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观点: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联系、差异的产物。
传播学中的信息 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信息的特性 目的性 共享性 寄载性 可识别性 模糊性 扩充性 可转换性 可贮存性 信息的分类 新闻性信 评论类信 舆论性 教育性 娱乐性 服务性 商业性信息
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阶段,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是通过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而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则有赖于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
1956-1993年为信息革命的第一阶段,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形成信息产业的基础,信息产业成为经济的增长点,但只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多数国家的信息产业仍处于从属地位
1993年至今为信息革命的第二阶段,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与拓展,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绝大多数国家参与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
信息社会 一般认为,信息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愈来愈依赖于信息的开发、利用与共享的社会。
信息社会的特征 1文字信息与知识量急剧增长,形成所谓的“知识爆炸”;2信息的传递手段迅速发展,进一步消除了信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传播障碍,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 3信息革命既是一场科学革命,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4信息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资源。
信息爆炸① 新闻信息飞速增加② 娱乐信息急剧攀升③ 广告信息铺天盖地④ 科技信息飞速递增
信息爆炸影响:1)信息超载2)信息浪费3)信息匮乏:指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① 真相信息匮乏:如重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② 重要信息匮乏(与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共同信息相对) ③ 知识信息匮乏:“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着知识!” 今天的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尚读书的社会,阅读危机正威胁着中国社会。
信息污染① 色情信息 ② 暴力信息③失实信息④图像信息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 对传播中所使用的符号研究,对运作这些符号的规则研究,以及对符号、规则使用者的研究,构成传播研究的核心。
英文对照:sign。
是指任何可以作为某种事物意义标志的替代物,或者说任何为传递信息而用以指代某种事物意义的中介。
符号与信号的区别?
索绪尔模式 所指 能指 这个过程是心理的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在所有符号中,人们日常的口
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
语言符号包括语音形式、文字形式和语义内容(音、形、义),是人类传播最基本的结构化的符号体系。 语言符号 1.语言的陷阱
语言可以表达实际事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一些情况,对此如不注意便会导致传播的偏差,而这些情况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所以把它们称为语言的陷阱。 ① 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
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处在运动之中。 ② 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③ 语言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 2. 语言失当(语言误用)
① 死线抽象(dead-line abstracting)
这是温德尔·约翰逊指出的一种用语毛病。指人们只在语言“抽象阶梯”的某一级上使用语言,把语言死钉在某一抽象水平线上,忽视各种人群和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把语言表达固守在某一类型、层次或水平线上,从而产生语言失当和不对称。 ② 忽视差异(误认为同一 stereotyping)
指人们在使用语言表达事物时只顾整体的一致,而不顾个体的差异。 例如: “书上说的全是扯淡” “河南人都是骗子”
③ 非此即彼(估计极端化 two-valued evaluation) 这是一种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它只看两个对立的极端,而不管两个极端之间一系列过渡性层次。
④ 自我投射(潜意识的投射)
指人们在用语言表述事物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认识投射到客观的事物上。(即名为说他,实则谈己)
传播者想追求纯客观、不夹丝毫主观印象的表达是非常困难的 。 ⑤ 语言与实际混淆
指人们在传播中不看具体实际,只看符号本身,或只是在语言领域里去推定其含义。 文如其人
所以,我们首先应了解语言的特性及语言与实际的关系,不可望文生义,重语言轻实际。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的65%信息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雷蒙德.罗斯)
信息冲击力1=0.07×言辞+0.38 ×声音+0.55 ×面部表情 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的分类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又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体态符号
非言语传播的功能 重复 强调 补充 替代 冲突 调节建立和保持关系意义掩饰或展示心情 凤凰卫视的内容定位 不可或缺的大事亲历(1)强调独家性、大事至上(2)职业的记者队伍(3)相关节目的配合。
直指核心的时事评论(1)最快的解读2)真实直播(3)专业的评论员 感人肺腑的深情故事1)以人为本(2)深层次的感动(3)出色的主持人
不曾停歇的电视行动(1)时机得当(2)文化深度(3)敬业的电视人 愈发严谨的历史追问(1)另类角度(2)客观态度(3)平民化 画龙点睛的另类之举:三位主持人三位台湾名嘴
事物只有当人们认为它们有价值时,才有价值。一个事物有没有价值,取决于它的内在,一个节目有没有价值,就要关注它的内容。内容为王,是当下媒体制胜的法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