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宝娣周剑波 416000) (吉首大学,湖南吉首摘要:我国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 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传 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 践的时间较短.理论体系尚不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 网络技术水平较低、学生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 力不足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要 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网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基于虚 拟社会的认知特点,应用网络传播和教育方法,对受 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进行同化的信息化教育 形式。” 道德建设.优化网络管理体制等途径解决存在问题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 现状存在问题 1999 ̄g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 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教 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 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 息中心统计,截至2OlO ̄12月,全国共有网民约4.5,IL,其 中学生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3以上,大学生是学生网民的 干意见》两个文件推动了网络思想教育的迅速发展。与 此同时,高校BBS、学生网站为主要形式的校园网络建 设发展较快.各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网站纷纷建 立,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设立标志着网络思想教 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冲击,结合网络特点,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与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的 紧密结合,运用合理的策略及方法,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 重大课题。 一育工作实践的展开。互联网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 以及多媒体数字化、高速便捷的信息传输等特点,给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许多便利条件。开放的网络环 境和巨大的信息量极大地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契合拓展了思想政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 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 界[6]P47-5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和帮助 治教育的宽度与广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使思 想政治教育课程、宣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缩短 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网络的交互性很大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利用这种 内在联系,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引 导和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各门具 青年大学生学会观察和认识社会,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方法去分析和把握社会。针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 中存在的种种疑惑。如“共产主义渺茫论”、“马克思主义 过时论”、“资本主义优越论”等错误的认识时.进行坚决 的批驳与正确的引导;对于贪污腐败现象、党风廉政建 设中出现的与党的建设指导思想不一致.甚至相背离的 现象,要进行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解释.从而科学地认 识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支流,取得青年大学生的认同 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向当代大学生传播 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来 宣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做到马克思 体学科结合起来,从各自所学的专业出发,学习和领会马 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这样会更容易培植学生坚定的共产 主义理想信念.并使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更宽广的 领域和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迪.论大学生的信仰危机[J].成功(教育), 2008,9. [2]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 育与职业.2008,12. 主义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对他们形成 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正确认 [3]江泽民.江泽民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2010. 识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 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 4.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青年大 学生中传播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列宁曾说:“许多知识分子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共 产主义是从他们的专业知识开始的。” 一科学的真理 性、专业的逻辑性对知识分子具有天然征服力,而马克思 主义因其真理性而与各门学科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因此. [5]王国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的当代主题[J].探索,2000,1. 『6]陈跃,白美云.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 进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9,11. [7]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9 2011#-10月号中旬刊 又教赘 程度地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方式, 让教育者更容易与受教育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真实思 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成型阶段,易受网络不良 信息导向,fH现网络依赖或网络从众现象,缺乏独立 的思考和判断。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对 网络时代大学生特点的认识。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 想动态,进而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但也应注意到,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 着与学生实际需要向脱离、专业知识与网络技术发展不 平衡的状况,直接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 治教育时仍采取旧模式、传统手段,导致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很难为大学生所接受.进而影响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的正常进行。 三、高校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下,具体表现在:首先,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不高。在我对在校大学生随机访谈中。绝大多数被访谈者 均表示认同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结合,但同时表 示自己很少访问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或是论坛 受访者 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校园网建 设,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重视校园 认为此类网站缺乏吸引力、更新速度慢、内容空洞是大学 生不愿意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校 的教学管理者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网络思想政治教 育,往往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传统课堂的补充。传 统观念没有更新,认为只要建设一个网站、使用网络聊 天1_具进行交流、上传宣教图片文章便等同于网络思想 政治教育。最后,网络技术的发展本身也给思想政治教 育带来了挑战。网络上充斥着良莠混杂的信息,影响了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网络上不负责任的 信息和议论很容易给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境内外反动 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政治煽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效性。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我认为主要由 以下几个原冈造成。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教育论坛多是尚处于单向 的信息发布的阶段,网站内容虽丰富,却多是将思想政治 理沦课课堂讲义、图片、PVI'放置于网络之上,大学生参 与度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 政治导向性,需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网络的 交互性,学生自南选择度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内 容简单移植到网络上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或屏蔽,忽视了 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大学生El渐强烈的主体意识造成思 想政治教育类网站之访问率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 效性更无从谈起 、 (二)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 才的现象。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网络技术,能够 熟练地运用网络开展教学。同时,高校管理者网络知识普 遍较差,缺乏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不能够较 好地运川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流畅地与 学生进行网络沟通与交流,降低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 实效性 (三)缺乏对网络时代学生特点的认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 象虽然郁是大学生,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教 学途径的差异,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 生 现…些新的特点 由于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交 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 可以匿名且不受限制地展 示自己、发表白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强烈的自我意识, 出现诸如偏执心理、逆反心理等网络情绪。同时大学 120 网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政策与资 金上予以支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建设。同 时,要积极采纳学生对校园网合理意见,以此增强校园网 的吸引力。 依托校园网,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政 府与高校应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通过在 高校校园网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栏目,让学生能 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充分与老师进行思 想上的交流,从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1998年11月中清 华大学建立了首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红色 网站,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大学 校园网站。网站主要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资料,学 生能在网站上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大学生首个思想政 治教育网站的建立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学期间 是年轻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科 学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 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运用网络阵地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尝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给大学 生提供与课程相关资料,及时更新内容。方便学生自主 且选择性地学习.在无形中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 课的积极性。 (二)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开展科学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建立一 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必须拥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具备灵活运用网络 能力。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 要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也 随之增加,这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坚定 的政治方向,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 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不断丰富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专 业知识与技能。其次.必须具备网络信息素质,拥有一 定的网络操作能力.能够不断获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 关信息.开拓自身视野,从而在网上与学生进行思想交 流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所收获.在网络上也能起到 育人作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网络环境下,在个人 智力因素基本相同时.教育者的教学效果、科研能力取 决于他所具备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就越强,教学效果也就越好。”l】]因此,做好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至关重要 墨韩国地方大学中国留学生教育现状分析 易齐涛-雷松林2 (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2韩瑞大学国际交流处,韩国忠清南道瑞山 356706) 摘 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韩国地方 高校在中国留学生的招生和教育中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 光州等地区。2008年度韩国忠南地区大学信息公布的材 料显示,中国留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较多倾向“人文社会 系列”.其次是“工学系列”和“艺体系列”。目前在韩外国 留学生不仅远未达国际一流大学留学生标准的l0%.而 施。作者通过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并结合自身在韩留学 经历,从韩国地方大学中国留学生招生现状和中国留学 生在韩学习生活状况两方面出发.分析了韩国地方大学 且绝大部分都是语言生。截止 ̄1.12008年,韩国接受了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接受学历教育的虽然有所增 长.但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不仅相对规 模较小,而且在留学生教育层次上有待提高。 二、在韩中国留学生状况问卷调查方法 中国留学生教育现状.指出韩国地方大学留学生教育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和改善方案。 关键词:韩国地方大学 中国留学生教育现状 在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韩国政府在接 收留学生方面付出了积极主动的努力,在短短几年时间 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留学生教育规模的不断 扩大和深入,很多适合韩国本土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在发展教育国际化、管理留学生的过程中表现出不适.在 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也成为需要 我们以韩国首都圈外的3所地方高校(外清州大学、 顺天乡大学和韩瑞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从 2007年7月至2009 ̄7月间,分别对男女留学生进行了问 卷调查。问卷共设置了6个大问题,包括男女性别民族、留 学前学习、消费、打工和对目前学校满意度的调查,同时 又设计了若干小问题.对调查对象的留学目的,以及影响 其留学的因素做了调查。发放问卷620份,收回620份,有 考虑的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对韩国地方大学中国留学 生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 议和改善方案。 一效问卷6O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6.8%。调查 对象中.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人数分别为108、210、 170、54,占调查总人数的90.3%,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 究生分别为54人和4人.所占比例为9.7%。抽查样本与总 体留学生年级比例保持一致。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韩中国留学生招生现状分析 韩国各大学) ̄2004后明显加快了对中国留学市场的 开发速度,与此同时,随着韩国影视的输出和韩国明星频 繁的商业活动,韩国的形象愈显亲和,外国留学生数量增 加迅速,截至2007 ̄-,韩国四年制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在校 外国留学生3I ̄.49270人,中国留学生33650人,占外国留学 在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主要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关注大学生留学教育的情况。 (一)留学目调查 生总数的68.3%,而日本、美国、越南、蒙古等其他国家和 地区的留学生总数只占31.7%,显然中国成为在韩留学生 最大的生源国 把留学目的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追求留学经历、学 习韩语、提高学历和就业。调查结果显示,以追求留学 经历为目的的占43.0%.以学习韩语为主要目的的占 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2OO6年4月1日资料显示公布 的,中国在韩留学生主要分布在首尔、釜山、大邱、大田、 (三)强化网络道德建设,优化网络管理体制。 21.0%,以提高学历为主要目的的占19.2%,以就业为主 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加强对校园网、局域网的管理,设立 网路“海关”,以此监控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并及时对 网站上不良信息进行清除,确保营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网 络环境。 参考文献: 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也存在不少 问题。网络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这使网络道德问题成为 网络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网络匿名性和随意性给 许多不具备道德素质的人发布虚假信息、未授权信息等 违法行为提供广阔平台。在网络缺乏有力监督和健全的 法律体系的情况下,网民的网络道德素质已成为网络首 要的“防火墙”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把公民道德基本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中国互联网发展统 计报告[R].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0. 规范纳入到高校网络建设中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 理道德观念,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不管是在现 实社会还是在虚空的网络空间中都应该拥有起码的道 德自律能力。其次,优化网络管理体制。学校应有针对性 [3]陈坤,曹良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与界 定[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4]高少宾.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2009 121 地制定具体的互联网管理规章制度,促使网络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