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 义 务 教 育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一、课程背景

在以“升学”为目标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课中,教育工作者只重视“纯

数学”种类所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题海式”的灌注和训练,使数学作为工具去解决

实质问题的能力培育被淡化,学生的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育被忽略。而数学

根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育者就应当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培育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和能力,将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有机联合起来,这也切合我们按照我国实行数学教育改革的

一个指导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联合本校“学生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以及培育门路的实验研究, 我们特开设此课程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 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

领会它的丰富价值,关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有踊跃的推进作用,因此,重视发挥

数学文化强盛的教育功能,在数学教课中是十分必需的。学生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提升思虑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能真实领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内涵,并能

把它灵巧的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真实的领会到数学根源于生活用应用于生活

二、课程标准

本课程属于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型课程,其整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应意图 识和以数学为主要工具解决实质生活问题的能力,使数学教课真实做到新数学提出的四个

目的(适用的目的、公民的目的、职业的目的、文化的目的)融为一体,让受教育者“学

普通化的数学”。其详细目标为:

1.领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育数学的应意图识

2.加强数学学习兴趣,擅长用数学的思想剖析身旁事物

3.知道相关的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培育数学创建能力

4.初步认识数学建模的知识,形成数学建模的基本素质(即有必定的建模意

识,建模的心理质量,建模能力和建模知识构造)

三、课程内容与教课计划

本课程拟在本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开设,计划两学期达成课程学习,包

括讲堂学习、社会检查和建模实践。此中初一年级的要点是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的培育,

初二、初三年级以培育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为主。 详细安排以下:

1 / 4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第一阶段(七年级)

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培育

第一讲:数学 PARTY

第二讲:一个小数点与一场大惨剧

第三讲:行列演练中的数学

第四讲:立方体的影子

第五讲: 成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质问题

第六讲:股市中的数学

7.打折销售

第八讲: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

第九讲:七巧板

第十讲:瓷砖的铺设

第十一讲: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十二讲:三阶幻方

第十三讲:对均匀数等数说长道短

第十四讲:心率与年纪

第十五讲:学习习惯巧测试

第十六讲:文学中的数学游戏

第二阶段(初二年级)

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能力的培育

第一讲:几何就在你身旁

2 / 4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第七讲: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第三讲:商品调价中的问题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2 课时) (5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第四讲:九树十行问题

第五讲: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测内径、均分角的仪器)

第六讲:勾股定理的应用

第七讲:分式方程的应用

第八讲:兴趣数学题,数学典故

第九讲:黄金切割的应用

第十讲:设计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案

第十一讲:高建筑物的高度的丈量方法

第三阶段(初三年级)

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综合能力的培育

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建模)

( 3 课时)

第二讲: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数学模型解决最优化问题)

(3 课时)

第三讲:解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丈量不可以达到顶部或底部的物体的高

(2 课时)

第四讲: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课时) (2 课时) (4 课时)

第五讲:镶嵌

第六讲:数学综合题

四、教课方法

本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操作实践为主线”。课程的每一章节

都以解决实质生活中的数学识题为目标。基本教课模式为初一以活动形式为主,初二、初

三以教师的建模示例和学生的建模实践为主要形式。同时本课程的教与学应以讲堂以外为

素材和学习场所进行社会检查和数学建模的实践,并组织数学建模兴趣小组参加各样形式

的应用数学类比赛等。 五、实行举措:

1、组建兴趣班,装备优异教师、骨干教师担当教课工作,进行课题研究。 2、经过家庭、教师认识学生

。 3 / 4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3、上实验商讨课,课题组内共同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共同提升研究水平,力争课题研究与平常教课相联合。

4、学习课改理论、方法,动用文件资料,检查剖析、行动研究, 题构成员按期进行商讨、沟通,取出阶段性成就。

?经验总结等方法获得资料、累积资料,课

六、学习评论

1. 评论方式

平常成绩:由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评论、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评论、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评

价三部分构成,分优、良、中、合格等等。

学期成绩:以“课题报告”形式出现,要修业生供给一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的书面报告,设计“课题报告”评论表进行评论。同时进行小论文报告交

流。

2. 评论目的

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应意图识、建模意识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等。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