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设计文件;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部DK444+300-DK456+000段路基工程填砂地段施工。 3、填料要求
填料为粉、细砂。取土场选择在DK448+000南侧200m附近砂地里。 4、施工工艺 4.1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院提供资料,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放出路基征地红线并做好标记。恢复路基中心桩,加密水准点,横断面复测。以确立坡脚线、中桩及相应高程。 4.2地基处理
施工前,用推土机清除原地面上地表土、杂草、农作物残根、垃圾杂物等。表土摊在路基红线内贯通便道处作修筑便道用土,清除的杂物运至指定地方,并堆放有序。对取土场进行清表,填料不得含有树根、草皮和易腐朽物质,含有沼泽、淤泥的砂不得用于路基填筑,确保填料合格。
对清表凉晒后的路基用平地机刮平,然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碾压要求达到基床以下部位的压实标准。注意按设计要求做成好4%的横向排水坡。碾压后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按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进行
各项指标检测。经检验合格,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
4.3路基填筑
填料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清表后的填前碾压达到要求后,用全站仪重新进行放样,放出中桩和填土边线,最后确立坡脚位置,要求按每侧超宽30cm全断面填筑。
松铺厚度为40cm。按松铺厚度、填土边线、横坡度和自卸汽车运土量计算出每10m的卸料车数,在地面上每10m画隔出石灰线进行卸料控制,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设专人指挥到指定位置卸料,卸料应由低处向高处,先填边后填中。
4.4摊铺平整
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沿线路方向从边线到中线进行摊铺、整平,人工配合进行施工,平地机进行精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层面平整,中间略高,平整面做成坡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有效控制每层虚铺厚度,初平时应用水平仪检测控制每层的虚铺厚度。
4.5洒水晾晒
填砂路堤施工,洒水是关键。现场施工洒水局部利用洒水车洒水,水源主要是利用DK450+720郝棉中桥拌合站内的水井取水。大面积施工后,利用沿路堤两侧边沟外打设的机井。填料碾压前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3%~2%范围内,加水量按下面加水量公式计算:
Mw=Ms(ωopt -ωn)/(1+ωn)
式中:Mw—加水量;Ms—所取填料的湿重;
ωopt、ωn s—填料天然含水量、最优含水量,以小数表示。 洒水采用路堤内洒水搅拌方法;当填料运到现场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现场洒水时,先路中心后路侧,碾压前表面应无积水。当填料含水量过大,采用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
4.6碾压夯实
并对填层的厚度及平整度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用平地机再整
平,只有当填料含水量在试验最佳含水量-3%~2%范围内限界范围之内,压实工作才能进行,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表层砂不液化、不松散。
本采用20T压路机(激振力为36T)两台。两台压路机以中线为界,各自碾压半幅路基宽度,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静压时,横向接头对三轮压路机每排需重叠1/2后轮宽,对于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纵向重叠1.5-2.0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路基边缘按压路机行走方向与边坡路缘成45°角进行碾压。
碾压方法:静压一遍,弱振碾压一遍,强振碾压4遍,再弱振一遍,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即静压→弱振→强振弱振→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为慢速(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5 km/h。最后静压后马上检查结果,如果压实系数以及地基系数达不到要求,应马上检查含水量是否和最优含水量偏离太大,如果小应马上补水后再进行碾压。
4.7压实检测
浸水路基填筑本体填料经击实试验得知为级配不良的弱质细砂,属C类填料,采用粉砂的检测标准来控制,用核子密度仪或环刀法检测其压实系数Kh,检测频率为每层沿纵向每100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一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用K30平板载荷仪检测其地基系数,检测频率为每填高90cm,纵向每100m检查2个断面4点,距路基边缘2m处2点,中间2点,不足90cm亦检查2个断面4点,松铺40cm厚度时每两层做一次K30检测。
5、质量控制
5.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点
表1: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点表
职责分工 分部 工程 分项工程 质量控制点 施质材实工检料验员 员 员 员 ⊿ √ √ √ √ 原地面压实系数、地基系数、相关密度、孔隙率 地基 平整碾处理 压 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开挖台阶宽度 基床以下路堤 基床 填料的质量、种类 一般分层摊铺压实厚度和压实工艺 √ 路堤压实系数、地基系数、相关密度、孔隙率 ⊿ 填筑 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截面尺寸及平整度 √ 路堤边坡压实质量 边坡 边坡外观质量、偏陡量、平台高程、宽度 √ ⊿ 取土位置及取土深度 场 边坡防护 √ 填料 ⊿ √ 基床分层压实厚度、压实工艺 底层 压实系数、地基系数、相关密度、孔隙率边坡压实质量 ⊿ 高度、宽度、横坡平整度中线至边缘距离 √ 填料 ⊿ √ 基床路堤分层压实厚度、压实工艺 表层 压实系数、地基系数、相关密度、孔隙率边坡压实质量 ⊿ 高度、宽度、横坡平整度中线至边缘距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责任者√关联者⊿ 5.2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 (1)地基处理
填砂地段路基属于浸水路堤和风沙地段路基,路堤填筑前先按设计要求做好地基处理,是本段路基工程的一个重点。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的处理方案对基底进行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处理后,方可进行路堤填筑。本段不作特别处理的地基,经平整、碾压合格后,其表面应无杂草、树根、腐殖土。
(2)路堤施工
路堤施工主要从填料、分层压实厚度、压实工艺、压实系数、地基
系数、相关密度、孔隙率、边坡压实质量以及路基高度、宽度、横坡平整度、中线至边边缘距离等进行控制。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压实,表面平整坚实,无软弹和翻浆现象,路拱合适,排水良好,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基床压实应平整密实,填料及路堤的整体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填料严格按照设计指定地点进行取料,试验检测路堤填料,不合格的填料禁止填筑,摊铺时设专人检查,质检人员随时抽查,摊铺的松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按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严格控制,分层填筑、压实,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不得随意变动。经试验确定的机械组合若土质和机械组合发生变化,重新进行试验段施工,确定各施工参数,以保证路基填筑压实质量。路堤施工每填筑一层检测一层,确保下层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层填筑。压实度用双指标进行控制,即填细料土地段用Kh、K30;填粗粒土用K30、n(或Dr),检测项目及频次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路基的填筑,随填随压,当日的填料,当日碾压完成。路基表层做好2~4%向外的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影响填筑质量,造成质量隐患。边坡挂线整修,一次成型,路肩挂线顺直,确保密实美观。 6.检验标准
表2:基层以下的部位材料的压实度表 填料种类 压实指标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K30(MPa/cm) 相对密度Dr 孔隙率n(%) 细粒土 粉砂 0.91 0.9 - - 砂类土(粉砂除外) - 80 0.7 - 砾石类 - 110 - 32 碎石类 - 120 - 32 块石类 - 130 - -
表3:基床以下路堤质量标准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高程 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 横坡 平整度 允许偏差 ±50mm ±50mm 不小于设计值 ±0.5% 土质路堤顶面30mm 允许偏差 3%设计值 ±200mm ±100mm ±50mm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左中右各1个点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左右各1个点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每100m等间距检查6个点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每100m每侧检查2点 每100m每侧检查3点 每100m每侧检查2点 每100m每侧检查2点 检验方法 水准仪测量 尺量 尺量 尺量 2.5m直尺量测 检查方法 坡度尺量 水准仪测量 水准仪测量 尺量 表3:路堤的边坡坡率、变坡点位置、平台高程、宽度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1 边坡坡率(偏陡量) 2 变坡点位置 3 平台高程 4 平台宽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