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试卷及答案A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试卷(A卷). 题 序 得 分 阅卷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合 计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__得 1、
分 也是______的开山阅卷 __小说,
人 之作。 2、《水浒传》版本很多。明末_____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名《________________》。
3、“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扑地。”这段文字描绘了______的形象,作者________。
4、后七子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
5、明嘉靖年间,文坛上又出现以王慎中、_______等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流派,人称__
____。
二、选择题选择题( 10分) 得
1、 以下是对梁辰鱼的简介,( )分 阅卷 是正确答案。
A、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昆人 山人。身长7、8尺,多须,为一多
才多艺、任侠好游的文人。他曾作《红线女》等杂剧,但以《浣纱记》传奇为最有名。
B、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寄居太仓,身长7、8尺,多须,是以为多才多艺、任侠好游的文人。活动于正德、嘉靖间。
C、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身长7、8尺,多须,是以为多才多艺、任侠好游的文人,他曾对昆腔进行了成功的改造。
D、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寄居太仓。活动于正德、嘉靖间,他曾作《红线女》等杂剧,但以《鸣凤记》传奇为最有名。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此句的作者是( )
A、 归有光 B、唐顺之 C、马中锡、 D、方孝孺 3、( )开辟了明代单折短剧的体制。 A、王九思的《中山狼》 B、王九思的《杜甫游春》
C、康海的《中山狼》 D、陈与郊的《中山狼》
4、徐渭的《四声猿》包括( )。 A、《狂鼓史》《一文钱》《郁轮袍》《昭君出塞》 B、《玉禅师》《一文钱》《郁轮袍》《昭君出塞》 C、《雌木兰》《狂鼓史》《一文钱》《郁轮袍》 D、《狂鼓史》、《玉禅师》、《女状元》、《雌木兰》 5、南戏没有楔子,开场白便有“家门”,或叫
“( )” 、“开宗”,把全剧的情节作一概括说明,用的都是词牌。
A、对白、B、开科C、开场、D、称介 三、判断题(10 分)(对的打\"√\",错的打\"×\")
“洗涤心源”说是前七子的主张。得 1、
分 ( ) 阅卷 2、弋阳腔流行地域最广,在明初即已人 经远及云南、贵州等地。海盐腔流行于江、浙二省,余姚腔则在江、浙二省外,又流入安徽。后来的清阳腔就是从余姚腔发展而成的。( ) 3、明嘉靖中叶,豫章(今南昌市)人魏良辅旅居江苏太仓,他以十年多的钻研和创造,与当地的一些戏曲家们成功地改造并推进了昆山腔的发展。( )
4、吴江派以沈璟为旗帜,集中了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等人。( )
5、徐渭的《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专书。( ) 四、简答题:(30分)
得 1、 简述《三国志演义》的版本 分 阅卷 人
2、“拟话本”
3、 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4、 茶陵派
5、明代传奇
6、公安派
五、论述题( 40分) 得 分阅卷人 1、分析《水浒传》的语言特色。分)
10(
2、分析汤显祖的“至情”思想。
14分)(
3、分析《金瓶梅》的艺术成就(18分)
《古代文学》期末试卷(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
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2、《水浒传》版本很多。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3、“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地,折扑地。”这段文字描绘了(邓弼)的形象,作者(宋濂) 4、后七子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
5、明嘉靖年间,文坛上又出现以王慎中、(唐顺之)等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流派,人称(唐宋派) 二、选择题( 10分)
1、 以下是对梁辰鱼的简介,( A )正确答案。 A、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昆山人。身长7、8尺,多须,为多才多艺、任侠好游的文人。他曾作《红线女》等杂剧,但以《浣纱记》传奇为最有名。
B、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寄居太仓,身长7、8尺,多须,是以为多才多艺、任侠好游的文人。活动于正德、嘉靖间。
C、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身长7、8尺,多须,是以为多才多艺、任侠好游的文人,他曾对昆腔进行了成功的改造。
D、字尚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寄居太仓。活动于正德、嘉靖间,他曾作《红线女》等杂剧,但以《鸣凤记》传奇为最有名。 2、“廷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此句的作者是( A )。
B、 归有光 B、唐顺之 C、马中锡、 D、方孝孺 3、(A)开辟了明代单折短剧的体制。
A、王九思的《中山狼》 B、王九思的《杜甫游春》 C、康海的《中山狼》 D、陈与郊的中
山狼》
4、徐渭的《四声猿》包括(D)。 A、《狂鼓史》、《一文钱》、《郁轮袍》、《昭君出塞》 B、《玉禅师》、《一文钱》、《郁轮袍》、《昭君出塞》 C、《雌木兰》、《狂鼓史》、《一文钱》、《郁轮袍》 D、《狂鼓史》、《玉禅师》、《女状元》、《雌木兰》 5、南戏没有楔子,开场白便有“家门”,或叫“(C )” 、“开宗”,把全剧的情节作一概括说明,用的都是词牌。
A、对白、B、开科C、开场、D、称介 三、判断题(10 分)(对的打“√”,错的打“×”) 1、“洗涤心源”说是前七子的主张。(×) 2、弋阳腔流行地域最广,在明初即已经远及云南、贵州等地。海盐腔流行于江、浙二省,余姚腔则在江、浙二省外,又流入安徽。后来的清阳腔就是从余姚腔发展而成的。(√)
3、明嘉靖中叶,豫章(今南昌市)人魏良辅旅居江苏太仓,他以十年多的钻研和创造,与当地的一些戏曲家们成功地改造并推进了昆山腔的发展。(√)
4、吴江派以沈璟为旗帜,集中了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等人。(√)
5、徐渭的《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专书。(×) 四、简答题:( 30分)
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版本。
1)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2分)
2)李卓吾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由单句
变成双句,人称《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2分)
3)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评本的基础上,修改,增删,并作了详细评点,形成最流行的《三国演义》。(1分) 2、“拟话本”:明代中叶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
3、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1) 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境界。(1分) 2) 人物塑造上能做到物性、神性、人性的统一。(2分)
3) 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1分) 4)语言诙谐幽默。(1分)
4、茶陵派:明成化年间文坛上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其代表人物是李东阳,(2分)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等人,(1分)他们提出诗学汉唐的主张,(1分)强调诗作应“得于心而发之乎声”,这些观点对当时产生过很大影响。茶陵派因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而得名。(1分) 5、“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也有“传奇”一类(2分);元末明初的学者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是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成剧本,而大
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2分)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1分)
6、公安派:兴盛于晚明,主要代表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4分)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为他们三人都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1分)
五、论述题( 40分)
1、分析《水浒传》的语言特色。(10分) 1)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1分)并举例,如“那雪下得正紧”。(1分) 2)人物语言个性化强,从对话中能看出不同的人物性格。(1分)例如李逵与鲁智深的比较。(1分) 3)使用了大量的提炼净化过的民间口语。(1分)至少列举两个例子。(1分) 发挥(2分);组织(2分)。
注意:以上必须有考生自己的分析,否则将酌情扣分。
2、分析汤显祖的“至情”思想。(14分) 1) 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情”与生俱来,并始终伴随着生命进程。(2分) 2)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
(2分)《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1分)。 3)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表达。(2分)
4)从实践上看,汤显祖尝试过以情施政,在县令任上创建其至情理想王国。(2分) 举例(3分),分析(2分)。
注意:以上必须有考生自己的分析,否则将酌情扣分;如果有自己的见解,将适当加5-8分 3、分析《金瓶梅》的艺术成就(16分) 1)取材于当代现实社会。(2分,分析1分) 2)重在暴露的写作立意。(2分,分析1分) 3)塑造人物方面成就多多
(1)重心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变(加分析2分) (2)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加分析2分)
4)结构上从线形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2分,分析1分)
5)语言方面,在口语化、俚俗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2分,分析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