粪,5~10公斤尿素。 7.4拔节肥:拔节肥通常在l0叶期施用,每亩用人畜粪1000 公斤,尿素20公斤。 7.5孕穗肥:孕穗肥通常在13~14叶期施用,每亩用人畜粪 1000公斤,尿素1O公斤。 8、田问管理 高粱田间管理中耕的次数以2~3次为宜,其深度宜先浅后 深。及时清沟排水,追施苗肥、拔节孕穗肥、穗粒肥等。 9、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高粱以高粱蚜、粘虫和玉米螟,危害严重,应及时防治;高粱 穗期螟虫药剂选用蔬丹可湿 粉剂5O克/亩,或科诺千胜50克/亩, 或18%杀虫双水剂200 ̄250ml/亩等药剂,加1O%吡虫啉10~15 克/亩,兑水40 ̄60公斤/亩喷雾防治。危害严重的病害有紫斑 病和病毒病。其次是纹枯病和叶枯病,丝黑穗病和散黑穗病零星 发生。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 果。 9.1轮作:轮作可以减轻高粱病害的发生。年限为3年。 9.2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管理,提高抗病力。 9.3清除病株,减少病原,抑制病害发生。 9.4实行药剂拌种,预防病害发生。按1公斤种子使用4克 混配杀菌剂(按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2%立克锈粉剂40%混 配),加水适量后拌种或浸种后拌种,拌种要均匀,堆闷2~4小时 后播种。 9.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雾,或用百菌清、多菌灵喷雾,连续使用2~3次。 10、及时收获 90%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后,应抢晴天收获,脱粒晒干 后,妥善保管。尽量避免鲜穗子放在室内,以减少穗部害虫的越冬 基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