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学刊2016年01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李斌云南昭通654600)(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中心学校,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态度的关键时期。如何教好小学语文,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03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一、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有了意愿,学生就会主动探索,就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通过“学”发掘学生的潜能,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扬课堂民主,使学生能够大胆地、主动地提出和回答问题。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一部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较弱,针对他们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其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听取各个教师的意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三、紧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体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在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是文本特色之一。笔者根据这一文本特色,在学生通读全文,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与小男孩的对话,但标点没有———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需要为这些对话加上标点;加上标点后,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受人物这样说话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觉得加上一些提示语后,读起来更过瘾。有了提示语作为坐标,学生投入其中,积极还原体验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读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中,慢慢地触及人物内在的品质,人物的精神变得看得见、听得出、说得准、读得好、写得活,甚至诸如“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样大而空的问题也由于对人物对话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学结束时迎刃而解了。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真可谓“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四、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适应能力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时期正是开阔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语文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五、回归生活实际,提倡体验学习,创设应用环境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学习热情。所谓的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在复习课中我们要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热情,更应尝试使用体验学习。让知识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把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才学得更有趣,感觉语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这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回归到生活实际,让我们所有的知识网络为生活服务。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使语文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和环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复习语文,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六、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优质教学资源光盘等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七、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语文课本,还必须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各年级段必须达到的阅读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每个月都要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架,以方便学生阅读。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为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做到多动笔,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只(下转119页)-103-教育研究学刊2016年01月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王伟江西上饶334700)(玉山县第一中学,因此,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使【摘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它的效果好与差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得英语学习在科学高效的课堂中进行是目前教师要追求的目标。有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关键词】英语高效课堂构建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19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课堂是教学活动进行的舞台,课习活动通过课堂得以进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课程改革的推进更活堂也由传统的课堂向现代的课堂转变,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但在一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教学、快乐教学、游戏新理念上还不是很教学、合作学习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而忽略了英语透彻。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失去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持续、和谐地发英语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展,为学生的未来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如何提高课间里让学生语言能力与技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向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而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获得文化熏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特定的任务而习得语言技能、陶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围绕此目标,在英语课堂易于学生参与体教学中广泛采用贴近学生校园或日常生活的,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高一英语必修一第五单元“TravelJournal”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学生“周末计划”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动词短语和表述周末计划要做的事情的句型,并运用现在进行时用作将来时的时态新用法。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动词短语和表述计划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二、有效的情境创设、合理的教学时间的分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教学情境是指作用于学生主体,观环境。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是指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环境基础,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达到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有机的“渗从透”与“融合”,使学生的语言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具有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的学习中。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语(上接103页)要坚持下去,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进步,文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要想培养其成为社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会的有用人才,就要从小学语文的学习开始抓起。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TravelJournal”例如,在学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湄公河的视频,同时让学生模仿沿江而下的旅行情景,之后让他们讲出途中的所见,在这过程中,可以把学生按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这种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注重教学情境的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真实性、趣味性,也考虑到了活动的参与性和效率性。三、教学语言应有效且简单明了这样可以创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但是英语课堂活动的英语指示语应当简单和明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了,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句,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但在教学中,教师也创设一个语言情境或者描述一会为了导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经常个活动要求而使用大量的英语语言进行叙述和介绍,使得学生更难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此时,教师可以适当使用母间,甚至影响了任务活动的完成,语,这是因为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教师的语言,就会影响教师就无法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无法正确地运用语言,例如,在教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无法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授“be+doing”结构表示将来时意义时,教师用汉语把其用法说这样也能节省出更多的出来,学生立刻就会明白该语法意义,教学时间开展其他的教学活动。此外,小组活动、两人活动、合作学习、个别化学习、合理有效的评价都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有效方式。四、结语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参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是一系统工程,透课标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特征,点滴结合,恰当评价,才能为其未来的技能培养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2]鲁子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参考文献[1]张蕴.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对策探讨,《考试周刊》,2015年,第32期.[2]毛红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策略探讨,《语文天地(小教版)》,2015年,第12期.-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