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份)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提后的括号里。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B
2.早在1836年就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门的是( )
A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 B.美国驻华公使田贝 C.德国传教士郭士立 D.法国传教士孟振生 正确答案:A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北京条约》 正确答案:C
4.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正确答案:B
5.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 )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战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的战争 C. 台湾人民的抗日战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 正确答案:A
6.魏源在1843难编纂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救亡图存 D.师夷长技以制夷 正确答案:D
7.太平天国在1853年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十款天条》 B.《原道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编》 正确答案:C
8.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举办民用工业 B. 创立新式学堂 C. 派遣留学生 D. 开设军用工业 正确答案:D
9.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正确答案:A
10.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1
) C.陈望道 D.毛泽东 正确答案:B
11.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 ) A.职工运动委员会 B.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C.中华全国总工会 D.省港罢工委员会 正确答案:B
12.1924年,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C.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四大的召开 正确答案:A
13.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的(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正确答案:D
14.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 A.西湖会议 B.八七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正确答案:C
15.在抗日战争的芦淞会站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 )A.佟麟阁 B.赵登禹 C.戴安澜 D.谢晋元 正确答案:D
16.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站 正确答案:C
17.1945年4月,包括解放军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联合国制宪会议 正确答案:D
18.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的战略方针是( ) A.向东发展,向西防御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 C.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 正确答案:C
19.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是( ) A.1943年8月25日 B1944年8月25日. C.1945年8月25日 D.1946年8月25日 正确答案:C
20.1947年在国统区爆发的大规模爱国学生运动是( ) A.一二·九运动 B.五·二0运动 C. 一二·一运动 D.一二·三运动 正确答案:B
21.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 ) 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转移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正确答案:C
2
自考赢家制作
) 自考赢家制作
22.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系统阐明中国共产党见过主张的文章是( ) A.《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誓言》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正确答案:D
23.《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规定了新中国的( ) A.基本民族政策 B.国体和政体 C.经济工作方针 D.外交工作原则 正确答案:B
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 正确答案:B
25.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正确答案:C
26.我国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 A.加工订货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正确答案:B
2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正确答案:D
28“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B.上海“一月革命”夺权斗争 C.围困中南海事件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正确答案:A
29.1964年,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C.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试制成功 D.第一颗人造 正确答案:A
30.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六中全会 正确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提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开展武装斗争 B.实行土地革命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富 正确答案:CD
3
32.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中国卷曲的爱国将领有(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林永生 D.丁汝昌 正确答案:ABCD
33.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6月3日以后发生的重要转变是( )
A.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西安 B.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 C.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 D.运动的主力从工人转为农民 正确答案:BC
34.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集中表现在( ) A.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B.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C.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D.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正确答案:BCD
35.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下辖( ) A.一一五师 B.一二0师 C.一二五师 D.一二九师 正确答案:ABD
36.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组织的重大战役有( ) A.松泸会战 B.沂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正确答案:ABCD
37.1948年4月,毛泽东系统阐明的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是( ) A.依靠贫农 B.团结中农
C.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正确答案:ABCD
3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土地革命 正确答案:ABC
39.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D.以优异的作品鼓舞人 正确答案:ABCD
40.中共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了按劳分配原则 正确答案:AB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答: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42.中国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4
自考赢家制作
)自考赢家制作
答:中国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是: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三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43.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什么?
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4.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5.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主主义是指“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收,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革命纲领,它的提出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47.试述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
答: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
1.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思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3.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4.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