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王羲之行书地位变化原因探微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作者:李胜伟

作者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100048 出版物刊名:汉字文化 页码:95-96页

年卷期: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采古来能书人名 张怀瓘 楼兰遗址 章程书 朱长文 羊欣 书断 刘德升 变化原因 钟繇

摘要:一、行书的出现与王羲之时代的行书状况在魏晋时代日常所用的文字里,如楼兰遗址的一些简牍、纸张文字,就能看到早期行书的模样了。实际上,早期行书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据张怀瓘《书断》云:"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朱长文2012:210)尽管一种书体的出现不可能完全归功于某一人,但是张怀瓘所言行书在汉代后期已经出现是基本符合实际的。据南朝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所记:"钟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