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Ⅴ级围岩初期支护技术交底书单位:中铁几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1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DK138+870~DK138+936段开挖施工
1、本洞开挖高程控制以内轨顶面为准,宽度控制以隧道中心线为基准线控制。DK138+870~DK138+936对应的起讫点内轨顶面高程为845.97m~846.34m。
2、本洞段为V级围岩,开挖采用三台阶法施工:
(1)上台阶开挖高度为3.57m,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1榀拱架间距。开挖前,需对上台阶断面进行测量放样,用油漆标出开挖轮廓线,误差不大于5cm;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爆破时遵循多打眼、少装药原则,出碴采用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的方法施工,开挖后先进行初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再打锚杆、挂网、安装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中台阶左、右侧交错开挖,开挖高度为3.91m,每循环开挖进尺为1.5m,左、右侧台阶错开2m,开挖后先进行初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再打锚杆、挂网、安装拱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下台阶左、右侧交错开挖,开挖高度为2.5m,每循环开挖进尺为1.5m,左、右侧台阶错开2m,开挖后先进行初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再打锚杆、挂网、安装拱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隧底开挖高度为1.35m,开挖后及时立架封闭成环。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几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1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2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3、安全注意事项:
1.放炮后需通风、排尘,防止进洞人员吸入有害气体。2.剩余火工品需由安全员送回炸药库进行保存。
4、质量验收标准:
⑴主控项目
①隧道开挖断面中线、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②隧道不应欠挖。
③隧底开挖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内无积水浮渣。
(2)一般项目
①光面爆破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应大于等于80%,中硬岩应大于等于60%,并在开挖轮廓上均匀分布。②水沟应与边墙基础同时开挖,且一次成型。边墙基础高程应符合要求。③隧底轮廓符合设计要求,隧底允许最大平均超挖值为10cm。
围岩级别
开挖部位 | Ⅰ | Ⅱ-Ⅳ | Ⅴ、Ⅵ | 检验数量 | 检验方法 |
拱部 | 平均线性超挖10 | 平均线性超挖15 | 平均线性超挖10 | 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个断面 | 激光断面仪、全站仪测量周边轮廓线,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 |
最大超挖值20 | 最大超挖值25 | 最大超挖值15 |
边墙 | 平均10 | 平均10 | 平均10 |
④隧道开挖断面允许超挖值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上表的规定。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几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1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3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底内容:DK138+870~DK138+936段开挖尺寸(单位:mm)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3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1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DK138+870~DK138+936段钢架安装施工
1、本洞段为Ⅴ级加强复合式衬砌,全环采用纵向间距为0.75m的格栅钢架,临时横撑采用工字钢I16。
2、钢架由5个单元组成。各单元由主筋、加强筋、连接角钢焊接成型。单元间由螺栓连接,主筋、加强筋、连接角钢、螺栓等型号规格、数量、形体、尺寸等详见型钢加工剖面图、大样图、钢筋表等图表。
3、钢架施工时可先喷射40mm混凝土,待架设完毕后再喷混凝土至设计要求厚度。格栅保护层厚度按内侧30mm控制。
4、格栅钢架架立必须牢固。架立位置正确后,用Φ22的纵向连接筋连接,长0.95m,环向间距为1.0m,内外交错布置。且应将钢架与小导管焊接作初步固定。
5、下台阶钢架安装时,上下钢架采用角钢对接,并用螺栓拧紧,保持上下钢架线形顺直利于钢架受力,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脚底不得有虚碴。
6、拱脚处设Φ42的锁脚锚管固定钢架,长4m,壁厚5mm,锚管角度斜向下45°。上下台阶的4处拱脚,每处设置4根,中台阶两处拱脚各2根,共20根,锚管末端用Φ22“U”型钢筋将同排2
根锁脚锚管焊接牢固,成环抱式与钢架连接,不详处见附图。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3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2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7、锁脚锚管内注入1:1水泥浆。
8、安全注意事项:
⑴立架前需通风、排烟,防止进洞人员吸入有害气体。
⑵立架前需除虚碴、排危石,防止落石伤人。
⑶需用专业电工进行接电工作,并按规定正确佩戴电工防护用品,对电工使用工具和防护用品要经常自检,确保其有效性、安全性。
9、质量验收标准:
⑴主控项目
①钢架所使用的钢筋原材料进场检验必须符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相关规定。
②制作钢架的钢材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③格栅钢架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钢架安装的位置、接头连接、纵向拉杆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衬断面,脚底不得有虚碴。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3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3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⑤、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室。
⑵一般项目

①钢筋、型钢、钢轨等原材料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②钢架的落底接长和钢架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架立柱埋入底板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置于浮碴上。③钢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⒈钢架间距允许偏差为±100mm;⒉钢架横向允许偏差为±50mm;⒊高程偏差允许偏差为±50mm;⒋垂直度偏差允许偏差为±2°;⒌钢架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5mm。

附图:(锁脚锚杆安装示意图)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几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4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1 页 共 1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DK138+870~DK138+936段钢筋网施工
1、本洞段拱墙需铺设钢筋网。
2、钢筋网参数:纵向×环向=Φ6×Φ8mm的钢筋,网格大小为20cmx20cm。
3、质量验收标准:
⑴主控项目
①钢筋网所使用的钢筋原材料进场检验必须符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相关规定。②钢筋网的钢筋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定。③钢筋网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一般项目
①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②钢筋网应与隧道断面形状相适应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结牢固。③钢筋网宜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挂。④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50mm。⑤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5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1 页 共 2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DK138+870~DK138+936段锚杆施工
1、本洞段用于初支的系统锚杆有两种类型,拱部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
2、Φ25中空注浆锚杆,长3.5m,拱部范围呈梅花型布设,间距为1.2mx1.0m,第一环布设14根,第二环布设13根。
3、Φ22砂浆锚杆,长3.5m,边墙范围每环布设8根,每侧各4根,间距1.2mx1.0m。
4、锚杆外露长度不超过20cm,严禁锚杆外露出喷射混凝土表面。
5、安设锚杆时,应加以利用,对格栅作加强固定。
6、锚杆的方向应与开挖轮廓面垂直。当隧道内岩层结构面出露明显时,锚杆角度宜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
7、中空注浆锚杆、砂浆锚杆浆液配比以试验人员交底为准。
8、每根锚杆至少配套一个螺母、一块垫板,垫板尺寸不低于150mm×150mm×6mm的要求,且垫板应与喷层面紧贴,拧紧螺母。
9、质量验收标准:
⑴主控项目
①锚杆
所使用的钢筋原材料进场检验必须符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相关规定。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5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2 页 共 2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②锚杆的规格及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规定。
③锚杆安装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砂浆锚杆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⑤注浆管的直径不得小于16mm,锚杆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
⑵一般项目
①锚杆孔应保持直线,一般情况下应保持与隧道衬砌法线方向垂直。当隧道内岩层结构面出露明显时,锚杆孔宜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垫板应与基面紧贴。
②锚杆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⒈锚杆孔的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⒉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10cm;
⒊锚杆孔距允许偏差为±15cm;
⒋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应位于孔的中心。
③锚杆用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6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1 页 共 2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DK138+870~DK138+879和
DK138+919~DK138+936段超前小导管施工
1、本洞段围岩级别为V级围岩,施工时需施设小导管超前加固地层。拱部131.4°范围布置超前小导管,每环共39根。
2、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长3.5m。为便于超前小导管插入围岩内,钢管前端宜做成尖锥状,尾部焊上一道Φ6的箍筋。
3、钢管环向间距为33cm,纵向每3榀钢架施作一环,相邻两排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外插角为10°-15°。
4、小导管注浆采用水泥砂浆。
(1)水灰比可采用0.5:1-2:1.
(2)注浆压力:0.5-1.0Mpa。
(3)具体注浆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
(4)配制浆液时应防止杂物混入,配制好的浆液应在规定时间内注完,随配随用。
9、质量验收标准:
⑴主控项目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6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2 页 共 2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①超前小导管所用的钢管原材料进场检验必须符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相关规定。
②超前小导管所用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③超前小导管与支持结构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一般项目
①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 超前小导管外插角 | 孔间距 | 孔深 | 检验数量 | 测量方法 |
小导管 | 2° | ±50 | +500 | 施工单位每环抽查3根 | 仪器测量、尺量 |
②超前小导管注浆浆液强度和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的空隙。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4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1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 2012-7-30 |
交底内容:DK138+879~DK138+919段超前密排长导管施工
1、本洞段围岩级别为Ⅴ级加强,施工时采用超前密排长导管径向注浆对围岩进行加固。超前密排长导管在隧道拱部131.4°布置,间距30cm/根,每4榀拱架施作一环,每环布置43根。
2、密排长导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长6m,无缝钢管,长导管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m。外插角(与隧道纵轴线的夹角)为10°~15°。
3、长导管前端做成约10cm长的圆锥状,在尾端焊接直径6mm的钢筋箍。距后端100cm内不开孔,剩余部分按30cm梅花形布设直径6mm的溢浆孔。
4、长导管钻孔孔径为50mm,注浆时需用塑胶泥封孔。
5、长导管外露长度为30c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
6、水泥浆水灰比在0.5:1~2:1之间调节
,注浆压力0.5~1.0MPa 。具体注浆参数应通过现场试验最终确定,配制浆液时应防止杂物混入,配制好的浆液应在规定时间内注完,随配随用。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4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2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 2012-7-30 |
交底内容:7.长导管施工要求:
(1)长导管安设采用钻孔打入法,钻孔直径比钢管大3-5mm,然后将长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且外露适宜长度以利于注浆管路的接入,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2)隧道开挖长度应小于长导管的预支护长度,满足两排长导管间的搭接长度。
(3)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
(4)当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10-15min,注浆达到设计注浆量的80%时,可结束注浆。
(5)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
8.附长导管设计图。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4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3 页 共 3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 2012-7-30 |
交底内容:






密排长导管设计图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7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1 页 共 2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2012-7-30 |
交底内容:DK138+870~DK138+936段喷射混凝土施工
1.本洞段拱部、边墙、仰拱均需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
2.喷射厚度:拱墙,仰拱均为25cm,。
3.喷射混凝土标号为C25,配比严格按照现场试验人员和技术人员交底执行,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中掺加微纤维,参量为1kg/m3。
4.喷射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地材及外加剂等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喷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进行检查以及对人员妥善安排,确保喷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6.喷混凝土前应对开挖断面的尺寸进行检查,并对受喷面的松动岩块和悬浮杂质进行清除。
7.当受喷面有滴水、淋水或集中出水点时,应妥善进行集中引排处理。
8、混凝土喷射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在喷射结束后4小时内,不得进行下一循环的爆破作业。
9、对风压和水压进行调整,使水压略大于风压(0.1MPa)。根据选好的风压水压,适当调整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以尽量降低回弹量。
10、不详尽处,以现场口头补充技术交底为准。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注: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技术交底书
单位:中铁局铁路3标二分部 编号:SD-007
主送单位 | 隧道二队二工班 | 第 2 页 共 2 页 |
工程名称 | 1号隧道 | 日 期 : 2012-7-30 |
交底内容:11、安全注意事项:
⑴喷混时需通风、排尘,防止进洞人员吸入有害气体。
⑵进洞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否则一律不许进洞。
⑶洞内必须增设照明设施,增加可视范围。
12、质量验收标准:
⑴主控项目
①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等的选用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②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③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喷射混凝土后应进行养护,避免受低温、干燥、急剧温度变化等影响。
⑴一般项目
①混凝土喷射方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依次进行。混合料应随伴随喷,喷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②采用湿喷方式的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③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平顺,无裂缝及掉渣现象,锚杆头及钢筋无外露。 |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