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 (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
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来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名话的含义是( )。
A、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 B、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C、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 D、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 互 相鼓励。
9、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 10、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 )。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我的房东
①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②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③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④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对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过他做鱼、肉、鸡、鸭等荤菜。
⑤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赞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⑥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有6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⑦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检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
⑧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写着理解和尊重。
⑨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
⑩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11)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12)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13)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第①段写\"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的\"独特体现在哪些方面?
(用文中原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欣然\"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愉快的心情。 B.\"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写着“理解和尊重\"。\"写着\"在句中是\"表现出\"的意思
C.\"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美其名曰\"在这里含有自我嘲讽的意味。 D.\"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句中把\"虚荣心\"比作思想垃圾。
3.第⑧段中写\"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惊讶\"──\"犹豫\"──\"脸红\",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答:①\"惊讶: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犹豫\":__________________。③\"脸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第⑨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房东先生说话时\"得意\"的样子,表现了他捡到易拉罐时满意的心态。 B.写房东先生唱\"童年时代的儿歌\"表明了这首儿歌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 C.写房东先生\"像个孩子似的\",表明他在\"捡垃圾\"的同时,也重温了童年的美好生活
D.描写房东先生\"天真烂漫的笑容\",表现了他坦诚直率的性格。
5.对第(11)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末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一项公务。B.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生活的一部分。
C.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种习惯。D.房东先生已把周末捡垃圾当作一项常规的公益活动。
6.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句话独立成段,突出了人物的\"独特\"。 B.文章紧扣中心选材,材料典型,结构严谨。 C.文章详略得当,详写了房东先生捡垃圾的情节。 D.文章在刻画房东先生这一人物时,只运用了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7.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懂得了_________。\"\"我\"懂得了什么?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将句中空缺的内容写出来。(不超过20字)。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