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2期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I.35 No-2 2013年3月 JOURNAL OF NINGB0 UNIVERSrr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Mar. 2OI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陈国成,黄伟泓 (莆田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系,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学生对网络存在过度 的心理依赖、信息多元化带来学生价值观的扭曲、网络队伍建设与网络管理制度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应从 构建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教育;发挥育人功能,强化教育实效;利用网络栽体,创新信息服务;加强网络 监督,构筑网络文化;强化道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进一步改革高校网络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3)02—0060—03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QQ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也有利用网络进行购 当前大学生生活中的大量信息来自网络,大 物、创业、贸易等电子商务活动。与其同时,不 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高。网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 少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网络上,出现 的就业观、择业观、心理健康等,也间接影响了 “网络成瘾症”“游戏痴迷者”的行为,进而翘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而高 课、旷课,以至荒废学业;也有同学因为学业压 校网思想政治教育却应对迟缓,教育效果不佳。 力、人际交往障碍、内心恐惧、经济拮据、情感 (一)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 挫败等因素导致“网络焦虑症”,将现实中同他 高校行政部门没有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 人交往脱节转化为网络情感宣泄,期望个人的价 育的重要性,网络文化建设的观念滞后。【l 对 值观通过网络表达,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自己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多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网 大的满足,甚至出现少数的网络犯罪、网络放纵、 络课程、校园论坛、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而对 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危害行为。学生对网络的 新媒介、新载体关注较少。存在网站的点击率低、 过多依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的加大。 网页内容更新慢、网站内容多与学生无关、学生 (三)信息多元化带来学生价值观的扭曲 关注校园网的热情不高等现象。 高校思想政 网络带来了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也带来新 治教育方式单一,“关心、关爱、关注”网络的 的意识形态,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和境外势力利用 程度还不够,未能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心理 网络蓄意散发颠覆祖国安全的言论, J这些不 特点出发,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来解 良的网络信息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文 决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网络作为提升网络文化 化观念。学生涉世未深,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不 的引导作用尚未发挥出来。 足,当真、善、美、丑、假混杂在一起的时候, (二)学生对网络存在过度的心理依赖 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价值观发生扭曲,爱 当前,学生相对自我,讲究个性,崇尚自由, 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 他们喜欢多元文化,能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为之努 重索取轻奉献。如滋生“官本位思想”“拜金主 力,l3]但容易一意孤行。不少学生的学习、生 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女生出现攀比心理, 活、交友、娱乐都离不开网络,多数学生利用网 如在群体中炫富、穿名牌、摆阔气,或比谁的男 络收集资料、学习专题、娱乐等;或利用博客、 朋友更帅、更有钱等。据统计,高校中女大学生, 收稿日期:2012-09—20 基金项目:2012年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课题(2012C085);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项目课题(JB12231S) 第一作者简介:陈国成(1983.),男,福建莆田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E-mail:chen200267@163.tom 第2期 陈国成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61 近六成愿意嫁给“富二代”“官二代”。这些不 良思想也导致学生对学业重视不足,社会责任感 不强,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遭遇极大的 阻力。 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进课堂、进社区、进 大脑,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方法去分析和解决13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抵制西方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 (二)发挥育人功能,强化教育实效 高校需要打造一批德才兼备的“网络政工”, 让“网络政工”承担网络宣传、信息采编、网络 (四)网络管理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滞后 高校专门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不 多,而且他们的职称和学历相对低,质量不高, 流动性强,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多数高校设有 校园网络管理中心,但仅停留在多媒体教室的使 用和管理以及校园网络信息舆论的监管。确切的 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同网络管理是分开的,缺乏 相互问的融合,致使现有的网络管理制度存在漏 洞,无法满足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需求。网络管 理机制尚未建立,网络思想政治的教育、管理、 服务等功能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对网络文化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制度去规范管理,对出现 的危机没有及时干预,网络文化的内涵建设缺乏 有效的制度引领。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途径 高校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认 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功能,转变思想政治 教育的观念,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 网络“立体模型”(图1)。 图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功能分析 (一)构建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教育 高校要整合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建立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T作平台,建立网络课程和网络 学习制度;【4】开辟网络工作信箱、意见箱等服 务专区,促进师生问的交流与互动;l5]开通学 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成立专门的网络研究机 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开展形势政策 教育、国情党史教育、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解 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难题;利用网 监控等任务,及时处理好各项网络事务工作。同 时,高校也要培养一批由辅导员、学生干部、专 任教师和行政干部组成的网络信息员,及时反馈 学生思想动态,并采取问卷调查、思想汇报、现 场访谈等措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 传递信息的能力,解决好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 题;开辟在线咨询、就业在线等特色模块,及时 解决学生个体的疑难疑惑,增强网站教育的实 效性。 (三)利用网络栽体,创新信息服务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博客、微博、 QQ等载体传播先进主流思想;或开发红色网站、 生活信息网,在主题网站中设立信息、服务、娱 乐、心理等模块的内容,进行社会主流思潮的传 播;或开展主题讨论、网络技能竞赛、网络创意 文化等活动来吸引学生,提高思想教育的向心 力。此外,发挥网上党校的作用,发挥党员、入 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网络上可通过小 组学习、团队学习、民主生活会的方式强化学生 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明辨 是非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构建校园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开通校园手机报,定期向辅导员、党员、 毕业生发送就业、创业、招聘会、心理调适等与 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信息。 (四)加强网络监督,构筑网络文化 学校要制定相关网络管理制度,实行校园网 “实名制”,应用网络监控技术、网络防火墙等 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监督网上行为,杜 绝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及时消除那些反动、消极 和扭曲事实真相的信息;要整合校圃力量,依托 学校的设施和人力资源,建立高校网络文化研究 中心,制定网络法规,运用网络规则制度来强化 管理。将高校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党团建设、 文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同网络结合起来,也可 6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以将校园网络文化同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运用多 种媒介加强对活动的宣传,p]并通过网络撰写 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三、结语 心得、观看爱国影片等方式净化学生心灵,将个 人的想法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追求 自己的人生理想。 (五)强化道德教育,促使身心健康 高校要注重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教 网络技术的发展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带来更大的空间,在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和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 构建新时期网络教育的平台,研究新思想、新方 法、新对策,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任祥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 论教育导刊,2012(2):104.106 学、讲座、视频、座谈等方式强化学生的网络素 养教育和道德养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网 络信息的真正本质及用途,提高鉴别和选择能 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充 分利用电视、广播、校报、宣传栏等渠道加强学 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运用动画、动漫、笑话等方 式丰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增 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高校要构建“学校、院 系、辅导员、学生、家长”五位一体的网络心理 危机干预体系,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 通过网络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和调适、心理 沙龙、心理聊天室、心理选修课、团队游戏等方 式予以调节,同时也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2] 刁俊强.浅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长江师范学院学 报,2009,28(5):33.36. 1 3]董卓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一一以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1.思想教育研究,2012(2):55—57. f 4]邵一骏,田军,吴敏.基于网络热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 方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3): 57.59 [5] 陈霞.淤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J Jl中国高等教 育,2009(9):35.36 Up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EN Guo—cheng,HUANG Wei—hong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Dept.,College ofPutian,Putian 35 1 100,China) Abstract:Currently,such problems exist in colleges’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insuficientf attention, students’mental network dependence,values distorted by the pluralistic information,and backward faculty and management system buildup.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countermeasures be taken to upgrade the status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by constructing an eficifent network platform designated to serve student—center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novate online information service,heighte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to create a favorable cyber-culure,and highlitght moral to keep studems in sou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ulture construction;network;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夏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