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 1 - 二、监测目的 ........................................ - 1 - 三、项目监测重点、难点 .............................. - 1 - 四、监测内容 ........................................ - 2 - 五、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仪器 ........................ - 2 - 六、监测进度计划及频率安排 .......................... - 3 - 七、应急预案 ........................................ - 3 - 八、监测项目组人员安排 .............................. - 5 -
Ⅰ
山西省第二建筑公司 太原市地方建筑材料总厂职工住宅小区G2#楼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太原市地方建筑材料总厂职工住宅小区G2号高层住宅楼,该建筑由主楼、裙楼和地下二层车库组成。东西长约76米,南北宽约56米,开挖范围:南侧:DA轴外1.5m,DB轴外1.7m,DC轴外1.55m;西侧:D1轴外0.95m;北侧:DK轴外10.55m;东侧:D20轴外10.05m。开挖深度9.91米(电梯积水坑12.56米),±0.000相对绝对标高824.6m,基底标高-9.91m(814.69m)场地整平标高-0.71m(823.89m)即本单位施工场地原始标高。总挖方量为45000立方米。
施工深度范围内,地层土质分布情况如下:地面以下0--3.5米为杂填土;-3.5米以下主要为粉质粘土;根据勘察报告,地下水类型属空隙潜水,稳定水位介于地表下4.10-9.8m,稳定标高介于815.18-820.72m。现场实测水位,埋深6.8m。
由于基底设计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东面、北面临空地,西面、南面有建筑物。甲方委托太原市建筑设计院就基坑支护和降水进行设计,临空地的东侧、北侧水位以上卸荷放坡开挖,坡面挂网喷浆防护,水位以下采用三排搅拌桩连续挡墙支护帷幕;临建筑物的西侧和南侧采用桩——锚索支护体系双排搅拌桩帷幕;基坑降水采用坑内管井降水,井深17m,基底以下井深7m,井距15m,基坑西侧、南侧有相邻建筑,采用回灌措施,减少坑外水位下降。以上设计甲方已组织专家论证并通过设计。桩支护工程甲方已委托专业桩基单位施工。 二、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对基坑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预警并防范过大位移、变形与工程事故的发生,对基坑周边管线和建筑物变形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指导施工,实现整个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 三、项目监测重点、难点
3.1本基坑西面、南面数米范围内遍布砖混结构住宅楼,一旦基坑支护结构发生重大变形,将危及周边建筑,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变形监测的重点和难点为西面和南面水平位移、沉降、水位及深层位移观测。在此需加强观测。
3.2本基坑东面有大面积土方堆积,雨季极易发生泥石流,因而雨季施工要加强监测。
- 1 -
山西省第二建筑公司 太原市地方建筑材料总厂职工住宅小区G2#楼
四、监测内容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省市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本项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及监测频率确定如下:
1、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沉降、位移; 2、围护桩顶及冠梁的沉降和水平位移; 3、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 4、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 五、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仪器
5.1监测设备、仪器 序号 名称 1 2 3 4 5 6 激光经纬仪 精密水准仪 水准仪 水平尺 靠尺 钢卷尺 5.2观测点布置 5.2.1水平位移观测
在场地外围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固处,埋设三个控制点K1、K2、K3,以K1、K2、K3作为测量控制基准点。点K1、K2、K3组成一个边角控制网,另外选取K4作为定向及检查。以K1、K2及K3为基准点,分别观测K4点相对基准点的位移情况,各次位移量之和即为该点的累计位移量。以此方法重点观测南面、西面建筑等位移情况。
5.2.2沉降观测
以基准点K1、K2及K3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基坑坡顶沉降观测与基坑水平位移采用一体化观测点。以此方法重点观测南面、西面建筑等沉降情况。
5.2.3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倾斜度观测
在每个拐角处设置观测点,采用经纬仪测量观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倾斜度。
- 2 -
规格 DT-2 Mi005A KL432 500-600mm 2000mm 100M、5M 单位 台 台 台 支 支 支 数量 1 1 1 2 2 1、2 用途 角度测量 沉降水准测量 施工水准测量 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 垂直水平、距离测量 山西省第二建筑公司 太原市地方建筑材料总厂职工住宅小区G2#楼
5.2.4土体分层位移监测
在基坑所有拐角处均设置观测点,共设置9个观测点,采用经纬仪测量基坑边坡水平位移情况,重点观测东面放坡土方位移情况。
5.2.5地下水位观测
在降水井中放入Ф6mm的PVC管(管壁钻孔,并加滤网),管外侧回填滤料(粗砂)。PVC管口安装保护盖,采用连接万能表的水位探头放入水位观测孔内进行量测。
六、监测进度计划及频率安排
6.1土方开挖工作开始之前,应埋设监测点和基准点,并观测一次,采用经纬仪、水准仪进行观测。土方开挖初期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5天,开挖中期不宜超过2天。开挖后期应每天观测。当基坑开挖至支护桩暴露在外时,应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进行观测,察看支护桩是否出现不正常现象,如裂纹、倾斜甚至断裂等。如发现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向甲方、监理汇报,以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6.2基坑开挖间歇期、变形趋向稳定时,观测间隔时间可为5~7天。基坑运行维护阶段观测时间间隔可为10~15天。
6.3当暴雨阶段或出现异常情况时(边坡位移速率达到3m/天)应加密监测频率,监测结果(包括图表)及时反馈给基坑支护单位、支护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人员。监测精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监测警报值为边坡水平位移累积至30mm,水平位移和沉降连续3天达到3mm/天或变形速率连续变大。 七、应急预案
由于基坑工程土层的非均匀性,基坑维护设计与施工是一门综合性的岩土工程工作,基坑开挖后土体和地下水自然平衡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环境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因而加强基坑开挖的环境监测,做好应急抢险准备以防患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在基坑开挖支护和基础施工过程中,对万一出现的险情做好充分准备。
7.1组织措施
成立基坑工程应急工作组,确保基坑出现险情时,各项措施能及时实施。并要求全体成员在基坑开挖期间,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一些险情,制定各种抢险方案,备足抢险设备和物质,
- 3 -
山西省第二建筑公司 太原市地方建筑材料总厂职工住宅小区G2#楼
如钢管、编织袋、反铲等。
7.2技术措施
1、周边地面沉降过大的应急处理
一般由杂填土层含水流失、降水过量或坑壁滑塌引起。若由杂填土层含水流失引起的局部地面沉降,则宜加强侧壁止水措施。若由坑壁渗水引起的局部地面沉降,则宜加强侧壁止水措施。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时还应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方式视具体情况,可采用注浆、高压旋喷桩和锚杆静压桩等方式。
2、基坑侧壁流水流土的应急处理
基坑侧壁局部出现析水、涌砂或渗水,迅速采用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必要时迅速在次区域内采取反压回填的补救措施,并查明水源,采取相应措施止水,设置引水管或盲管将集水集中排出,在基坑内集中抽排。基底局部出现流水流土时,应根据情况,设置中粗砂混碎石反压过滤层,或用土袋砌筑围堰、盲管疏排等。必要时应及时反压回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注浆(双液注浆)封堵、疏导与封堵相结合。
3、支护结构位移过大的应急处理
基坑局部出现位移变形、沉降过大,迅速在此区域打入木桩,或采用型钢进行斜向支撑,或采取加设锚杆并注浆;坡顶采取卸载、坡顶采取反压回填(坡底部可采用袋装土叠包)的补救措施。
桩身挠曲变形过大,由于桩身刚度不足。处理方式为立即反压回填,并视具体情况,采用局部角撑、斜撑加强,或采用锚杆加强。
冠梁侧向位移过大,由于坡顶超载影响。处理方式为清除坡顶超载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桩身变形过大,采用反压回填,并增设局部角撑、斜撑加强,或采用锚杆加强。在基坑维护阶段出现桩身变形过大,则采用尽快实施砖模、增设局部角撑、斜撑加强,或采用锚杆加强。
4、边坡塌滑的应急处理
若挂网喷射砼出现位移过大,出现塌滑险情。 ①增加锚杆控制位移 ②清除并禁止坑边堆放杂物 ③做好坡顶排水措施 7.3其他应急预案
- 4 -
山西省第二建筑公司 太原市地方建筑材料总厂职工住宅小区G2#楼
监测单位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周边环境现状调查,主要查明周边建筑裂缝、地面裂缝发展情况,设置监测标志并拍照记录。此项工作由业主组织,监理单位参加、监测单位负责,土方开挖前完成此项工作。拍照记录存放业主和监理各1份。
监测人员应于当天将监测信息反馈给有关各方。当基坑出现险情后,监测人员应根据需要加密加强监测,随时为信息化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严禁土方开挖过程中碰撞支护体系。若土方开挖对支护体系有较严重的损坏,应认真评估损坏程度,采取加撑,加锚杆等方式处理。土方开挖过程中,应由工长现场指挥反铲,按土方开挖方案中确定的线路和方法开挖,不得野蛮作业。
土方开挖基坑下部土方期间,要求反铲24小时停留在基坑现场,反铲司机能随叫随到,随时准备进行反压回填抢险工作。
基坑开挖期间,花管注浆设备、材料和人员留在现场,随时准备进行侧壁止水处理。
要求土方开挖单位多备潜水泵,派专人及时将坑内积水抽排,严禁积水泡坑。 八、监测项目组人员安排
本工程监测项目组人员安排如下: 项目组负责人:项目副经理; 现场组负责人:施工员;
小组成员:项目部其他成员、土方开挖施工组组长、支护桩施工组组长、降水施工组组长。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