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濛江故事丨濛江的冲岭文塔(一)
作者简介
何海荣,笔名孤棹摇风,海歌。1974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任晨鸡国学社社长、藤县濛江诗社副社长、藤县浔江诗社副社长,烟雨楼诗社副社长。《浔风》副总编,作品散见于网络及各地报刊书章。有诗词集《心茗集》一卷。编著有地方风物志《濛江史话》、方言志《土音雅字》各一卷。
文笔塔油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濛江的冲岭文塔(一)
何海荣
“芸窗读罢转蓬窗,隔岸村中吠小庬。一塔独从天外立,楼台高处是濛江。”
这是清代诗人何文谷作的《冬日偕友人征趁濛江圩,归来赋诗四首》其中的一首。此诗除了表达出作者对趁濛江圩的愉悦心情外,还生动的描绘了濛江的人文景致。在缺少影像记录的年代,诗人的笔其实也相当于一支画笔,其作品往往都能反映出当时的历史面貌。按此诗的内容作者当然是乘船来的,他听到了水边村中的狗吠,看见了一座直插云霄的塔,然后才抵达有高楼的地方--濛江。
众所周知我们濛江境内现在是没有宝塔的存在的,那么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呢?这个一塔指的是什么塔?建于何时?位置在那里呢?
经查阅《藤县历代诗词选》,诗人何文谷的生平简介为:何文谷,名曾骐,字翼元,号文谷(1871-1900)。广西藤县藤城人。自幼聪颖好学,光绪十六年,即考取庠生,翌年考被增生,后又考补廪生。其文章和诗词俱佳,却英年早逝,著有《雪樵吟馆诗抄》和《文谷文集》等。据此,我们得知其生于同治六年,逝于光绪二十六年。同治这个年号只存在十三年,按诗句的熟练及章法情况来看,可以推断此诗写于光绪年间。换句话来说,他是光绪年间看到这个塔的。
因为濛江本地没有这个塔的文字记载,我们只能通过查阅县志等历史资料来进一步了
解。
可是无论是始修于明崇祯间县令梁昌,嘉庆二十一年由县令高攀桂继修的《藤县志》还是志成于同治六年(1867),次年付梓的《藤县志》(同治六年刻本清边其晋修,胡毓璿编纂,在嘉庆志基础上,删繁补漏,增补嘉庆二十一年至同治六年来五十余年史事于各卷末,该志成书仓促,嘉庆二十一年(1806)之后事收辑甚少。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刊,志前附“重刊藤县志序”),都没有濛江境内有塔的记载。
乍一看,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刊的《藤县志》也没有记载,这本县志甚至是在何文谷死后八年才重刊的,难道何文谷对于这座塔的描述是吹牛皮?
答案当然不是,要知道修志要隔很多年才做一次,那个年代编修官员也很不容易下去调查,一次没有记上,到下一次就要隔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补记上。清代的县志没有记载,不等于没有。再经查找,终于在民国三十六年由何亮辅编纂的《藤县志稿》(该书由于时局原因,没有正式出版,只有手稿)找到了该塔的记载。在《藤县志稿》的卷二第二章下记着:(冢)岭文塔距濛江墟五里(原文为手书体)。
我们知道今天的濛江凤岭,历史上曾有多个不同称法,清嘉庆年间先称为铳岭,清末时又称为统岭,民国时又称土中岭(土字边加中),(冢)岭等,民间又俗称为冲岭,但无论怎变都是铳字的变音。虽然民国后统一标称为凤岭,但直到现在民间将凤岭称为冲岭还大有人在。
原来我们濛江也曾经有过这么一座美丽到可以载县志的文塔,这座文塔就建在冲岭上面!冲岭是濛江圩邻近的高峰,上面又有文塔。这样当何文谷从县城方向搭圩渡上来,船刚过石炉角,就看到了冲岭文塔,继而看了高楼拔地的濛江,这样的一幅优美的画面就出
现了。
综合县志及诗作者生平的记载,我们可以大胆地推定冲岭文塔建于同治年间或光绪年间。
那么什么是文塔?为什么要建?为什么要建在冲岭呢?
文塔,又称文风塔、文峰塔、文笔塔、文昌塔。它盛行于明中叶至清代。一般修得细长,似毛笔插入云霄,似乎要在苍天上书写什么。文塔一般修在城郊外的山上或村镇进出口的土丘上。文塔标志这个地方的人们重视教育,是儒家用来兴文运的一种建筑形式,同时也是风水观念的产物。
风水认为,文塔位居水口,乃一邑一郡一乡水门之华表。修文塔,要先观水神是否有情。朝水有情,则可贮其元气。文塔要合六秀,或合贪狼区门星,或受临官冠带帝旺水,切忌沐浴死墓绝胎水纳朝。坐向以去处为向,来处为坐。起天父地母卦而推高以合贪狼,用阔狭中心而推尺寸以合武曲。其丈尺方寸不口丁克山,否则会克文星,导致文运不昌。修塔要用风水罗盘测向,用罗经中针盘格定三吉六秀宜生旺食神方。文塔可弥补当地文峰低小之缺陷,使当地多出土子。明清的学人个个都想考中科举,所以许多地方都修建了文塔。
正因为冲岭正在马江,屯江交汇处。上有石人,玄学有语谓石人华表胜千峰,向为统领藤北山川气脉之地。故在这建文塔再合适不过了。
图为和平镇都坡村的文塔
经过采访家在冲岭脚下的乡人周宏伟,从他的口中得知:“从小就听村上老人经常讲过,建文笔的位置在凤冠顶往南一点的岭脊(即今冲岭的南峰),后来江权杨姓富人弼基曾在此筑修仙台,吃斋七七四十九日,学仙人飞天,跌得头破血流。成为近几十年村民饭后的谈资和笑料。”;乡人廖金胜也说:”他小时候就听前辈何锦讲过,冲岭以前有支文笔,当时讲文笔不用解释,我们也知道就是讲塔。”
文塔是助发科甲之物,文塔内一般供奉有文昌星,即常说的\"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称\" 文昌帝君\"的,文昌星主读书功名事业等。凡是有文昌塔的地方,在过去都是出过很多文人墨客和官员的。
未完,待续!
本公众号往期作品选读
朱伟旗丨五马岭的传说
厨房大佬歌
朱强鸿丨旅游诗一组
几首朋友书写的拙诗
你不知道的濛江故事丨濛江的李秀成故里纪念碑
何海荣丨2019年1-5月七律32首
麦杏生丨舌尖上的美味——忆家乡特产
杨文娟丨近词一组
《安城风韵》濛江名人录之朱秀长
李绛明丨近体诗新作一组
廖金胜丨藤县濛江民间体育之“抨黄牛屎窟”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西江水月
微信号:xjsy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