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初探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思政教育

Ideok)gwalandPoliticalEducation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困境与路径初探

王环宇

(辽宁工业大学辽宁

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51

内涵路径文献标识码:A

锦州121001)

摘要本文在阐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进而提出完善大

OntheConnotation,PlightandthePathofCollegeStudents’

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WANGHuanyu

(Liaon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

on

ofTechnology,Jinzhou,Liaoning121001)

theinterpretationoftheconnot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network,

ardcountermeasuresforanalyzedtheplight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andthenputforwsound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ordsKeyw

collegestudents;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connotation;path

当下,“网络”这一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新媒介已经融入公民的社会生活,并日趋成熟与完善。在改革开放这一宏观背景下,网络已经渗透到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有取代传统媒介之势,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新型信息传递桥梁。这一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取向也在被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1.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由此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必须把握两个方亟,一个是网络思想教育的工具性,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所谓工具性是指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对

络这一虚拟空间,搜罗、整合、筛选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在一个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开放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虚拟性的特征。网络空间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空间,它是一种虚拟的我们自身看不见、摸不到的空间。再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交互性特征。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交互性。它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固定的主体、客体的地位的限制,参与教育的所有对象可以在网络这一开放性、虚拟性的空间中毫无保留的进行无压力的交流与互动。最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的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很大程度上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所决定的。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平台中,参与对象的自身属性可以是虚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限制,而在这样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空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困境。正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的特征使我们面对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完善所带来的困境。

2.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建设仍不完善如今,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一个新思路与新途径,可实际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平台这一核心桥梁的建设仍然落后。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媒介与平台,其关键是如何能够强有力的吸引受教育者参与进来。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网页设计基本都是单一枯燥的,以文字和少量的图片为主,而更能吸引人

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实质f生是指在网络这一

虚拟世界中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促进虚拟、现实社会中的人及虚拟、现实社会本身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根据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质,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运用与这一媒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观念观点与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意义的影响,使他们形成在现实社会和网络这~虚拟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1.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首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实体课堂为教学地点,面对着真实的学生,以实体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利用网

思政教育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的音频及视频资料则是少之又少,这体现不出思政网站与其他网站相比有哪些更能吸引人的新颖、特殊的地方。同时,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缺乏一个互动、咨询的平台。

2.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有效性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网络的特点和大学生网民的接受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奉献给大学生网民。”@这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切入点,而当下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教学资源往往是传统书本上思政教育的照搬,缺乏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等内容以及与大学生相关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时政评论、热点话题等拓展内容,同时网站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并未完全整合相关网络资源的重点内容。

2-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理论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网络信息素养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指导、教育着广大的大学生们,这些教育者是否具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储备、科学合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及网络信息素养等都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产生影响。

2.4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缺失

目前,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缺失已成为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现今网络信息形式内容丰富多样、良莠不齐、更新迅速,大学生在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信息流时,受到自身网络信息素养的限制,往往缺乏判断信息有效性、真实性的去伪存真的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吸引并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效。同时,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利用程度也不高,很难将这些信息整合分析,为己所用。

3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3.1合理规划、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网络技术的同时,要注重网站的功能,加强网络监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理念,通过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予以辅助的同时,更要突出和强化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次,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搜索能力,方便信息

查找,提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络教学手段,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再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监管,定期对网站进行更新、维护,及时处理网站里的过激内容以及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不合理、不合法内容,明确涉及网站的各类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建立网页审批制度,科学合理的建设实名制及上网信息留存制度。

3.2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将传统书本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合理地呈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吸引受教育群体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教育,通过网站分享相关教学资源,提供网上心理辅和人格教育的相关工具及测评软件,建立网上交流平台,提供留言板和讨论版,供学生和老师进行平等、无压力的交流。再次,整合教学资源,将与大学生日常相关的学习、生活、娱乐、工作、时事政治等多种教学资源整合于网站上,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与学习内容。

3.3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的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网络教学技能及网络信息意识。只有建立在对信息、信息活动的深入了解与熟悉的基础上,才会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功效产生正确地认识与积极的体验,才会逐步形成对信息的准确判断与捕捉能力。@

3.4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首先,引导并教授大学生如何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有效地辨别、筛选信息,去伪存真,将真正有意义有作用的信息为己所用,进而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网络道德和自控能力,使大学生意识到规范自己言行的重要性及意义,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毒害,遵守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注释

①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1一E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②李高海.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一E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139.

③张敬芝.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6(3):113.

(上接第58页)介的作用,推进信息化建设。具体而言,其主要工作为建设一个由专人维护的具有“宣传”、“联络”、“交流”、“查询”和“信息管理”等功能的学院系友工作网站。此外,学校或院系还可以建立相关制度,搭建更多的沟通桥梁来增进校友与学生的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校友的帮助并顺利成长。

总之,校友是促进高校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开展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重视并开发运用校友资源,能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天地。

注释

①贺美英.校友是学校增强实力的重要社会资源.首届中国大学校友会会长论

坛摘要(一).

②贺美英等.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再认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参考文献

[1】解红.试论高校校友资源的经营与开发.高校校友工作理论与实践[G】一B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00.101.

[2]胡萍扁等学校校友工作概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21.

[3]丽丽.美国大学:发动校友帮助求职[J].职业,2006(12).

[4]聂永江.高校校友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高教,200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