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大学观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我的大学观

我认为,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大学应该培养有素质、有“正能量”的大学生,这种素质指的首先是最基本的礼貌和文明行为,见到老师问好、有秩序地排队、上下楼梯自觉靠右走之类日常生活中很小很琐碎的事,大学生却不一定能注意到并做好,一个人是否有素质,并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学历有多高,而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平时很容易就被忽略的行为细节之中。除此之外,大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即是我们所说的“德育”教育。比如说最近我们经常讨论老人摔倒应不应该去扶的问题,大学生应该有正确的道德观、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多想想怎么帮助别人,多参加志愿和公益活动,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有没有被损害。

然后,大学应该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不断下降,体育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却越来越被学校所忽略。大学要培养的不是一批又一批的“书呆子”,大学生应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更是一个需要大学重视的问题,最近经常可以看到大学生由于考研没考上、告白失败或者学习压力太大而轻生的新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虽然越来越好,但心理素质却有所下降,大学要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培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大学生。

大学还要培养能独立思考、理性思考的大学生。从上个月的“占中”事件中不难看出,学生是很容易被煽动的群体,这就要求大学生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中也是,无论是老师的观点,还是书上的内容,都只是代表了一种观点,学生可以了解,但不能完全相

信,好的东西固然要学习和吸收,更重要的要有自己的思考。遇到什么事情,先了解清楚,既要有自己坚持的观点,也要听取别人的想法,不盲从。这就是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大学要培养专业的人才。这是大学最重要的一个作用,也就是“德智体美劳”至中的“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智力因素。与中小学不同,大学中划分了许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目的就是要培养某一方面专门的人才。无论是为了社会的进步,还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大学生都应该在大学里学到自己的一技之长。不但要学习新的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学习。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即使离开了大学也会继续不断学习、在自己研究的领域继续不断钻研的。

最后,大学还要培养能在社会上生存的大学生。读大学不是为了混日子,而是一段过渡,要为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如今大学生的失业率很高,就业压力很大,竞争激烈。一方面,大学生要脚踏实地,不要太好高骛远。可以先从较底层的工作开始,不断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然后再寻找更合适的工作,而不是不尝试就放弃,找不到工资高又轻松的工作就索性成为啃老一族。而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即使现在读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不是自己满意的工作,也要不断积极进取,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理想。只有适应了现在的环境,才能在更有竞争力,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

总而言之,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既要传授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