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程概况
该便道位于腊口镇垟岙村,处于既有金温铁路的右侧,便道路面宽度为6m,全长0.6km,有190m沿既有金温铁路线布置,且在既有金温铁路线K126+890里程处通过编号为“涵—449”涵洞,路面纵坡、平曲线按公路工程四级道路标准设计。 二、 施工进度计划
涵洞加固开工日期为2010年12月15日,拟定2010年12月30日完工。 三、 施工原则
1、尽量少征土地,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环保的原则; 2、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续落实到位、避免和当地百姓发生冲突 3、施工便道坚持“安全使用、经济合理、便于维护”的原则; 4、便道施工前,应经过向既有线相关单位申请批复,并与铁路既有线有关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协议,协议中明确确保铁路电务和安全信息传输系统线路安全,在协议没有签订前,不得进行施工。
5、施工前应按照铁路既有线相关单位要求设置警示标牌,并严格遵守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相关规定。 四、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
装载机1台,混凝土罐车2台,施工班组1组(15人)。该便道
施工负责人吴雨山,技术负责杨依伟,安全员石伟、武超。 五、施工措施
1、施工前依据测量放线,确保便道方向和涵洞方向一致顺接,先清除涵洞内的表土至涵底干砌片石顶面,做10CM厚C15砼找平垫层。本方案利用双孔涵大桩号侧涵洞通行,小桩号侧涵洞过水。
2、考虑排水需要,从双孔涵洞的中隔壁开始设置防洪挡墙至沟岸,位置详见附图;挡墙尺寸为长24m,宽0.5m,高1.5m,采用浆砌块石结构,砂浆强度为M7.5。挡墙基础采用C20素砼,埋深0.5m,宽度0.6m,基础顶每隔0.5m设置插筋,插筋采用Φ16螺纹钢,单根长0.5m,插入基础0.2m。
3、根据原涵洞设计图涵底原状土承载力为35KPa,基地为碎石土,基底承载力较好。所以计划采用25CM厚C25钢筋砼硬化,底面铺设φ6间距纵横向间距20CM的钢筋网,底面保护层5CM。洞外各顺接10米,与便道衔接。硬化后涵洞净空4.65M。沿通行涵墙身两侧砌筑30CM厚50CM高M7.5浆砌片石防刮擦墙,防止通行车辆碰撞涵洞墙身。
4、施工便道修建时按照土石方配比条件、工程量大小,分段采用人力配合机械进行施工。土石方集中地段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土。零星土方地段采用推土机推土,边坡部位由人力配合清刷。石方地段采用冲击锤,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填方地段视场地条件采用机械或人力摊铺,小型打夯机夯实,外侧根据需要设置1M厚M7.5浆砌片石挡土墙。
5、在涵洞两侧各10米处位置净宽4.4米净高4.4米的限高架,限高架制作标准符合上海铁路局要求,角度和涵洞方向顺接。 六、安全防护措施
1、在限高架前设置防撞墙、防撞沟和防护栅栏,防撞墩采用C25素砼浇筑,共设4个,尺寸为长宽各1m,高0.8m。
2、便道两侧每隔10m要设置反光带,每隔20m设置警示标牌; 3、涵洞两侧设置限高限宽架,限高架漆成黑黄两色,并在限高架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牌;
4、便桥靠铁路侧设置安全防护栅栏;
5、下穿铁路涵洞处设置2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疏导交通,协调本部工程车辆运输安全和施工安全。 七、环保措施
施工进场后做好全面规划,对环保工作综合治理,并与地方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按环保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
1、成立环保小组,建立环保措施,项目经理部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环保工作的落实情况;
2、加强环保知识教育,自觉遵守各环保规章制度;
3、控制扬尘及噪音,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洒水车控制扬尘,在居民区地带,除非监理工程师批准,否则夜间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施工;
4、施工及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沉淀后方可排出。 八、文明施工
1、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按专业、岗位、工区等分片包干。
2、持证上岗制度,进入现场作业的所有管理人员、技术员、司机、电工、爆破工等施工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
3、会议制度,施工现场坚持文明施工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文明施工情况,针对实际制定措施,以调节文明施工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