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6)

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6)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6)

2014年高考全国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②鞋就是主人公守明感情的载体,聚集着她对那个人几近全部的爱。以“鞋”为中心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

③鞋是主人公守明心中爱情的替代品,是她爱的见证物。以“鞋”为中心有利于表达人物情感。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的好处,因此回答时既要扣紧“好处”作答,又不能忽视必须限制在“叙事写人”这两方面。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图片版标准答案】 第一问:(2分)

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

第二问:(4分)

①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 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 【解析版答案】

①守明犹如一块未经雕凿的璞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她内心淳朴,有着热烈的爱情。

②守明单纯又略带娇羞,对于爱情抱有一种严肃甚至神圣的态度。 ③守明在生产队干活时,用纱布包手,洁净但是羞涩地纳鞋底的情节也表现了主人公单纯又略带娇羞的性格。

④守明对她心中那个男人的爱更多的是渴望被爱,守明的羞涩实际上更包蕴着对“被爱”的渴盼。

【解析】回答此题,要从文本对人物心理活动、行为动作和语言

等的描写以及一些细节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中捕捉信息。比如文本中对主人公守明在做鞋看到鞋样时心中的想法和近乎梦境般的描写,就可以从中归纳出主人公单纯又略带娇羞的神态,以及她对于爱情抱有的一种严肃甚至神圣的态度,等等。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图片版标准答案】

①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

②从内容上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

③ 从人物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解析版答案】

①既然题为“后记”,当然不能算作小说的一部分;

②小说写的男主角是“那个人”,而“后记”则是写作者自己,二者不是同一人;

③小说中并没写“那个人”和守明后来的情况,不能断定他们后来就一定会如“后记”中“我”的遭遇。

观点二:“后记”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片版标准答案】

①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

③ 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解析版答案】

①小说的情节和“后记”有相似之处;

②小说中的“那个人”和“后记”中的“我”情况也很相似; ③小说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记”中“那个姑娘”的情况很相像;

④小说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记”中我的感情一致。

【解析】回答此题,可从小说和“后记”在情节、主题、人物和感情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自己所持的观点,选择论据,作出答复。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图片版标准答案】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解析版答案】A、D

【解析】B项错误在于,不是“建议”他“当即回国”。C项错误在于不是如该项所说“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E项错误在于还没如该项所说的成为现实。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图片版标准答案】 现实因素:

①反动势力贪腐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 ②东北解放区领导尊重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 思想基础:

①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 ②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解析版答案】 现实因素:

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 思想基础:

他心中有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的志愿;他从小受到母亲关于爱国和做人的教育;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现实原因”和“思想基础”二词,然后分别作答。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更多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