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2012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开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共用90分钟完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表格中。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自从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社会和谐”的号召后,为了解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小梁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历史名著(右图),书里记录了
中国古代一位皇帝的政绩。你知道这位皇帝是谁吗?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遣唐使 3 2011年热播电视剧《宫》,剧中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09年4月,被誉为“世界第一拱桥”的重庆朝天门大桥建成通车。而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请问它的设计者是:
A.吴承恩 B.柳永 C.施耐庵 D.李春 5.王东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他找的三则图片,如果要为这组图片设置一个标题的话,应是:
A.治国有方的理国明君 B.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 C.反侵略的民族英雄 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6.近日,随着高考、中考的来临,考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A.禅让制 B. 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内阁制
1
7.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它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斗争口号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标志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 C.南昌起义爆发
B.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D.井冈山会师
9.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活动,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10..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酷罪行,最真实再现这一事件的是: A.历史学家撰写的有关著作 C.电影《南京!南京!》
A
B
C
D
B.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 D.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
11.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片展”,下列不适合选用的图片是:
12.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这里的“决定”出自: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会议 C、《凡尔赛和约》 D、雅尔塔会议 1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雅尔塔会议召开 ②苏德战争爆发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14. 2011年,不少电视台都热播一部电视剧——《中国远征军》。
剧中有这样的情节: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司令,美国将军史迪威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为了解救英军之围,中国军队远征缅甸,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情节最早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时间之后 A、1937年7月 B、1942年1月 C、1943年11月 D、1945年5月
15.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
2
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一铁路工人一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一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一汽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一宇航员一轮船修理工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美国国会有关的调查报告说,从科学的发明、发现到实际应用,所经历的时间在20世纪初为35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8年,二战后则为9年。
以促进工业增长为例,20世纪70年代,在促进西方国家工业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大约占60%,80年代达到80%。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约有40%是由于采取了新技术,到70年代,这一比例上升到约67%。
以下表述,如与短文内容所表述的信息相符,请在括号内画“√”;如违背了短文内容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如是短文内容没有涉及的信息,请在括号内画“○”。
(1)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 ( ) (2) 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 ) (3)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的发展仅仅表现在工业领域。 ··········· ( ) (4)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美苏成为超级大国。 ··············· ( )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1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3分) A.李宗仁指挥军队与日军血战七天的地点 B.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牺牲地点 C.台儿庄
18. 观察下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出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2分)
3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苏军攻克柏林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7分,第20题6分,共13分。 19.材料一: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国人可以自由居住,英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员。(3)赔款2100万元。(4)英商进出口货物纳税,“均宜秉公认定则例”。(5)英国商人在各口岸可以自由和中国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
材料二:
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三: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感激地说:此条约“不侵犯我主权,不割我土地”,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 材料一中的字母符号分别代表英国强迫中国开设的
通商口岸与割占的地方。请写出《南京条约》中被强行割占地方的字母代号。(1分)
(2) 此条约是中国近代苦难的开始。请依据材料一,概括写出中国近代苦难的开始表现在哪
4
些方面?(2分答出两点即可)
(3) 与材料一中开放的口岸相比,《马关条约》开放的口岸在区域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
(4)结合条约的内容驳斥慈禧太后的观点。(2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
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材料二:英国在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中,工业革命功不可没。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
届世界博览会。它的成功举办,使世博会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材料三:几乎每一位关注日本崛起的人,都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日本的教育上,因为军
事和教育是它兴起的两大关键。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指什么?用一句话概括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51年英国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该体制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⑶依据材料三,回忆文本内容,思考:什么事件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迅速崛起?针对日本的国民教育,此次变革作出了怎样的规定?(2分)
(4)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分)
五.简答题(12分)
21.我国一直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请回答: (1)唐朝统治者实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1分)
5
(2)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那些措施?(2分答出两点即可)
(3)今天在维护祖国统一问题上遇到一些挑战,你认为应该怎样做?(1分)
22.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两国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但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目前,中日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势头。请回答:
(1)请用唐朝有关史实说明中日关系的友好。(2分)
(2)近代的日本带给中国的不幸有哪些?任举一例(1分)
(3)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标志事件是什么?(2分)
(4)日本在《联合申明》中说表示,对过去的侵华史实深刻反省。中日建交40多年来,日本恪守了《联合申明》的承诺了吗?请举一例说明。(2分)
(5)综合所述,你认为应怎样正确处理中日关系。(1分)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材料判断:√√×○√ 三.填图略 四.材料题
19.(1)被割占的领土是:F。 (2)苦难开始:国家主权开始丧失;领土开始不完整;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任答两点就行) (3)变化: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4)《辛丑条约》的内容规定:清政府拆除大沽炮台,严禁中国人民一切形式的反帝斗争,并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等。这个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