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编制依据 ................................................ 1 2.试验段的选定 ............................................ 1 3.试验段施工的意义和目的 .................................. 1 3.1.试验段施工的意义 ...................................... 1 3.2.试验段施工的目的 ...................................... 2 4.试验段工程概况、水文地质及主要工程数量 .................. 2 4.1.工程概况 .............................................. 2 4.2.水文地质 .............................................. 2 4.2.主要工程数量 .......................................... 3 5.试验段总体方案 .......................................... 3 5.1.试验段管理机构设臵 .................................... 3 5.2.现场机械、仪器及施工人员投入 .......................... 4 6.试验段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 .. 4 6.1.施工准备 .............................................. 4 6.2.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 5 6.2.1.工艺流程 ............................................ 5 6.2.2.工艺要求 ............................................ 5 6.3.试验段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 ............................ 7 6.4.土工格栅铺设 .......................................... 9 6.4.1.土工格栅铺设施工工艺 ................................ 9 6.4.2.土工格栅铺设检验指标 ............................... 10 7.试验段工期 ............................................. 10 8.质量保证措施 ........................................... 10 9.试验段总结 ............................................. 11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1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⑴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路基设计图(金温扩能施(路)-JWSG1-1)。
⑵《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事故应急预案》上铁建发„2009‟449号。 ⑶《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⑷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2.试验段的选定
根据目前图纸到位、征地拆迁情况、路基段落的代表性、并考虑交通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拟定DK10+450~DK10+650段作为路基填筑试验段。经过对周边土源进行调查,确定采用DK10+000~DK10+420段挖方弃土做为料源,该段挖方数量为7.2万m³,能为本试验段提供充足的填料。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对该料源试验检测,判定为B组填料(见附件土质试验报告),可以用于本管段路基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层填筑。
3. 试验段施工的意义和目的
3.1.试验段施工的意义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要求: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应选择不小于100m具有代表性区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及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填料含水率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并进行总结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以便指导全标段路基施工。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1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由于本试验段(DK10+450~DK10+650)较短,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受限,暂不做级配碎石填筑试验。等路基基本成型后再做表层级配碎石填筑试验。
3.2.试验段施工的目的
⑴确定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是否可以用于高速铁路路基填筑施工,确定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
⑵确定最适宜的机械设备的配臵组合和施工组织。
⑶确定施工工艺参数,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压实遍数等。 ⑷施工过程中进行路基沉降观测和分析。
4.试验段工程概况、水文地质及主要工程数量
4.1.工程概况
本试验段起迄里程为DK10+450~DK10+650,位于金东区江东镇杨川村,附近主要交通道路为老330国道和部分乡村公路。试验段填土宽度25~31m,填高2.8~4.8m,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填料采用A、B组填料,基床表层采用0.7m的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填筑厚2.3m的A、B组填料。 4.2.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丘陵区地下水不发育,地下水无侵蚀性。 物理地质条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试验段底层岩性: (0)素填土
(1)1 al+pl淤泥质粘土,褐黄色,流塑,σ0=80KPa,Ⅱ (1)3 al+pl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 σ0=150KPa,Ⅱ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2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2)2 al+pl粉砂,黄色。松散,饱和,σ0=100KPa,Ⅱ (5)1 K2f 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全风化,σ0=200KPa,Ⅲ (5)2 K2f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强风化,σ0=300 KPa,Ⅳ (5)3 K2f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弱风化,σ0=400 KPa,Ⅳ (6)1 K2f砂砾岩,紫红色,全风化,σ0=200 KPa,Ⅲ (6)2 K2f砂砾岩,紫红色,强风化,σ0=350 KPa,Ⅳ 4.2.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名称 B组填料 路堤填筑 单向土工格栅 ㎡ 2370 单位 m 3数量 6317 备注 5.试验段总体方案
5.1.试验段管理机构设臵
成立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试验小组,主要成员如表5.1-1所示。
姓名 黎咏泉 尹跃国 韩立勇 范守强 汪兵 宋时普 毕强 杨志 李振洲 职务 经理 总工程师 副经理 技术主管 机械主管 安全工程师 质检员 试验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职称 高工 工程师 工程师 助工 技术员 技术员 助工 助工 助工 职务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职责 全过程总负责 技术总负责 施工生产总负责 负责现场技术指导 机械进出场安排、日常检修 施工安全监控和管理 质量检查与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室内及现场试验负责 测量负责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3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5.2.现场机械、仪器及施工人员投入
为保证试验段顺利进行,拟定投入施工机械、实验仪器及相关施工
人员,详见表5.2-1、5.2-2。
表5.2-1 机械、仪器配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序号 1 2 3 4 5 机械、设备名称 振动压路机 洒水车 推土机 挖掘机 自卸车 K30平板载荷试验仪 Evd平板载荷试验仪 灌砂筒 工种 压路机司机 洒水车司机 推土机司机 挖掘机司机 自卸车司机 规格 LGS820 12t MD16型 220型 20t K30型 ZFG-02型 直径20cm 数量(台) 1 1 1 2 5 1 1 1 说明 备注 表5.2-2 施工人员配备 人数(个) 1 1 1 2 5 6.试验段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
6.1.施工准备 ⑴场地准备
放样出试验段填筑范围,在原地面用挖掘机和推土机等机械进行场地平整,清除地表种植土,依据现场确定基底标高后,再精平,作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并开挖出临时排水沟及四周排水沟,防止路堤坡脚被水浸泡。
⑵技术准备
组织相关人员培训,积极学习施工技术指南及验标,并对技术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4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施工安全、机械使用等。
⑶测量准备
施工控制测量,严格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所有测量仪器都已进行校核和检定,可以保证测量精度。施工前放出试验段填筑范围及基底标高。 6.2.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6.2.1.工艺流程
路基填筑施工时,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6.2-1如下。
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填料精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整修养生 6.2-1“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6.2.2.工艺要求 (1)基底处理
用推土机将地面的草根、杂草清楚干净,做成人字坡,并进行平整。两侧挖出临时排水沟,保证路基面不积水。采用振动碾压的方法处理基底,对处理后的基底应用动力触探进行试验检测,实验结果达到基床以
5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下路堤填筑压实标准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MPa)。 (2)分层填筑
在填筑前,根据每层松铺厚度及自卸汽车装载量,测出每一车的松铺面积,用石灰撒出7×9m网络线,每一格内倒一车填料,以便于控制松铺厚度。填筑过程中上下层间接头错开不小于3.0m。每一水平层的全幅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为保证路基的有效压实宽度,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进行控制,直线段边桩设臵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臵间距10m。每隔20~50m用标杆和施工线绳做成标准几何断面来控制几何尺寸。分层填筑厚度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以及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为保证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本试验段分层松铺厚度暂定为34cm、35cm、36cm。然后通过试验最终确定合适的松铺厚度。
(3)摊铺整平
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再进行终平,大面必须保证平整,并作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4)洒水或晾晒
在碾压前,填料的含水率必须控制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暂定为±1﹪,当含水率过低时,及时洒水湿润;当含水率过大时,将填料翻开晾晒至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
(5)碾压
用大吨位(自重20t以上)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实顺序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线路中心碾压,先静压后强振、再弱振、最后静压收光的操作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6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程序进行碾压;强振过程中每碾压一遍均要检测并记录压实数据。达到压实要求后,再静压一遍收光。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应人工配合及时整平,以保证路基面的平整度满足规范的要求。 6.3.试验段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
⑴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床以下填料粒径不大于15cm,基床底层填料粒径不大于10cm。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见表6.3-1。
表6.3-1 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 填料类别 细粒土 试验项目、频次 颗粒级配 —— 3液塑限 5000 m(或土性明显变化) —— 3击实试验 5000 m(或土性明显变化) —— 3颗粒密度 —— 10000 m(或土性明显变化) 310000m(或土性粗粒土、碎石土 明显变化) ⑵路堤压实质量应根据填料类别按表6.3-2、6.3-3、6.3-4、6.3-5指标控制。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或孔隙率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每100m每层检验地基系数K304 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试验段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100%检验压实系数或孔隙率、地基系数K30。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7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表6.3-2 时速250km/h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填 料 A、B、C组填料及改良土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压实系数K 孔隙率n(%) 改良细粒土 ≥90 ≥0.92 - 砂类土及细砾土 ≥110 - <31 碎石类及粗砾土 ≥130 - <31 表6.3-3 时速250km/h基床底层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填 料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A、B组填料及改良土 压实系数K 孔隙率n(%) 改良细粒土 ≥110 ≥0.95 - 砂类土及细砾土 ≥130 - <28 碎石类及粗砾土 ≥150 - <28 表6.3-4 基床以下路基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 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 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50mm 不小于设计值 ±0.5% 不大于15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处 检验方法 尺 量 尺 量 坡度尺量 2.5m长直尺量测 中线至边缘距离 1 2 3 4 宽 度 横 坡 平 整 度 表6.3-5 基床底层顶面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 横坡、 平整度、厚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 号 1 2 3 4 5 检验项目 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 度 横 坡 平 整 度 厚 度 允许偏差 0,+50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点 检验方法 尺 量 尺 量 坡度尺量 2.5m长直尺量测 水准仪测 8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0.5% 不大于15mm ±3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6.4.土工格栅铺设
本试验段DK10+450~DK10+537.5线路右侧、DK10+612.5~DK10+650线路左侧边坡坡脚沿线路方向采用铺设宽3m,层间距0.6m的单向土工格栅防护加固。
6.4.1.土工格栅铺设施工工艺
⑴路基填筑压实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土工格栅的铺设。
⑵土工格栅在铺设时,边坡土工格栅沿线路方向进行铺设,铺设时沿线路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铺设或从两端向中间铺设。铺设时松紧适度,无绷拉过紧或褶皱现象,同时保证连续性、完整性。施工过程中禁止过量拉伸土工格栅,使其超过其强度和变形的极限而发生破坏、撕裂或局部顶破。
⑶边坡土工格栅铺设拉伸长度方向与线路方向一致,铺设应平整、尽量拉紧,然后用U型钉固定,U型钉间距为50cm,成“梅花型布臵”。 ⑷土工格栅采用绑扎方法连接,采用绑扎法时,每隔10~15cm应有一个绑扎点,以使搭接处的强度满足要求,绑扎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在受力方向至少应有两个绑扎点。在不受力方向只要密贴排放或搭接即可。同时以不大于1m的间距用铅丝进行绑扎连接,保证其搭接宽度和整体性。多层铺设时,上下层搭接应错缝布臵。
⑸土工格栅摊铺完成以后及时填筑填料,避免其受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要求在铺设完成以后24h内填筑填料。
⑹铺设上层填料时,采用机械运料、整平、碾压。机械摊铺、碾压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9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从两边向中间推进,其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碾压时,应避免压轮与格栅接触,以防格栅损坏,未压实的基床不允许车辆在上面行驶,以免筋材错位,压实厚度不少于20cm。
⑺铺设上层填料时,禁止填料集中堆放,禁止车辆在未铺设填料的土工格栅上行驶调头,避免破坏土工格栅。
⑻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损坏时,视程度修补或更换。 6.4.2.土工格栅铺设检验指标
土工格栅具体铺设检验指标见下表6.4.2-1:
表6.4.2-1 土工格栅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检验项目 铺设范围 搭接宽度 竖向间距 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 允许偏差 不小于30cm +50、-0mm ±30mm ±50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处,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 尺量,查施工记录 7.试验段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03月11日。 计划完工时间:2011年05月30日。 8.质量保证措施
(1)基底必须作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路基两侧临时防排水措施必须到位。
(2)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必须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3)路基面的平整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严禁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4)施工中必须坚持层层检测、层层报检,及时整理归档试验数据,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10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JWSG-1标 试验段(DK10+450~DK10+650)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以确定相应的碾压遍数。
9.试验段总结
在试验结束后根据试验段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总结,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试验段总结内容主要有:
⑴试验段施工过程概述;⑵试验段施工工艺的总结;⑶检测数据汇总及总结;⑷试验段试验结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金温扩能改造工程第二项目经理部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