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 JournalofShandongInstituteofCommerceandTechnology Jun.2006
中国互联网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张 敏,张志勇,龚文华
1
2
3
(1.山东三联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1;2.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山东济南 250014;3.中共槐荫区委党校,山东济南 250022) 摘 要: 互联网产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再次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势头,可以断言2005年互联网产业已经迎
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关键词: 互联网;网站;宽带;电子商务中图分类号: F1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6)03-0011-03
AnAnalysisonChineseInternetIndustry’StatusandDevelopmentTrend
ZHANGMin1,ZHANGZhi-yong2,GONGWen-hua3
(1.ShandongSanlianElectronics&InformationCo.LTD,Jinan250011,China;2.JinanPartySchoolofCPC,
Jinan250014,China3.JinanHuaiyinPartySchoolofCPC,Jinan250022,China)
Abstract: Afterseveralyears’development,theInternetindustryexpandsinmanyareasagain.Itcanbeasserted
thattheInternetindustryhascomeintothesecondfast-developingperiods.ThepaperanalyzesthestatusoftheInternetindustryandgivesaprimaryforecastondevelopmenttrendoftheInternetindustry.
Keywords: internet;website;broadband;e-business
2005年可以说是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快的一年,搜索网站百度在纳斯达克顺利上市;雅虎中国与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成功实现业务合并;天涯社区首次获得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些无不昭示着互联网产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高峰。那么,本次发展高峰与五年前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有何不同呢?本次发展高峰将向何处去?难点又在哪里?
2000年,三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在美国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其后几年互联网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如今,在经过了5年的浮沉后,互联网产业已经开始呈现出新的气象。
一、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基础形成与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一穷二白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基础不同,本次发展高峰具有雄厚的互联网产业
收稿日期: 2005-12-01
基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InternetNet2workInformationCenter,简称CNNIC)2005年7月发布的第16次中国互联网报告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1亿大关,达1.03亿,上网计算机达到4560万台。从诸多的调查数据,如电子邮件使用、上网目的、上网习惯等可以看到,我国网民互联网使用习惯正在不断趋于理性和成熟。无论是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短信、电子购物、电子银行等业务市场,都拥有了相当数量的用户。同时,企业网站不论在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为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市场对宽带应用的需求高涨。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宽带用户达5300万人,占网民的51%,超过半数,并第一次超过了拨号用户,中
作者简介: 张敏(1977-),女,山东淄博人,山东三联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经济师。
11
国网民正在加速向宽带接入迁移。中国宽带市场的迅速成长也为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互联网产业进入良性发展期,一批产业巨人兴起
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建立在泡沫基础上的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也随之消失了,留存下来的和新兴的网站是务实经营的网站。一方面他们节约和控制成本,尽可能地降低支出,另一方面积极推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网络服务,切实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企业化运作。一方面,门户网站确立了多元化的收入模式。例如搜狐公司,收入来源包括网络广告、无线增值服务、在线游戏以及电子商务等,反映了门户网站多元化发展的轨迹。同时,多样化的应用服务吸引了用户的使用,又反之带动了广告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网站的形式也从门户走向多元化。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互联网产业进入了Web2.0时代,出现了像博客、网摘、RSS等较为新兴的网站形式。相信这种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必然会成为一种潮流,并带动互联网走向更大的发展。
一个产业形成的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有没有一批产业巨人。例如,与家电业相联系的,必定是以海尔、长虹、康佳等为标志的一批该领域的产业巨人。可以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正在实现整体起飞,一个突出的标志是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批以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为代表的产业巨人。
门户网站勿庸置疑应首推新浪、搜狐、网易;即时通讯市场有腾迅的QQ和微软的MSN;网络游戏有盛大和联众;网络搜索有百度和GOOGLE;等等。不论是门户网站还是专业类网站,国内互联网产业均已产生了自己的产业巨人。
(三)产业链形成并全面发展
一个产业是否形成的另一个标志在于有没有形成连接产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机制,这是互联网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应该说还没有形成这种产业链机制。如果当时提互联网产业,其实只是网站的概念。单纯的小网站当然不能算一个大产业。目前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则不同,能够实现本次发展高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产业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作用,并探索出了一条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机制。
“开发商、内容服务商、运营商、接入提供商、用户”的互联网产业链已经形成,上下游链条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经营模式产生了奇妙而巨12
大的合力,促使中国互联网服务市场蓬勃发展,并且
日益壮大。
关联产业亦同步发展,比如短信,这是我国互联网发展上一个出人意料的奇迹,它的成功在于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完美合一,将互联网和通信合而为一,将网民和手机用户合而为一,实现了人们方便、低成本的沟通。
(四)国际资本理性回归
2005年应该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活跃的年份之一,从百度上市第一天股价就涨了35倍,到阿里巴巴、雅虎的合并案,特别是新技术的推出,带动了整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国外互联网公司纷纷以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相对于2000年靠炒作获取暴利而言,这次国际资本市场显得理性且务实。
许多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行为已经从风险投资转向了战略投资。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单纯风险资金对某项目的投资不会超过两年,因为股权结构的变化很容易导致公司经营方向的变化,而经营方向变化就很难形成稳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次的融资在这些企业已经实现盈利时进入,已经进入了战略投资的层面。因为他们看到,以电信、IT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兴产业正在取代以机械制造业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
二、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一)宽带接入市场前景广阔
截至2005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1.03亿,其中宽带用户达5300万人。我国的宽带用户又以ADSL用户为主。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到2005年7月底,全国ADSL接入用户已达到3300万,占宽带用户的2/3。
虽然宽带用户发展快,但大部分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对宽带接入的速度不满意。调查显示,目前宽带用户5%的人对网络速度“很不满意”,有17%的用户“不太满意”,有40%的表示“一般”。可以预计,能提高网速的光纤到户技术在2-3年内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据了解,作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我国拥有最为巨大的宽带接入市场,宽带用户人数在亚洲最多,但家庭宽带普及率低于3%,远低于韩国、新加坡等国。偏低的宽带普及率意味着今后几年中,中国宽带接入市场以及光纤到户都有着极为巨大的潜在空间。
(二)网络应用更趋多样化
在倡导“应用为王”的互联网时代,海量快速的信息和丰富的应用服务成为互联网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互联网作为信息服务的应用工具,其内容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网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兴趣和程度。随着软件、硬件条件的逐渐改善,通过互联网提供丰富的增值应用内容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互联网的互动性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如博客、网摘等带有WEB2.0概念的应用服务风生水起。在今后的互联网服务中,网民将不再是互联网信息的接受者,还将是互联网服务的制造者和提供者。WEB2.0的核心就是:用户既是信息的享用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这被看作是互联网发展的未来趋势。网站的服务将更加精细化,互联网将作为一种平台和工具,而网站则将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就是不论你需要什么都可以在网上得到。
(三)电子商务更具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与人们的经济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效用,同时也将给互联网带来丰富的效益。
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发生一场质变,能够容易在网上实现的、对外部依赖较少的新兴交易方式都获得了极快的发展,平台型的电子商务企业正在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促进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交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义的电子商务已经融入到中国大多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
平台型的电子商务网站已经有了龙头企业,如淘宝和易趣;B2C电子商务网站如当当网上书店也堪称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具规模,除了阿里巴巴、慧聪、亚商在线、环球资源、万国商业网、世界电子商务网、中国制造、买麦网、网络114等行业主流网站外,各种类型的B2B网站多达上千家,现在每天仍以2家的速度新增。
(四)网络安全技术将获得突破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但必须看到,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目前,我国计算机系统遭受病毒感染和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电脑黑客活动已形成重要威胁。
互联网为计算机病毒的孳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温床,而垃圾邮件则是病毒蔓延的载体。随着互联
网的高速普及,这种病毒将愈演愈烈;其次,黑客入侵同样是网络安全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另外,防止数据窃取也是保证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行业用户,许多金融业务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办理。然而窃密者与恶意程序总是无处不在,机密文档、账号、密码完全有可能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截取和破译。这对于用户而言意味着通过互联网办理业务将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从政策法规到技术保障,从硬件设备到软件系统,从数据到内容,从国家到企业、个人,都是网络安全应考虑和完善的主体。只有这些方面都得到重视和改进,网络安全才可得到完善和保障。
互联网产业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瓶颈。比如管理体制落后,这可看作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管理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现在很多新的技术、新的业务出来以后,没有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规范。保持互联网持续、健康的发展,就要求管理上做出适应互联网技术进步的制度规范,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体系等。
另外,接入市场应注意防止垄断。目前,中国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提供商主要集中在电信、网通等少数几家企业,而且今后的发展还有垄断的趋势。垄断容易导致竞争低下,服务低下,对用户是一种伤害。建议国家出台相关业务的反垄断管理办法,鼓励互联网接入业务的竞争和良性发展。
互联网在多年的发展之后,必将迎来较大的飞跃,务实和理智将使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以独特的定位、丰富的资讯、多样化的服务在整个经济社会独树一帜,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助手和纽带。互联网产业今后的发展,必须把握我国数字信息化建设机遇,加强与电信运营商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努力开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和内容,抓好电子商务、宽带应用等重点项目,以多赢互利共同发展来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
信息中心,2005.7.
[2]张世福,尚进.Web2.0喧哗与骚动.网络传播,2005.10
(责任编辑:张东生)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