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挡土墙设计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挡土墙设计

摘要:2008年,我由广州市住宅设计院调至富力海南公司设计部,任设计部经理,配合公司开发计划,对海南香水湾(3000亩)、盈溪谷(800亩)及红树湾(8000亩)3个项目,进行现场设计和施工配合。3个项目都规模庞大,年销售总量约20亿,而且由于场地环境复杂,高低错落。有海洋、湖泊河流和悬崖峭壁,经手设计的项目有公路、桥梁、港口、堤坝和水利工程,都是自己以前从未接触到的东西,设计和施工都非常困难。 关键词:挡土墙 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虽然已经有数10年的设计经验,设计的高层建筑遍布广州,但在现场第一线工作中,还是看到很多原来设计中没有考虑的问题,特别是高差引起的挡土墙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改更正,不仅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还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现场,完全颠覆了我以前认为控制成本就是控制配筋量的概念,逐渐认识到从设计方案上控制成本,才是控制的根本。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这个东西应不应该做,用何种途径去做,才是控制成本的根本。不考虑现场地形和施工条件的设计,就是完全失败的设计。

在现场工作中,遇到最多的往往是高差问题,特别是在山地别墅场地里,动咎成千上万亩的开发量,导致因为解决高差而设置的挡

土墙上千米长,造价居高不下。解决高差的最好方案就是从规划开始就进行控制,尽量采取放坡,多级小挡墙的地形方案,进行挡土墙设置或锚杆的设置,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某场地设计,一个8m的挡土墙,高差7m,考虑上部有施工车辆荷载,按国家标准6级抗震设计,内摩擦角取30o,基地摩擦系数0.40,如下图所示:

所有计算数据来源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出版的《挡土墙》查表。 方案一:采用单一挡土墙,底部种植4-5m高树木以遮挡挡土墙。 挡土墙高度8m,石方量18.46m3.

方案二:采用双层挡土墙,中部种植2-3米高树木。 挡土墙高度分别为4.4m,4m,总石方量11.59m3。

对比两个方案可以发现,采用双层挡土墙时,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节省38%的石方量。按照海南280元/m3的价格计算,每延米节省造价1964元。该场地此类挡土墙超过3000m,按此思路施工,节省造价约600万。

而且,从园林角度出发,挡土墙以2-3m外露高度较为美观。过高,会引起人心理上的抗拒感和危险感;过低,则不利于苗木的保护及小区的安全(此类挡土墙往往兼做庭院围护)。 同时采用低杆苗木,苗木价格也可以节省约30%。

从这个工程例子可以看出,仅仅从施工和计算去控制成本只能控

制很小的部分,而从设计方案上去控制,特别是去控制一些非常规的建筑设计,但工程量又特别多的,才是控制成本的根本。本例中,通过修改设计,最后成本减少了38%,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同时,由于挡土墙高度减小,安全性也得到提高。(越高的挡土墙,施工难度越大)

再举一个例子,某别墅工程,8.5 度抗震,前后院高差4m以上。由于园林场地图和挡土墙图未考虑这点,且晚于建筑、结构图出图,导致结构基础按前院较高高度施工,在后院处则悬空于地面。由于建筑和园林专业对边坡带给结构的安全性影响并不了解,所以往往对边坡建筑采取和平地建筑一样的设计方案,使建筑物基础非常危险。

此案例在施工现场给我的震撼力非常大,几十栋别墅在悬崖边一字排开,基础面所在的斜坡坡度和高差非常大(超过6m),边坡极其不稳定,建筑安全完全得不到保证。

施工单位发现问题后,立刻上报,园林公司给出的处理意见如下图方案一所示,而我的处理意见如下图方案二:

方案一:采用毛石挡土墙来解决高差,但是基础直接压在挡土墙上的受力大小难以计算。而且造成后庭院高差过大,难以利用。 方案二:直接修改建筑方案,采用建筑物本身的混凝土侧壁挡土,基础面落到-4.0高度。同时多出的架空层并不增加建筑造价。室外后庭院没有高差,非常好用。

即使按园林公司方案一增加了毛石挡土墙,也是非常危险的(园

林设计完全不考虑建筑基础对挡土墙的影响)。同时,需要做完挡土墙以后再做建筑,就会使建筑工期严重滞后。 在请示集团领导同意后,我决定从规划上开始修改。 1.首先修改道路和总图,调整建筑+0.00以配合场地高差。 2.修改园林标高,降低前后庭院高差,将所有大于4m的高差全部改掉。采用缓坡从两侧进入后庭院。 3.修改结构和建筑方案,增加架空层。 4.对原有基础标高的建筑进行处理。

虽然修改量很大,但是由于提前手画了草图给施工单位,并简化了施工程序,反而提高了施工效率。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省的经费就数以百万,并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控制钢筋配量对一栋别墅的的造价也就在万元左右,费时费力,还会对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但是对一些方案问题的优化处理,超越单纯结构设计的想法,从规划和建筑上,对设计方案上进行修改,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非常巨大。

同时,应注意排水,并把排水措施放在第一位重视。在南方(特别是海南),大部分的挡土墙倒塌都是因为排水不畅冲刷基础后引起的,大部分的挡土墙开裂都是由于附近降水引起地基沉陷。 在处理的数十处挡土墙问题中,甚至出现过暴雨将建筑物的挡土墙冲倒后,又将建筑物的基础受力土层冲刷掉,使建筑物整体倾斜的情况,带来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所以,注意挡土墙的排水设计

有时候比注意挡土墙的结构计算更为重要,应尽量在墙顶墙底设置排水沟,加密排水孔,并设置带过滤网的长管。

而在大城市中,由于建筑物距离近,大部分的挡土墙问题是由于附近基坑开外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一般是缓慢出现横向裂缝,过程持续数月,裂缝宽度最后会达到3-10厘米,严重的可能完全断开。挡土墙主体并不倾斜,短期内危险性不大,最大的危险是因为抗剪不够出现土体滑移。在不能拆除重做的情况下,可采取墙后土体加固(采用抗剪锚管)和墙体注浆修补裂缝的方法。

挡土墙设计虽然是一种简单的设计,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是非常常见的东西,而且经常出现问题。除了土体性质的不确定性和恶劣天气原因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设计人员不重视,没有仔细的看原状地形图和现状场地图,确认回填土区和建筑物基础影响区域。但是,凡是岩土设计问题均不是小问题,小则墙体开裂,大则影响建筑物基础安全,带来人员伤亡。随着城市的扩大,市区土地越来越稀缺,只能逐渐往郊区发展,在山地坡地上修建建筑物,挡土墙的设计越来越多,所以要加以重视,多考虑不利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