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燃烧的基本要素有(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2、燃烧热的传递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
3、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
4、燃烧形式有 (扩散燃烧) 、(预混燃烧) 、(蒸发燃烧) 、(表面燃烧) 、(分解燃烧) 。
5、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
6、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 ),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
7、粉尘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 8、可燃粉尘分(有机)粉尘和(无机) 粉尘两类。
9、粉尘作业时要戴(防尘口罩)。
10、悬浮在空间中的、呈运动状态的粉尘称为(粉尘云)。
11、粉尘的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12、对大多数可燃粉尘,掺入惰性物后点火温度(增高)。
13、煤的粉尘层试验表明,氧浓度低于16.5%时,粉尘层点火温度随氧含量增加而(减小)。
14、粉尘爆炸五要素包括可燃粉尘、点火源、(空间受限)、(粉尘云)、(氧化剂)五个要素。
15、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分为( 20 )、( 21 )、( 22 )3个区域。
16、爆炸类型分为(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 核爆炸 )。
17、空气中含水量越高或含水量越高的粉尘(金属粉尘除外)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越小 )。
18、粉尘爆炸点火源有( 明火 )、( 热表面 )、( 机械撞击热 )、( 火花等 )。
19、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主要影响(呼吸道)
20、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二、选择题
1、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 ) 和中文警示说明。
A 、公告栏;B 、警示标识;C 、安全标语
2、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B) 。
A 、1-5毫米B 、1-5微米C 、1-5纳米D 、1-5厘米
3、化学性爆炸可称为(C)。
A .燃烧 B .自燃 C .瞬间燃烧 D .着火
4、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A 、棉纱口罩B 防尘口罩C 防毒面具
5、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C )的能源。
A .温度B .热量C .温度和热量D .能量
6、自燃特征正确说法(B)。
A .无需着火源作用B .无需明火作用C .无需加热D 7、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A)A .越小B .越大C .无关D .无规律
.无需氧化剂作用
8、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C)时木材燃烧则停止
A .5%6%B.8V%0%C .14%16%D .20%24%
9、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是(B),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硫化氢 D .烟
10、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B)。
A .氧化剂B .可燃物C .着火源D .降温
11、化学性爆炸可称为(C)。
A .燃烧 B .自燃 C .瞬间燃烧 D .着火
12、引发火灾的点火源其实质是下列哪一项(B)
A 助燃B 提供初始能量C 加剧反应D 长燃烧时间
13、凡是能与氧气或者其它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燃烧物质为(A)
A 可燃物B 不燃物C 氧化剂D 还原剂
14、下哪种灭火器最适合扑灭由钠或镁金属造成的火灾(C)
A.二氧化碳B. 泡剂C. 特别成份粉剂灭火器
15、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几种(B)
A2 B4 C6 D8
16、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B)。
A 温度升高B 压力急剧升高C 周围介质振动D 发光发热
17、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最强浓度(D)
A 爆炸下限B 爆炸极限C 爆炸上限D 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18、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A)
A. 爆炸极限B. 爆炸浓度极限C. 爆炸上限C. 爆炸下限
19、可燃性混合物的惰性介质含量越高其爆炸危险性(A)。
A .越小B .越大C .无关D .无规律
20、可燃固体根据(B)分类,
A. 自燃点B. 着火点C. 闪点D. 爆炸下限
21、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该爆炸物的( D)。
A.爆炸极限 B.爆炸浓度极限 C.爆炸上限 D.爆炸下限
22、引发粉尘爆炸的点火源,可能是下列哪一项( A B C D )。
A.电气火花 B.高温表面 C.电磁辐射 D.自燃
23、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最强烈的浓度是( D )。
A.爆炸下限 B.爆炸极限 C.爆炸上限 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24、涉及粉尘爆炸危险企业现场检查注意的内容包括(A B C D )。
A.现场粉尘清理 B.粉尘防爆知识培训记录 C.防爆电气 D.除尘系统防爆措施
25、粉尘爆炸属于( B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核爆炸 D.炸药爆炸
26、下列不属于爆炸防治方法的是( D )。
A.泄爆 B.隔爆 C.抑爆 D.加热
27、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A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28、锅炉爆炸属于( A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核爆炸 D.炸药爆炸
29、可燃性混合物的惰性介质含量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C )。
A.无关 B.越大 C.越小 D.无规律
30、下面哪些物质会发生粉尘爆炸?(A C)。
A.面粉 B.石灰 C.煤粉 D.氧化铝粉
三、判断题
1、除尘系统或有可燃粉尘区域检修时,应系统停机,并等待粉尘沉降后再检修,需使用铜制或其他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器具。(√)
2、清理可燃性粉尘时,为清理彻底,可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3、液体燃烧前必须先蒸发而后燃烧。(√)
4、存在可燃性粉尘岗位的员工,上岗时不准穿化纤工作服和带铁钉鞋和容易起静电的物品,禁止携带火种进入工作现场。(√)
5、泡沫灭火器除了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外,还能扑救油类可燃液体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醚等有机溶剂的火灾。(√)
6、在有粉尘场所工作不超30分钟时,可不佩戴防尘口罩。(×)
7、爆炸反应的实质就是瞬间的剧烈燃烧反应,因而爆炸需要外界供给助燃剂。(×)
8、沉积粉尘不能发生爆炸,只有悬浮的粉尘才能发生爆炸。(√)
9、粉尘的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10、职业性尘肺病经过专业治疗是能够彻底治愈的。(×)
11、粉尘爆炸惰化介质只能使用气体,比如二氧化碳,氮气或水蒸汽等。( × )
12、粉尘防爆知识只需要领导知道,普通工人按照要求做就行。 ( × )
13、只有镁、铝粉尘才会发生粉尘爆炸,其他的金属粉尘不会发生粉尘爆炸。 ( ×)
14.粉尘沉积在地面,不被卷扬起来就不会发生粉尘爆炸。 (√ )
15.港口处理的粮食都是大颗粒的,粒径大于75微米,所以港口没有粉尘爆炸风险。( ×)
16.生产现场粉尘清理是控制粉尘爆炸风险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 √ )
17.木制品加工企业主要的粉尘爆炸风险在除尘器和木粉仓。 ( √ )
18.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 √ )
撤
离
作
业
场
所
。
19.粉尘爆炸的风险比气体爆炸的风险小。
( × )
20.环境中如果没有氧气,就一定不会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 × )
四、简答题
1、可燃性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1).可燃粉尘
(2).在空气或助燃气体中呈悬浮流动状态
(3).达到爆炸极限
(4).存在点火源
(5).空间受限
2、粉尘爆炸具有哪些特点?
(1).具有二次爆炸的可能。粉尘初始爆炸的气浪可能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形成爆炸性尘云,
在新的空间再次产生爆炸,这叫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2). 粉尘燃烧比气体燃烧复杂,因此粉尘爆炸感应期长,达数十秒,为气体的数十倍。
(3).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大,是气体爆炸的近百倍。
(4).发生爆炸的时候会有燃烧的粒子飞散,如果飞到可燃物或人体上,会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或人体严重烧伤。
(5).粉尘爆炸可能产生两种有毒气体;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质自身分解产生的毒性气体。
3、简述你所了解的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条:
第一是消除粉尘源。采用良好的除尘设施来控制厂房内的粉尘是首要的,可用的措施有封闭设备,通风排尘、抽风排尘或润湿降尘等。除尘设备的风机应装在清洁空气一侧。应注意易燃粉尘不能用电除尘设备,金属粉尘不能用湿式除尘设备。设备启动时应先开除尘设备,后开主机;停机时则正好相反,防止粉尘飞扬。粉尘车间各部位应平滑,尽量避免设置一些无关设施(如窗幕、门帘等)。管线等尽量不要穿越粉尘车间,宜在墙内敷设,防止粉尘积聚,另外,在条件允许下,在粉尘车间喷雾状水,在被粉碎的物质中增加水分也能促使粉尘沉降,防止形成粉尘云。此外,在车间内做好清洁工作,及时人工清扫,也是消除粉尘源的好方法。
第二是严格控制点火源。消除点火源是预防粉尘爆炸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措施。在常见点火源中,电火花、静电、摩擦火花、明火、高温物体表面、焊接切割火花等是引起粉尘爆炸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对此高度重视。场所的电气设备应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安装,达到整体防爆要求,尽量不安装或少安装易产生静电,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并采取静电接地保护措施。被粉碎的物质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去石和吸铁处理,以免杂质进入粉碎机内产生火花。
第三是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较小的粉碎装置,可以增加其强度,并要考虑防止爆炸火焰通过连接处向外传播。为减小爆炸的破坏性可设置泄压装置,如对车间采用轻质屋顶、墙体或增开门窗等。但应注意,泄压装置宜靠近易发生爆炸的部位,不要面向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要道;为减少助燃气体含量,在粉尘与助燃气体混合气中添加惰性气体(如氮气),减少氧含量,也是可行方法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