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课题 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版) 出版日期: 2014 年 7月 教学人员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姓名 单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聆听古筝独奏《浏阳河》,感受湖南民歌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首先欣赏湖南民歌《浏阳河》引出课题,聆听古筝独奏《浏阳河》,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段聆听,感受每个乐段速度和情绪的变化;最后了解古筝的外形及构造。 3.认识古筝,了解古筝的外形及构造,能够听辨古筝的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知道古筝独奏《浏阳河》根据湖南民歌《浏阳河》改编而来,并能够哼唱其主题旋律,感受不同乐段在速度和情绪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模唱乐曲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歌曲导入 浏阳河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 学期 上学期 时间 主要师生活动 2' 聆听湖南民歌《浏阳河》 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判断歌曲所属地区-湖南 教师对浏阳河做简要介绍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筝独奏《浏阳河》,与歌曲《浏阳河》有什么关系呢?
3'44\" 完整 聆听 通过聆听全曲引导学生发现古筝独奏的主题旋律与歌曲《浏阳河》相同,从而得知古筝独奏《浏阳河》是根据湖南民歌《浏阳河》的主旋律改编而来。 分段欣 赏 1 引子:听一听乐曲引子部分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乐曲慢起渐快,最后又慢下来,节奏非常自由,表现了河水由远及近、连绵不绝的景象。 第一部分:听一听这部分在速度和情绪方面有什么特点? 这部分速度为慢速,音乐情绪优美抒情,描绘了流水潺潺、水波荡漾的景象。 2'50\" 教师演唱主题旋律谱例 师生接龙 学生自主视唱乐谱 识读乐谱 3' 第二部分:听一听第二部分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 该部分音乐速度在加快,音乐情绪更加欢快活泼,主题旋律又一次出现,而且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音,使用了加花变奏的创分作手法,使旋律更加丰富。 段 第三部分:聆听第三部分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欣这一乐段继续保持快速,运用分解和弦、下行琶音继续变奏,使乐曲赏 更具流畅的、连绵不断流水般的感觉。 2 第四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的再次出现,也叫做主题再现,音乐速度和情绪与主题段相同,结尾速度渐慢,再次运用琶音来表现河水的连绵不断。 通过分段聆听,明确乐曲结构,引导学生发现主题旋律一共出现四次。 古筝结 构 小结 古筝:又名秦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属弹拨乐器,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筝音色优美饱满、清脆明亮,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古筝的结构:古筝由筝首、筝尾、面板、琴弦以及支撑琴弦的筝码等组成。 4'30\" 1' 30\" 回顾主题,铺垫新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