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解析,考点直击】
1.探讨并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层意义”的方法。 2.掌握句子的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 3.学会准确筛选信息,规范答题思路。 【知识点精析】
一、重要句子的深层意义
1.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2.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 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深层意义(言外之意),即句子表达的更加深层的意义,通常与本文的主旨、作者的情感相关。
【方法点拨】
1.分析句子的切入点:
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 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③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④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方法总结】
2.分析句子深层意义的一般方法
Step1.指出本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
①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
②如果是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
Step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分析
本义+语境义
Step3.联系本文主旨,分析此句是否表达了主旨、点明主旨、升华主旨等,并结合作者的情感解析。
Step4.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上下文难
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心态、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范例解析】
1.对运用修辞的句子要用平实的语言回答
有些句子使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对于这类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
1
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 例1.2007常州市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
⑤从菜地回家的路上,我遇到祖父从镇上回来,第一次看见祖父骑着车子在风里摇摇晃晃。祖父不经意间被风吹歪了。祖父不再骑自行车了,我们担心他出事,不让他再骑。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不能骑车之后,祖父走到哪儿都拎着一个小马扎,他终于意识到很难再在风中站直了,风也不会让他长久地站在一个地方。风强迫他坐上了马扎。
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2.隐晦难懂的句子说浅显
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具体解题时,我们只要应该在隐晦难懂的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把问题回答清楚了,也就把题目解答完毕。 例2.2007连云港中考阅读题《心泉》
⑦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2
第23题: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这句话? 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思路一】
从所处位置明确句子的作用。——结构作用 ㈠位于开头:
1.点明主旨,总领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为全文渲染某种气氛; 4.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㈡位于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照应前文。 ㈢位于文末: 1.总结全文; 2.首尾呼应;
3.点名主旨,升华情感。作铺垫。 【答题思路二】
从文章内容明确句子的作用。——内容作用 这类句子一般也是文章的中心句或主旨句。
⑴在抒情性、记叙性散文中,主要起点题、点明主
旨、强调作者的主要感受、深化或升华中心、发出倡议或号召等作用; ⑵在议论性散文中,主要起点名中心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答题思路三】
从修辞与表现手法明确句子的作用。
在分析这一类句子时,我们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 一般可采用三段式: 技巧+内容+效果
即运用了什么技法,表现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1.比喻、拟人、夸张——使表达内容生动形象, 增强趣味性;
2.排比、反问——能增强语言的气势; 3.反复——是为了强调; 4.对比——为了突出;
5.象征——是为了揭示寓意。
写作技巧的效果:有的设悬生疑,有的对比映衬,
有的烘托渲染,有的欲扬先抑,有的情景交融,有的小中见大,有的升华深化。 【范例解析】
走过河流
每天每天,我都从一条河流上走过,一条比我生命更长久的河流。在我没有来到这个世上时,它就已经诞生了。在我离开这个世上时,它还将继续流淌。一条河流, 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如我简约的生命,一头一个家。每天每天,当我踏过它身上那架石板走向外面的世界,我都无法漠视它,就像无法漠视内心的欢乐与惆怅。每天每天,我都有一种冲动,我想和它对话,我想写写它,和从它上面走过的自己。哲人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今天看到的它已经不是昨天的它了,虽然它仍叫着同一个名字。
逝者如斯。
3
但是,我仍愿意相信,这条曾润泽过我童年的河流。这条我曾经远离、终于又回到它身边的生命的河流,依然记得我的容颜,一如从前。昨天的太阳再也找不到今天 的树叶,而今天的树叶不是昨天的那一片树叶了。想着想着,我又觉得自己实在好笑,为什么执拗得想让它记着我,认识我呢?我难道还是昨天的那叶子吗?
沿着河走,从一段生命到另一段生命,我踏实的走过一段寂寞、细碎的日子,但我渴望走过河流,走到外面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只作为一个妻子、不只作为一 个母亲,而是一个社会人,那样我的生命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沿着梦想的阶梯,在一双双温暖的手臂引领下,我终于跨过生命的河流,重又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 上。
河流的两岸年年开着相似的花朵,河流的两岸年年走着不同的人。走着走着,人就长大了,人就成熟了。应该说,我还是我自己,还是那个矜持善感的女子,但每一 段生命的内容都不同,每一段生命,我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梦想。曾经的春天我有过许多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关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种种际遇,我的心满怀激 情。积极向上地活着,忧伤但不颓唐。这条生命的河流,每当面对它,我就成了一个诗人,我觉得自己如同它岸边的一株清白的植物,不蔓不枝,活得坦然,活得真 实,活得像我自己,不欺人不骗人,对得起自己的心灵。走过河流,走过我自己。
1.“它‘依然记得我的容颜,一如从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二十个字)(2分) 2.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四个字“逝者如斯”有何作用?(3分) 【知识拓展——关键词赏析】
“关键词”是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重要切入点,词与句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词多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 例:走
本义:跑——走马观花;
基本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走不动了; 引申义:
1.离开,去——车刚走,你走一趟吧,走亲戚 2.移动,挪动——钟不走了等等。
4
关键词含义:本义+语境义
例1.“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狡猾加点)
本义:贬义词,诡计多端;语境义:贬义褒用,形容儿童天真顽皮的神态。 【本讲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句子的深层意义
Step1.指出本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 Step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分析
Step3.联系本文主旨,分析此句是否表达了主旨、点明主旨、升华主旨等,并结合作者的情感解析。 Step4.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上下
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心态、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二、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思路一:从所处位置明确句子的作用。
——结构作用
答题思路二:从文章内容明确句子的作用。
——内容作用
答题思路三:从修辞与表现手法明确句子的作用。 【写作之日积月累】
河流的两岸年年开着相似的花朵,河流的两岸年年走着不同的人。走着走着,人就长大了,人就成熟了。应该说,我还是我自己,还是那个矜持善感的女子,但每一 段生命的内容都不同,每一段生命,我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梦想。曾经的春天我有过许多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关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种种际遇,我的心满怀激 情。积极向上地活着,忧伤但不颓唐。这条生命的河流,每当面对它,我就成了一个诗人,我觉得自己如同它岸边的一株清白的植物,不蔓不枝,活得坦然,活得真 实,活得像我自己,不欺人不骗人,对得起自己的心灵。走过河流,走过我自己。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