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题2分)
1、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一年。
2、对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开挖深度超过20m的一级基坑工程,宜针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要求提供专项勘察报告。
3、所有基坑支护工程均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必要时尚应进行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抗渗流稳定性和抗承压水验算。
4、基坑开挖采用放坡或支护结构上部采用放坡时,应验算边坡的滑动稳定性,放坡坡面应设置防护层。
5、隔水帷幕宜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排桩外侧,在施工场地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可采用排桩与帷幕桩套打式布置。
6、双排桩支挡结构计算,前、后排桩的净距不宜大于基坑深度的0.25倍或3m。
7、支护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8、双排桩的嵌固深度,对一般粘性土、砂土不宜小于0。6h(h为基坑深度)。 9、地下连续墙墙体应满足防渗设计要求,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宜小于P6级。 10、地下连续墙纵向受力钢筋宜沿墙身两侧均匀布置,并可根据计算内力分布沿墙体深度分段配筋,但应有不低于50%纵向钢筋通长配置. 11、地下连续墙主筋保护层厚度在基坑内测不宜小于50mm,基坑外侧不宜小于70mm。
12、锚杆注浆宜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
13、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基坑工程,锚杆抗拔安全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8、1。6、1。4。
14、当采用扩大头锚杆或锚固体直径大于250mm的锚杆时,应对土体提供的整体抗拔承载力进行验算。
15、锚杆的非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5.0m。
16、锚杆锁定值宜取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的0。75~0.9倍。
17、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锚杆的张拉锁定。
18、锚杆抗拔承载力的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19、内支撑结构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设计工况一致,必须遵循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20、坡率法是通过调整、控制基坑边坡放坡率和采取构造措施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的方法.
21、基坑降水可采取排水、截水、隔水、降水以及降低承压水水压等综合方法措施。
22、土钉常用的有成孔注浆钢筋土钉和钢管土钉,应优先选用成孔注浆钢筋土钉。
23、首层土钉标高应避开地下管线,距地表不宜大于2。0m.
24、采用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时,预应力锚杆应设置自由段,自由段长度应超过土钉墙坡体的潜在滑动面。
25、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
层土方开挖和土钉施工,严禁超前超深开挖。
26、采用重力式水泥土墙进行支护的基坑深度不宜超过7m。
27、对要穿过地下水流动性强的地区或具承压性的含水砂层以及密实砂层的水泥土墙,不应采用水泥高压旋喷桩工艺.
28、水泥土墙体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宜小于1。2MPa。 29、基坑内土体加固后应达到减少隆起和渗流稳定的目的。
30、钢筋土钉杆体当需要连接时,宜采用搭接焊、帮条焊连接,焊接应采用双面焊。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时,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时,其侧壁支护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分别不小于( C ) A 1。3、1.2、1.1 C 1。1、1.0、0。9
B 1。2、1。1、1。0 D 1。0、0。9、0。8
2、在同样的设计条件下,在墙的外侧,作用在哪种基坑支挡结构上的侧向土压力最大( D ) A 土钉墙
B 悬臂式板桩
D 逆作法施工的刚性地下室外墙
C 水泥土挡墙
3、在某中粗砂场地开挖基坑,用插入不透水层的地下连续墙截水,当场地墙后地下水位上升时,墙背上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和水土总压力各自的变化规律是( B ) A 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B 前者变小,后者变大
C 两者均变小 D 两者均变大
4、根据基坑规范,对于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基坑,采用人工降水后的间隔式排桩的桩锚结构,下面哪一项的监测项目是必须进行的( A ) A 地下水位
B 桩内钢筋的应变 D 桩的沉降
C 桩后的土压力
5、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结构选型,当场地不具备锚拉式、支撑式和悬臂式结构施工及基坑深度适宜时,可考虑采用( B ) A 大直径灌注桩 C 减小桩间距
B 双排桩结构 D 增加嵌岩深度
6、场地类型为Ⅱ类的条件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情况( D ) A 基坑侧壁受水浸湿可能性较大 B 降水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
C 坑壁土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及中等液化土 D 基坑深度大于7m
7、场地类型为Ⅲ类的条件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情况( D ) A 基坑侧壁受水浸湿可能性较小 B 自然水位在坑底之下
C 土岩组合边坡基岩倾向与基坑放坡方向相反 D 基坑深度小于5m
8、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B ) A C15 C C25
B C20 D C30
9、不宜采用土钉墙、复合土钉墙的条件以下哪一项描述错误( A ) A 对变形要求较为严格的一、二级基坑 B 对用地红线有严格要求的基坑 C 坑壁土层为灵敏度较高的土
D 水位以下采用打入锚管工艺时的液化土层 10、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 ) A 基坑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 B 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 C 支护结构剖面图和节点详图 D 支护计算书
11、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计算水位应根据( C )选取 A 勘察报告提供的静止水位
B 现场实测的初见水位 D 设计文件要求的降深水位
C 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
12、当对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要严格限制时,宜采用( C )计算 A 主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D 被动土压力+静水压力
13、锚杆锚固段的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 D ) A 1.5m C 2。5m
B 2.0m D 4.0m
14、锚杆的倾角不应超出什么范围( C ) A 10°≤θ≤25° C 10°≤θ≤45°
B 15°≤θ≤25° D 15°≤θ≤45°
15、降水井平面位置应结合建筑底板梁柱布置,深度宜( A )帷幕深度 A 小于 C 大于
B 等于 D 以上均可
16、地下连续墙墙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 ) A C20 C C30
B C25 D C35
17、( A )可不进行隆起稳定性验算 A 悬壁式支挡结构 C 支撑式支挡结构
B 锚拉式支挡结构
D 采用一定坡率放坡的边坡
18、单排搅拌桩帷幕的搭接宽度,当搅拌深度大于15m时,不应小于( C ) A 150mm C 250mm
B 200mm D 300mm
19、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B ) A 15m C 25m
B 20m D 30m
20、一、二级基坑工程,软塑、流塑状态黏性土的灵敏度,宜采用( A )测定
A 十字板剪切试验 C 标准贯入试验
B 静力触探试验 D 室内土工试验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对需要隔水的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时,宜先施工钢筋混凝土排桩后施工隔水帷幕.(×)
2、变形测量的基准点可在施工期间埋设。(×)
3、当充分利用土钉杆体的抗拉强度时,加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土钉杆体截面面积的二分之一.(√)
4、钢管土钉的的外径不宜小于48mm,壁厚不宜小于3mm。(√) 5、土钉孔注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宜低于15MPa。(×) 6、地下连续墙应进行成槽检测,一般结构的成槽检测可抽测总槽段数的20%,且不少于10幅。(√)
7、基坑工程降水深度大于5m且降水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场地类型为Ⅰ类。(×)
8、钢筋混凝土排桩设计计算应进行基坑外地表变形的估算.(√) 9、锚杆的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竖向间距不宜小于2。0m。(√) 10、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小于100mm时可一次喷射完成。(×)
11、混凝土面层钢筋网可采用绑扎固定,钢筋连接宜采用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12、回灌井宜布置在基坑帷幕以外与维护建筑之间,且与降水井距离不宜小于6m,深度宜小于帷幕深度,且应进入原静止水位1m以下.(√) 13、最下一层土钉距基坑底面间距不宜大于土钉水平间距的二分之一。(×) 14、支挡结构的入土深度,对悬臂式结构不宜小于1。2h( h为基坑深度);对单支点支挡式结构不宜小于0.8h;对多支点支挡式结构不宜小于0。5h。(√)
15、地下连续墙支挡方式分为悬臂式地下连续墙支护、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组合支护和地下连续墙—锚杆(索)组合支护。(√) 16、土钉墙支护边坡的坡率不宜小于1:0.2。(×)
17、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控制。(×) 18、打入式钢管土钉注浆压力不宜小于0。6MPa。(√) 19、锚索是锚杆的一种杆体形式。(√)
20、采用管井降水时,应对井口采取防护措施,井口宜高于地面500mm以上,应防止物体坠入井内.(×)
四、简答题(每题5分)
1、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与哪些条件有关?
答:与场地类型、基坑的开挖深度、既有建筑物基础(管线)外边缘与基坑侧壁的水平距离、既有建筑物基础(管线)底面距基坑底面的垂直距离有关。 2、基坑工程专项勘察的勘探深度有什么要求?
答:勘探深度应满足基坑工程的坑底抗隆起和支护结构稳定性计算的要求,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2.5倍;在此深度内遇有厚层坚硬黏性土、碎石土及稳定岩层时,可适当减小勘探深度;当存在较厚软弱土层、粉土夹层或因降水、截水需要时,勘探深度应适当加深。 3、基坑工程设计计算时,土体重度应如何取值?
答:土体重度指标取其平均值,并按下列规定取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体,应取其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体,对碎石土、砂土、砂质粉土取有效重度;黏性土、黏性粉土取饱和重度.
4、基坑稳定性分析时对特殊土质应如何考虑?
答:在基坑稳定性分析时,对于高灵敏度土场地需注意扰动对土体强度的影响,湿陷性黄土场地则需注意雨水、渗水等外界水变化的影响,软弱土场地需考虑基坑暴露时间对土体强度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排桩的桩型与成桩工艺应如何选择?
答:钢筋混凝土排桩的桩型与成桩工艺应根据桩所穿越土层的性质、地下水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要求等因素,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选择,并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的有关规定.当基坑周边环境或场地地质条件复杂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不应采用挤土效应严重、易塌孔、易缩径或震动较大的施工工艺。 6、排桩的冠梁构造有哪些要求?
答:混凝土冠梁的宽度不宜小于桩径,高度不宜小于桩径的0。6倍,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冠梁钢筋应符合构造配筋要求。冠梁作为支撑或锚杆的传力构件或按空间结构设计时,尚应按受弯梁进行截面设计.冠梁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7、锚拉结构的锚杆一般选择什么材料?
答:锚拉结构宜采用钢绞线锚杆;承载力较低时,也可采用钢筋锚杆;当环境保护不允许在支护结构使用功能完成后锚杆杆体滞留于基坑周边地层内时,应采用可拆芯钢绞线锚杆。 8、排桩结构的桩间土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排桩结构应对桩间土采取防护措施。采用内置钢筋网或钢丝网的喷射
混凝土护面时: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混凝土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的纵横向何距不宜大于200mm;钢筋网应配置横向拉筋,拉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拉筋可采用植筋或膨胀螺栓与桩身连接,钢筋网宜采用桩间土内打入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筋钉固定,钢筋钉打入桩间土中的长度不应小于排桩净间距的1。5倍且不应小于500mm.
9、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半逆作法包括哪些结构?
答: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半逆作法包括:地下连续墙兼作主体结构、水平支撑兼作主体结构和竖向支撑构件兼作主体结构。
10、基坑工程同时采用排桩支护结构和隔水帷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 隔水帷幕与灌注桩排桩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200mm;
② 灌注桩排桩与隔水帷幕采用套打式布置时,灌注桩排桩外侧隔水帷幕的净厚度应满足隔水要求,且不宜小于500mm;
③ 在粉性土及砂土中,当环境保护要求较高时,宜在灌注桩与隔水帷幕之间采取注浆等措施。
11、坡率法对放坡和过渡平台有哪些要求?
答:当基坑深度小于5m时,可采用单阶放坡,不设过渡平台;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宜采用分阶放坡开挖。各级过渡平台的宽度,对土质边坡宜为1。0~1。5m,对岩石边坡不宜小于0。5m。 12、复合土钉墙的类型有哪些? 答:① 土钉墙+截水帷幕; ② 土钉墙+微型桩;
③ 土钉墙+预应力锚杆;
④ 土钉墙+截水帷幕+预应力锚杆; ⑤ 土钉墙+微型桩+预应力锚杆。 13、坡率法对坡面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答:当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时,坡面宜及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挂网喷射混凝土等护面措施,并尽可能减少暴露时间。 14、基坑降水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基坑降水设计应包括降水井、观测井及回灌井的布置、井结构设计、截水帷幕设计、排水管线设计;并提出降水施工、运营、基坑安全监测要求.基坑降水设计应与基坑支护体系设计统一考虑.对特殊复杂工程应进行专项研究设计。降水时应计算总排水量及各降水井排水量,对地下水资源、地面沉降有影响时,应将水质符合标准的地下水充分利用. 15、土钉的抗拔承载力检测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抗拔试验可采用逐级加荷法;土钉的检测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1%,且同一土层中的土钉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对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基坑,土钉抗拔试验最大荷载不应小于土钉轴向拉力标准值的1.3倍、1.2倍;检测土钉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检测试验应在土钉固结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16、采用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时,预应力锚杆应布置在什么部位? 答:当预应力锚杆用于减小地面变形时,锚杆宜布置在土钉墙的较上部位;用于增强面层抵抗土压力的作用时,锚杆应布置在土压力较大及墙背土层较软弱的部位;
17、开挖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开挖方案应包括开挖方法、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段长度、分层深度、坡道位置设定、车辆行走路线、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监测方案、应急预案和抢险措施等内容,根据施工周期还应包括雨期、冬期施工措施. 18、基坑工程施工前应调查其影响范围内各保护对象的现状,调查内容有哪些?
答:建(构)筑物的建造年代,建筑类别,层数,结构形式,材料强度,基础型式及埋深,地基处理及桩基设计,建筑物沉降及质量现状;地下管线及设施的平面位置,埋深,结构型式,保护要求等. 19、内支撑支护结构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内支撑结构支护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基坑周边不允许锚杆施工和周边环境对基坑土体的水平位移控制要求更严格的情况。 20、基坑支护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
答:① 保证支护结构体系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要求;
② 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③ 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
五、论述题(每题10分)
1、试从目前本地区各主要支护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论述基坑支护应如何选型。
答:(略,答案不唯一)
2、简述预应力锚杆的张拉程序。
答:(略,答案不唯一)
3、某深基坑采用桩锚支护体系,采用双排搅拌桩做止水帷幕。如开挖至基底后坑壁出现局部渗漏并伴随流砂,应采取何种应急措施?之后又应如何进行下一步处理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答:(略,答案不唯一)
4、支护计算时,发现锚杆间距设置较大则安全系数得不到保证,而锚杆间距过小则要考虑群锚效应影响且不符合规范相关要求,应该怎么办? 答:(略,答案不唯一)
5、在基坑影响范围内有临近基坑在施工,则本基坑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略,答案不唯一)
6、请论述基坑第三方监测的重要性。 答:(略,答案不唯一)
六、计算题(每题10分)
1、已知某中砂地层中基坑开挖深度H=8.0m,中砂天然重度γ=18kN/m3,饱和重度γsat=20kN/m3,内摩擦角Φ′=30°,基坑边坡土体中地下水位至地面距离4.0m。试计算坑底以上支护墙体上的(单位宽度墙体上)总水压力Pw.
解:(计算过程略)80kN/m
2、基坑剖面如图所示,已知土的重度γ=20kN/m3,有效内摩擦角Φ=30°,粘聚力c=0。若不要求计算墙两侧的水压力,按朗肯土压力理论分别计算支
护结构墙底E点内外两侧的被动土压力ep和主动土压力ea.(水的重度γ
3
w=10 kN/m)
解:(计算过程略)ep=330kPa,ea=73kPa
3、某挡土墙高5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为砂土,γ=18kN/m3, Φ=40°,c=0,填土表面水平,试比较静止、主动与被动土压力值的大小。 解:(计算过程略)Ep>E0>Ea
4、某路堤挡土墙高6m,墙背倾角α=9°,墙后填土γ=18kN/m3, Φ=40°,δ=20°,填土破裂角θ=31°08′(见图),填土表面水平且承受均布荷载,换算成土柱高h0=3m.试按库伦理论计算其墙背水平方向主动土压力Ex.
解:(计算过程略)93。4kN/m
5、如图所示,挡墙背直立、光滑,墙后的填料为中砂和粗砂,厚度分别为h1=3m和h2=5m,重度和内摩擦角见图示,土体表面受到均匀满布荷载q=30kPa的作用.试求荷载q在挡墙上产生的主动土压力。
解:(计算过程略)69kN/m
【出题说明】抽取填空题10道(计20分)、选择题10道(计20分)、判断题10道(计20分)、简答题4道(计20分)、论述题1道(计10分)、计算题1道(计10分)共计10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