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研究探讨Research 新时期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探究 刘毅 (重庆市荣昌区古昌镇人民政府402460)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6)06—0262—01 摘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里,加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离不开对村镇建设管理 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下面将从新时期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原则入手,探究提出加强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措施,旨在为相关 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村镇建设;规划;管理 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具备较强科学性的、在农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集 政策性、等业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工作,其好坏与现代农业建设有直接 关联。由于村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科学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一、新时期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原则 (一)有机混合功能与空间 乡村生活、生产与土地、空间使用的有机混合是一种有效率的体现,如家禽、 猪必须在农房周边散养,才能构成生产生活循环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环节。如果 一味依据城里人的观念实行集中饲养,那么不仅经济上不合算,还会造成资源浪 费。因此,在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时应严格遵循有机混合功能与空间的原则, 充分尊重传统饲养模式,并通过拾遗补缺的方式对其进行优化,而不能依据城市 规整模式将其完全推到重来。且站在种植业的角度,任何农作物的种植均是为特 定的目的而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发生的,如果在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中忽视这些 特性,机械照搬城市的规划模式来改造村镇,结果只能是失败。 (二)坚持推广适用性技术 细致地、完整地保护乡村生态循环链以及乡村生产与生活混合的传统,要尽 可能通过微动力、小规模、符合既有生态循环链的适用性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技 术,切忌盲目追求高新技术或盲目照搬城市大型的垃圾污水处理技术或设施。如 在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中建设农村能源系统时,不一定要应用太阳能电池,首先应 大力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其次要积极利用地热能、压缩秸秆等生物质能源, 最后才是推广沼气、小水电、小型风能等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尤其要加强对工程 施工适用性技术的推广。 (三)不断强化小城镇规划 不断强化小城镇规划,尽可能带动周边村镇快速发展。小城镇在有效吸纳村 镇富余劳动力就业、为农业提供规范化的产前、产中与产后服务、提高村镇现代 化水平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因此,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务必要以环境友好型、资 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三农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为基本目标,坚持统 筹城乡,并按照不同地区村镇的发展特点来明确其发展目标与职能定位,合理确 定建设管理的标准,统筹安排村镇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建设,带动周边村镇 不断向前发展。 二、新时期加强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村镇建设规划,引导村民规范建房 根据分类指导与因地制宜的要求,各级规划部门应梳理已经完成的村镇规划, 修编、完善那些缺乏操作性的规划,重点解决村镇规划缺乏特色、类似甚至雷同、 建设品位偏低等问题。同时,在对村镇建设规划进行编制与修改的过程中应充分 征求村民意见,在村内公示规划建设的成果,使规划拥有可操作性,能真正符合 村镇实际,满足村镇真实需求,使村民接受起来更容易。当然,在开展村镇建设 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针对农村建房编制通用图集,引导村民能合理规范地建房。 一方面,当地的住房及城乡建设委应组织设计单位及时编制~套独具区域特色的、 适合当地村镇建房的通用图宾,在各村镇村民申请建房时免费供其使用;另一方 面,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大培训农村工匠的力度,结合图集开展培训活动,提 高村镇建筑工匠的技能,规范村镇建筑市场,引导村民有效规范房屋建设 。。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提高监督管理质量 一是针对目标区域内的村民自建三层及以上、其他投资额超过30万元或建筑 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建设工程、村镇建没规划范围里的卫生院、幼儿园、学校 等公共建筑工程,都应严格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工程建设标准开展相应 的监督管理工作,且目标区域内的任何加层扩建工程都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 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再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二是针对目标区域内的 投资额不足30万元且建筑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的生产性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以 及居民自建两层及以下住宅、村镇建设管理范围内的村民自建三层及以上住宅等 建设活动,都应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立足当地实际,按照规定对其指导原则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三是针对村镇建设管理范围内的村民自建两层及以下 住宅的工程建设活动,基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要为村民提供技术性的指导与服 务,通过监督管理的强化来提高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确保村镇安全生产 一是加强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尽早形成责权利相互制约的村镇建设安 全生产体系。进一步明确监管村镇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的职能部门,改进监管 体制及方式,通过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领导责任制的实施来建立健全工程项目 的法人责任制;针对参建单位实施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与终身负责制,明确村镇 建设管理工作中工程质量与安全的直接责任人、第一责任人,严禁村镇建设管理 出现真空状态;行政主管部门需依法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与监督,抽查各 个施工主体,落实施工单位的取样、资质制度,详细检查和验收施工关键工序、 重点部位、现场起重机械、临时用电等,从源头上预防发生村镇建设工程的质量 安全事故。二是针对村镇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实行保证金制度。全过程监督 招投标过程中承诺的安全指标、质量目标,如果竣工验收满足要求,就返还其工 程质量与安全的保证金,否则拒绝返还,并尝试将该费用作为奖励先进的资金, 以实现以点带面、鞭策后进的目的,真正确保村镇实现安全生产。 (四)优化工程技术服务,科学实施建设管理 依据城乡统筹的要求,需在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中整合监管资源,充实工作力 量,从人财物上向村镇建设管理倾斜”’。一是个村镇要立足自身实际,根据人有岗、 事就位原则完善建立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充实村镇建设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队 伍,延伸日常管理与技术性服务工作,建立从上到下适应村镇建设点多、面广、 量大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二是定期开展村镇建筑质量安全、抗震防灾等技术性 措施的研究工作,编制易操作的建筑知识常识、标准设计图集、施工技术方法等 宣传手册,通过培训及技术服务下乡等活动的开展做到真正的标准下乡、图纸下 乡、技术下乡、服务下乡;三是引导城市的大专院校、规划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力量深入村镇开展对口支援、一帮一等活动,将他们在工程技术方面的优势充分 发挥出来,科学实施村镇建设管理;四是提高村民对建筑质量安全、技能以及抗 震防灾等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开展对村民建房的踏勘、审批、验收等工作,搞 好村镇建设管理的示范工程,为村民提供合理的、科学的建房方案,指导村民科 学建房,避免盲目建设,引导村民通过选择合理的建房方案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让有限的资金能用到房屋质量安全的提高及住房功能的改善上来,实现功能与空 问的有机混合。 三、结语 村镇建设管理不仅是新时期的发展问题,更是改革问题,要想加快村镇建设 管理步伐,务必要立足于改革、着眼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应 严格遵循既定原则,加强开展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为村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 好的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及农村城市化等进程。 参考文献 【1]郭清关基于新农村建设下的村镇建设管理探究叫-『]窗,2014(10):382+386. [2]尚学智.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l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20):208. f31陈璐.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建设管理——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fJJ_太原 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o14(O1):18-l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