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设想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人文美的结合,使得任何的拆解都于心不忍,于是笔者决定将本文上成鉴赏课。

二、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语言美。 2、联想感悟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令我们百读不厌、爱不释手。想来同学们还记忆犹新。现在,我们一起饱含感情地背诵原文。

学生背诵:《陋室铭》原文。 出示幻灯片:《陋室铭》

很好,栖居这样的陋室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但因为主人是刘禹锡,这座房子就充满了清幽雅静的诗意。,请同学们用短短几句话描写刘禹锡这间陋室的景色。

注意:1、字数不超过50个字。

2、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格式。

教师点名提问学生所写内容,并作点评。

刚才同学们用最优美的语言再现了刘禹锡的那间小屋,的确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鉴赏文章

今天,我们再去领略一间山中小屋的风采,小屋的主人名叫李乐薇,我们先看看李乐薇的一些情况。

出示幻灯片(李乐薇简介)

请同学们看着幻灯片齐声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这篇课文,大家仔细感受,并和你笔下的小屋进行比较。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学生对比谈感受

的确,李乐薇这篇散文是一篇美文,值得我们以后作文中借鉴学习的地方很多。

美文就要美读,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分析它好在哪里?

同学们,老师也划下了我最喜欢的一些句子,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1、音乐美

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析:在这是一些短句的运用,这样的句子使文章欢快活泼,像一首明快的乐曲,增强文章的节奏感。

2、诗意美:

文章多处化用古诗,如:

山如眉黛:来自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还有直接引用古诗词,如:

雾失楼台:来自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这些都增加了文章的文采。 3、图画美:

①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② „„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③ „„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师生互动分析感受。 4、修辞美:

①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提示:作者把碧绿的稻田比成浩瀚无际的绿海,而作者把风吹稻秧所呈现出的情志又喻为起伏的波浪。这种一个比喻建筑在另一个比喻基础上,且两个喻体间又有内在联系的比喻叫“续喻”。

② “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提示:“鸟”“蝶”比喻山间小屋,确是两个新颖独特的比喻,写出了小屋那轻灵自由、翩然若舞的姿态。

三、结课

同学们,普普通通一座小山,平平常常一幢小屋,在李乐薇笔下幻化得如此美妙无穷,透露着无穷的神韵,犹如一幅用文字描绘的图画, 一首咏物感怀的空灵诗篇,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让人回味无穷。

这节课,我们重点鉴赏了散文的语言美,相信对你以后听写作会有帮助的。下节课主要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