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 ・ 四川医学20O9年1月第30卷(第1期)Sichuan Medical Jo ̄wl,20O9,蹦.30,No.1 ●调查分析● 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赵忆琴 (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四川成都6113072) 论著 【摘要】 目的调查社区护士培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进行提供建议和意见。方法 采用 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个年级的216名护理本科生和大专生进行调查。结果216名护理专业学生中仅有38人(17.6%) 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27A(58.8%)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P<O.O1),其中出于工资待遇问题考虑的比例高达 51.2%:出于就业压力才考虑从事社区护士工作的比例约3o%。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倾向选择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比例 仅为14.8%(P<O.05)。结论渠道。 社区护士工作有其特殊性,人才的培养方面除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还要注意解决实际 存在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岗位培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主 【关键词】社区护士培养;本科生;护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R 19r7 People's Hospita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0501(2009)01.o138 ̄o3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tatus of commura ̄mlrse仃aiIling.ZHAO Y ̄-qin.Community Medical Center,Sichuan Provincial , 也,Sichuan 61007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ofthis paperistoinesifgatethe current status andquesitons from n嘲ngin conmaunityntlrsetraining and to provide recommends on community healh tcare.Methods Questionnaire invsteigation was taken to two grades all undergraduates medicine specilay.tResults Among 216 nul'81 ̄population,127(58.8%)undergraduate would not undertake communiyt nllY¥e postgraduate(P<0.01),and het percentage due to te sh ary consideration is high up to 51.2%.there aTe only 38(17.6%) nurse students prefer to take part in community nu_rse carrier after graduation.It is about 30%of undergraduates would participate the communiyt nulq ̄work duetothe stressofemployment.There are only 14.8%(P<0.05)ofcolegeI1u埽e sutdentspromptto choicethe communiy nLt1/' ̄.Concl/usion Some problems existin current statusofcommuniy nltJrsetraining system.such aslow salary expectation nd low saocil claass.et a1.仙these problems should he re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y nulEe ttraining.On the other hand.it is elucidated that post-graduates re・training is still the main source of communiy nu巧螂itn a long period oftime. 【Key words】communiyt nurse traiing;conllege n愀undergraduate;community nurse demand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不断推广,社区护士逐 渐成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是向 社区和家庭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 愿意从事护士工作、社区护士工作,主要原因,以及在何 种情况下愿意从事社区护士工作(注:护士工作指综合 性医院的临床护士工作,社区护士工作指二级医院及以 下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士工作)所有调查对象均已 经接受了全科医学相关课程的讲授,对于我国目前进行 的卫生改革和社区护士的概念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由老师在课后组织学生统一进行。 2结果 卫生管理者,更是健康教育者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 者。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 业的护士学历水平较低l1 J,我国目前专业社区护士培 养还未启动,主要由正在从业的护士参加短期教育培 训后转型而来,远不能达到卫生改革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我院正在接受护理专业教育的学生的择业 调查,以探讨目前社区护士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现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1 愿意从事护士工作165人,占调查总数的 76.4%。主要原因是对护理专业的喜爱。毕业后不愿 从事护士工作的51人,占调查人数的23.6%。前三位 主要原因是待遇低、工作压力大和社会认同感欠缺。 该项调查显示在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165人 中,倾向选择综合性医院的有127人(127/165,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级护理专业大专学生 和某医学院2006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共216人,男21人,女195人。本科护理生110人,大 专生106人。 77.0%):倾向选择社区护理工作的只有38人(38/ 165,23.O%)。统计显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见表1。护理专业类型在择业倾向上也存在统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调查内容为是否 四川医学2OO9年1月第3O卷(第1期)Sichuan Medi ̄2 Journal,2009,Vo1.30,No.1 ・ 139・ 计学差异,大专护理专业倾向社区医院工作比例明显 高于本科护理生(P=O.032)。在愿意选择社区护理 士工作时,有65人(51.2%)认为提高待遇至综合医院 护士的待遇水平时会考虑从事社区护士工作,38人 (29.9%)认为迫于就业压力会从事社区护士工作,其 他包括社区医疗象国外一样受到重视、社区人群保健 意识普遍提高、社会地位提高和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后 工作的38人中,调查显示多数原因是就业压力及工作 负担较轻,见表1。 2. 2我们在倾向选择综合性医院护理工作的127人 中进行调查。在回答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从事社区护 等会从事社区护士工作共24人(18.9%)。 表1不同护理专业学生工作意向调查 注:①P=0.002。②P=O.032 3讨论 明,全国各省正在进行的全科医师(包括社区护士和公 卫医师的培训等)岗位培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 是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关于社区卫生人才培 发展的决定,提出“关于社区卫生改革,改革城市卫生 养中的社区护士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 3.1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好的方式是从学校直接 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的目标,并明确了社区 培养专业的社区护士。目前我国专业的社区护理专业 卫生服务的内容是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病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还几乎是空白,社区护士的学历 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 亟待提高。社区护士应该是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 和医疗、预防、保健知识的综合专才 J。目前中等卫生 人保健等工作。城市社区卫生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如 学校培养出来的普通护士将难以胜任社区护理工作, 资源分配不合理、人力资源缺乏、组织体系不健全、社 即使是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也是医学基础知识占的比 区卫生服务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没有充分取得居民 重相对过大,而有关劳动卫生、社会医学方面的知识, 的信赖等问题[2-5J。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在全国范 尤其是社区预防保健护理等的知识明显不足,其知识 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 结构不利于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目 3.2提高社区护士的待遇,包括工资的提高和社会的 前,我国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芏不到其总数的 认同:目前我国卫生护理行业普遍存在工资待遇低、劳 10%,而美国1993年已经达到33.5% 。国外培养社 动强度大、社会认同感低等诸多问题,其结果导致护理 区护士的方式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学校直接培 队伍的素质偏低、护理生源质量不高、护理人员从业不 养,另一类是从医院护士中分化,经过公共卫生护理的 稳定的现象。这些矛盾在近年来复杂的医疗环境下显 进修课学习 ]在美国,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 得更为突出。本次调查中,有超过1/5的学生毕业后 士学位者,2000年在社区护士中具有硕上以上学历者 不愿意从事护士工作,其主要原因也是待遇低、工作压 高达11.6%[ 。我国没有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 力大和社会认同感欠缺。我们应该深刻认识这部分学 保健护士或公共卫生护士专业,现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 生的就业倾向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这些矛盾也 以中专毕业者为主体,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保健护 体现在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在毕业选择上的差 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社区护理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 异。调查显示有58.8%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护士 多以在职学习和转岗培训为主,而在职学习和转岗培 工作,其中有约1/2的学生是出于待遇的考虑,约30% 训,仍然以诊疗处置和基本技术为主,没有突出社区护 的学生会由于就业压力被迫选择社区护士工作。这种 理在疾病预防、保健、精神护理、交流、行政决策等方面 倾向在护理本科生中更为突出,调查显示只有14.8% 的知识和能力。由于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的不足,现从 的本科生在毕业后愿意从事社区护士工作。 这种马太 事社区护理的护士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居民对社区护 效应的结果是社区护理水平始终处于低端层次,其发 理的需求和发展社区护理的需求,也是现存的问题。对 展也缺乏延续性,毕竟欠缺高层次的护理人才也就无 正在接受本科教育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表明愿意 法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社区护士的待遇, 从事社区护士工作的比例仅14.8%,这对我国目前正在 包括工资的提高和社会的认同,是吸引高层次的护理 进行的社区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是个严峻考验,这也表 人才从事社区的重要因素。 ・140・ 四川医学2009年1月第3o卷(第1期)SichuanMedical Journal,2009,Vo1.30,No.1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2例 劳若平 (天等县人民医院内科,广西天等532800) 1临床资料 ②心肌致密化不全;③二、三尖瓣轻度返流;④左心耳 血栓形成。入院后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抗凝、营养心 例1,男,20岁。因胸闷、气促伴咳嗽4d于2007 肌等治疗1个月,心力衰竭好转而出院。 年9月26日入院。既往健康,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然 出现胸闷、气促,伴干咳、乏力,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2讨论 人院查体:T 37.3 ̄C,P 110次/min,R 30次/min,BP 90/ 我科收治2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均有明显的特征 60mmHg。神志清醒,半坐卧位,巩膜轻度黄染,口唇发 表现:在左心室或右心室内可探及无数突出增大的肌 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少许 小梁,错综排列,小梁间有大小不等深陷的间隙,彩色 湿性哕音,心尖搏动弥漫,心界向两侧扩大,HR 多普勒可探及间隙内有血流与心腔相通。受累心室腔 110次/rain,心律整齐,心音低钝,心尖部,二尖瓣区可 增大,运动减弱,收缩期增厚率明显减弱,心肌收缩及 闻及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弱。2例患者均以心功能不 双下肢无浮肿。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全人院,例1发病时间短,心力衰竭程度重,病情进展 胸片提示心脏普大型。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右 迅速,治疗效果差。例2病情较轻,治疗后心力衰竭好 室肥大。心脏彩超提示为心肌致密化不全。人院后给 转,但左室射血分数在14%左右,预后不佳。 予吸氧、强心、利尿、营养心肌、预防感染等治疗,患者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室肌 人院后血氧饱和度在80%~90%问,呼吸困难持续加 发育不全性心脏病,根据WHO对心肌病的定义和诊 重,于第8日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断标准属于未分类型心肌病,它是由于心内膜的形态 例2,女,22岁。因劳力性胸闷,心悸,气促1个月 发生受到限制导致发展中的肌小梁致密化失败,出现 于2008年1月31日人院。既往健康,患者无诱因下 所谓的“海绵样心肌”。1990年国外首次报道,2000年 出现胸闷、心悸、气促,伴轻微咳嗽、纳差、乏力。曾在 国内首次报道,且多为儿童患者。 外院以“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肺部感染”治疗, 本病临房;症状为进展性心功能不全,与扩张型心肌 经过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入 病相似,可伴心律失常和栓塞,治疗以抗心力衰竭为主, 院查体:T 36.2 ̄C,P 105次/min,R 23次/min,BP 100/ 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预后极差,据报道明确诊断后4年 60mmHg。神志清醒,自动体位,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 内病死率35%,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发展速度与受累的 怒张或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哕音。心界向左下扩 心肌多少有关。由于此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易误诊为 大,HR 105次/min,心律整齐,心音低纯,第一心音减 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因此对 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 于不明原因的心肌病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发病者,应增强 下肢无浮肿。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胸 对此病的警惕性,尤其是心脏超声医生应当熟悉此病的 片、心电图均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①左心室增大; 特征性图像,提高确诊率。 (收稿日期:200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