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二) 一、填空题(10*1=10分)
1.十七年小说创作中,“三红一创”的作品有 的《红旗谱》,吴强的 。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为“ ”方针。
3.从鲁迅笔下的阿Q到高晓声笔下的 共同构成了中国农民形象灵魂剖析的连接。
4. (作家)的 (作品)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
5.在十七年散文创作中,杨朔提出了散文 的主张。
6.舒婷的诗歌 表达了对爱情中男女人格平等的追求。
7.新时期文学第一个有明确的理论主张的文学思潮是__________。
8.新时期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有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20*1=20分)
1.梁斌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
A.《红日》 B.《红旗谱》 C.《林海雪原》 D.《敌后武工队》
2.《锻炼锻炼》的作者是( )。
A.冯志 B.杜鹏程 C.赵树理 D.冯德英
3.《三家巷》的作者是( )。
A.欧阳山 B.李英儒 C.曲波 D.吴强
4.《保卫延安》的作者是( )。
A.吴强 B.曲波 C.梁斌 D.杜鹏程
5.赵树理描写农村社会变革的长篇小说是( )。
A.《小二黑结婚》 B.《三里湾》 C.《登记》 D.《锻炼锻炼》
6.《上海的早晨》是描写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鸿篇巨制,其作者是( )。
A.艾芜 B.草明 C.茅盾 D.周而复
7.郭沫若在解放初创作的歌颂党和领袖,展望祖国美好前程的政治抒情诗是( )。
A.《新华颂》 B.《放声歌唱》 C.《我相信我的祖国》 D.《中国的十月》
8.《有的人》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代表作( )
A.艾青 B.郭小川 C.贺敬之 D.臧克家
9.诗歌名篇《甘蔗林-青纱帐》的作者是( )。
A.贺敬之 B.何其芳 C.郭小川 D.艾青
10.建国初期郭小川创作的著名长篇叙事诗是( )。
A.《致青年公民》 B.《复仇的火焰》 C.《甘蔗林-青纱帐》 D.《将军三部曲》
11.王利发是下面哪部话剧的主人公( )
A.《龙须沟》 B.《方珍珠》 C.《茶馆》 D.《明朗的天》
12. 新时期第一篇伤痕文学作品是( )。
A.《伤痕》 B.《班主任》 C.《大墙下的红玉兰》 D.《代价》
13. 《芙蓉镇》的作者是( )。
A.张贤亮 B.古华 C.高晓声 D.张一弓
14. 《绿化树》的作者是( )。
A.王安忆 B.张贤亮 C.张洁 D.茹志鹃
15.张洁探讨婚姻与爱情、道德关系的小说是( )。
A.《爱,是不能忘记的》 B.《如意》 C.《沉重的翅膀》 D.《拣麦穗》
16.《小鲍庄》的作者是( )。
A.王安忆 B.阿城 C.韩少功 D.郑万隆
17.丙崽是下面哪篇小说的人物形象( )
A.《苍老的浮云》 B.《小鲍庄》 C.《爸爸爸》 D.《棋王》
18.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是( )。
A.《烦恼人生》 B.《一地鸡毛》 C.《风景》 D.《苍老的浮云》
19. 《干校六记》是下面哪位作家的作品( )。
A.杨绛 B.丁玲 C.韦君宜 D.孙犁
20. 以独树一帜的文化散文将九十年代散文推向新的境界的作家是( )。
A.贾平凹 B.张洁 C.黄宗英 D.余秋雨
三、名词解释(5*5=25分)
1. 双百方针
2.“三突出”原则
3.新民歌运动
4.反思文学
5.新写实小说
四、简答题(5*5=25分)
1.简述建国初期三次大的思想批判运动。
2.结合作品分析《红旗谱》的“民族化”特征。
3.结合作品分析《百合花》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4.分析郭小川诗歌的创作特色。
5.简述新时期探索戏剧的的创作特征。
五、论述题(2*10=20分)
1.结合作品谈谈杨朔“诗化”散文的创作特点。
2.结合作品谈谈陈奂生的人物形象。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10*1=10分)
1.梁斌 红日 2.双百方针 3.陈奂生 4.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5.诗化 6.致橡树 7.寻根文学 8.余秋雨
二、单项选择题(20*1=20分)
1-5 BCADB 6-10 DADCA 11-15 CBBBA 16-20 ACAAD
三、名词解释(5*5=25分)
1.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1956年4月28,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2.是文革期间四人帮所提出的唯心主义文艺理论观点,认为在创作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3.毛泽东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提出,成为大跃进时期的主要文学潮流,其全民写诗的主张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导致了文学创作中的跃进,大量虚假的,粉饰现实的作品出现,导致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流失。
4.出现于70年代末期,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作为起步标志。创作上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的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家王蒙的《蝴蝶》等。
5.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四、简答题(5*5=25分)
1.建国初期三次大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是:
(1)1951年毛泽东发动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分)
(2)1954年到1955年发动的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2分)。
(3)对胡风及其反革命集团的批判(1分)
2.《红旗谱》的“民族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主题,塑造的人物渗透着中国文化因素。(2分)
(2),勾勒了一幅民俗、民情画,作品描绘了一幅幅充满地方色彩,浓郁的民俗、民情的画面,穿插了很多民谣,歌谣。(1分)
(3),作品借鉴了传统的民族艺术形式,故事性强,描写人物主要通过言行等外部描写。(1分)
(4),作品的语言以群众语言为基础,同时吸取中外文学有益的成分,语言新鲜、活泼、简明、生动,富有表现力。(1分)
3.《百合花》作为一篇反映战争生活的小说,与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风格不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1)选材上避开重大题材,曲折复杂的矛盾斗争,选取生活的片段,以小见大,反映时代生活的主流,把战争作为背景,通过战争透视人性。(2分)
(2)塑造了各式各样的普通人形象,尤其是妇女形象。(1分)
(3)艺术上,擅长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表现人物,善于细腻的心理刻画,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1分)
(4)语言富于诗情画意,委婉,细腻,饱含情感。(1分)
4.郭小川的诗歌具有以下的创作特色:
(1)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他善于用诗人的眼光去发掘时代精神,无论是政治运动还是和平建设生活都给予充分反映。(1分)(2)充溢着强烈的、真挚的革命激情,大量诗篇表现了一种战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分)(3)富于哲理性,善于提炼哲理性警句。(1分)
(4)、艺术上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感物咏志”和比兴手法的运用,诗歌形式丰富多样,语言刻意求工,注重韵律,具有音乐美。(1分)
5.新时期的探索戏剧无论在观念还是艺术手法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戏剧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思想的哲理化,作品不再追求逼真的、具像化的再现现实生活,而是注重表现剧作家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努力追求思想内涵的哲理性。(2分)(2)人物的内向化,不再满足于精心描绘外部世界,表现人物的外部行为,而是致力于人物内心的开掘,着重表现一定情况下人物的思想、情绪,淡化情节,强化并深化人物的内心世界,大量表现人物的感觉、思考、回忆、想象、幻觉、梦境等。(2分)(3)手法多样化,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不拘一格,加强了发展了艺术的横向借鉴,在保持自己的特点优势下,走向多因素、多层次的艺术综合,有趋于融歌、舞、诗剧于一体的发展态势。(1分)
五、论述题(2*10=20分)
1. 杨朔的散文追求一种“诗化”主张,他把每一篇散文都当作诗来写。他的“诗化”主张具体内容指:善于剪裁、布局,结构精巧,曲折有致,语言清新洗练,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和概括力,注重选字征词,尤其是其善于营造意境,善于将内在情思渗入景物画面,强化意境美,善于点化人物,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人物形象,而且善于运用古典艺术的托物言志和比兴手法,他的“诗化”主张提高了当代散文的美学意韵。(5分)
评价:(1)提升了当代散文创作的美学意境,为散文创作注入新质,并且影响了后世很多作家的创作,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社会,忽略了其他方面。(2)诗歌和散文毕竟是两种不同的题材,不可能完全按照诗的审美规律创作散文,勉强把每一篇散文都当作诗歌来写,导致艺术手法单一,出现雷同化倾向。太注意歌颂生活美好的一面,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注意不够。(5分)
2. 陈奂生是一个转型期中国农民的典型,他身上积淀着中国农民身上固有的传统的优秀因子:勤劳、善良、淳朴、憨厚,通过对其不善言谈,沉默寡言,通过侧面描写显示其老实、本分;另一方面,作者矗立在启蒙立场,由时代转折中透视老中国儿女的顽迹,陈奂生身上还有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狭隘,报复的根性,尤其从他生病住招待所前后的行为心理变化中可以看出来,具体情节结合作品。(5分)
作家继承了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主题,陈奂生这个形象可以说是有阿Q的精神底蕴。(5分,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