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18-2019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14)(解析版)人教部编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六年级2018-2019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运用(45分)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能书善画_____

A. 善良,慈善 B. 善行,善事 C. 擅长,长于 D. 容易,易于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的是( )

A. 娇傲 偶尔 饱胀 痛快 B. 价值 古代 光洁 池塘 C. 王朝 园盘 叹汽 懦弱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牙牙学语 百折不回 水落石出 波涛起伏 可见一班 思潮起伏 B. 寝不安席 惹人讥笑 狂风怒号 悬崖峭壁 比翼连翩 战歌飞旋 C. 蜜罐温床 千灾百难 炎黄子孙 立地顶天 蹒跚学步 萦绕耳畔 4.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书对书架正如课本对( )

A. 钢笔 B. 文具盒 C. 学生 D. 书包 (2)树枝对树正如手对( )

A. 脚 B. 身体 C. 头 D. 腿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姑娘得到一罐清亮新鲜的水,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她一口也没有喝,而是将水罐交给了妈妈。这说明她对妈妈的关心、爱护胜过对自己的关爱。

B. 病重的妈妈那么需要水,却把水又递给小姑娘。这是一种崇高的母爱,是人类至真至美之情。 C. 小姑娘在自己干渴难忍的时候,把水递给了一位讨水喝的过路人,说明小姑娘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这是爱的升华。

D.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喝,说明她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6.找出读音错误的词语( )

A. rì chū日出 B. jiù zēng ān旧曾谙 C. jiāng nán江南 D. lǜ rú lán绿如蓝 7.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妈妈的爱》这篇课文是一首诗。 B. 喜鹊、蜻蜓、青蛙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C.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D. 北京有天安门、故宫、中山陵等建筑物。 8.下面的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_______

A.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B.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身出来。 C. 海鸥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9.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下列诸省市区( )

A. 上海,广西,北京,辽宁 B. 广东,安徽,北京,上海 C. 北京,江苏,上海,新疆 D. 新疆,江西,吉林,北京 10.补充词语。

碍________碍________ 旁若________ 七________八________ 气喘________ ________临________下 风________日________ 11.按意思写词语。 ①口很干渴。________

②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________ ③表示很急促的做一件事。________ ④涌冒而出。________ 1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跳绳踢毽子丢沙包,________。 (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________。 (3)竹篮子打水——________ (4)芝麻开花——________

13.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半截(jié jé)________ 露出(lòu lù)________ 禁不住(jīn jìn)________

恍然(huǎng hǎng)________ 奇怪(qí jī)________ 连绵(mián miǎn)________ 14.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于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一个“骑”字,( )

A. 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暴的本质 B. 表明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呵,我多伟大!”这一句( )

A. 表现了自信、自豪。 B. 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 (3)“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含义是( )

A. 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 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4)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5.选词填空 必须 必需

①我们________认真听家长的教导。 ②零钱用来买学习________品比买零食吃好。 宽敞 宽阔

③这条新修的柏油马路非常________。 ④这个地方比较________,适合玩耍。 16.用”杰“字组词并造句。

17.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稻鸡 充许 盼望 夏天 B. 收租 碧绿 竹匾 短棒 C. 潮汛 希奇 新鲜 贝壳

二、阅读理解(25分)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谁对谁错

小明和小刚一起到地里去种瓜。他们分工合作,小明刨坑,小刚下籽。

忽然,小明叫起来:“喂,小刚,错了!应该把瓜子儿嘴朝上放。”小刚不解地问:“为什么?”小明一本正经地说:“因为瓜苗是往上长的呀!”小刚想了想说:“那你就错了,瓜子儿嘴应该朝下。因为瓜子儿要先扎根,后长苗。”

正当他们争论不休时,来了一位农民伯伯。他们只好请农民伯伯说说谁是谁非。可是,农民伯伯却笑着说:“你们就按自己的想法种吧,谁对谁错以后就知道了。”

(1)“争论不休”的意思是( ) A. 一直争论,不休息。 B. 争论不停。 (2)小明和小刚为了什么事争论不休? (3)请找出写他俩争论不休的句子。

(4)在短文中找出与“谁对谁错”意思相同的词语________。 (5)你认为小明和小刚谁对谁错?请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19.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三、习作(30分)

20.题目:老师,我想对你说……提示: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遇到过不少老师吧,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老师又给了你不同的教诲,老师是你快乐的分享者,还是你苦恼的倾诉者,在与老师的相处中,你是否与老师分享过你的快乐、荣耀?诉说过你的忧愁、委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运用(45分) 1.【答案】 C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字的意思,首先把字放在词语中来理解。能书善画:是既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善,擅长,长于。故选项是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中字的理解。熟读课文,根据字所在的词语来理解字义。 2.【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娇—骄 C:园—圆、汽—气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 C

【解析】【分析】A.可见一班应该改为可见一斑。 B.比翼连枝应该改为比翼连枝。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形的掌握 4.【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1)从“书对书架”来看,“书”是放在“书架”上,那么“课本”是放在“书包”里,故选D。

(2)从“树枝对树”来看,“树枝”是“树”的一部分,那么“手”是放在“身体”的一部分,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从所给的词语中找规律,这样问题就应仞而解了。 5.【答案】 D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 误。A、B、C正确,D.错误。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喝,说明她是个有爱心、懂事的孩子。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 A正确

B “曾”是多音字,zēng 改为 céng C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7.【答案】 D 8.【答案】 C

【解析】【分析】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9.【答案】 C

【解析】【分析】选C。这句话出自《中国的风味特产》依据课文内容可知属于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下列诸省市区北京、江苏、上海、新疆。 【点评】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10.【答案】 手;脚;无人;嘴;舌;吁吁;君;天;和;丽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手、脚、无人、嘴、舌、吁吁、君、天、和、丽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11.【答案】 焦渴;喜出望外;匆匆忙忙;涌出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①口很干渴。——焦渴。②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喜出望外。③表示很急促的做一件事。——匆匆忙忙。④涌冒而出。——涌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12.【答案】 (1)天天锻炼身体好 (2)习相远 (3)一场空 (4)节节高 【解析】

13.【答案】jié;lòu;jīn;huǎng;qí;mián

【解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半截(jié)、露出(lòu)、禁不住(jīn)、恍然(huǎng)、 )、连绵(mián)。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奇怪(qí

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14.【答案】 (1)A (2)B (3)A

(4)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②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的精神。

【解析】【分析】(1)—(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

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A;(2)B;(3)A;

(4)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②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的精神。

【点评】—(1)(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 15.【答案】 必须;必需;宽阔;宽敞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它多少带有命令的语气,即一定要的意思。如①。 必需:表示一定需要、不可缺少的意思。如②。

宽阔:就是具体或者抽象上的宽度上比较大、开放,道路或者是思路。如③。 宽敞:指宽大、开阔、宽阔。如④。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16.【答案】杰:豪杰 造句:项羽是英雄豪杰。

【解析】【分析】“豪杰”作为一个词语,有多种解释,一般指才能出众的人。也是有势力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组词造句的能力。 17.【答案】 B

【解析】【分析】A.充许应改为允许,充和允这两个字不要弄混; C.希奇应该变为稀奇,希和稀为同音字,都读xī。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二、阅读理解(25分) 18.【答案】(1)B

(2)瓜子儿嘴朝上放,还是朝下放。

(3)小明叫起来:“喂,小刚,错了!应该把瓜子儿嘴朝上放。”小刚不解地问:“为什么?”小明一本正经地说:“因为瓜苗是往上长的呀!”小刚想了想说:“那你就错了,瓜子儿嘴应该朝下。因为瓜

子儿要先扎根,后长苗。” (4)谁是谁非

(5)朝上朝下均可,都可长出苗和根。 【解析】【分析】本题是阅读理解。 (1)这题是解释词语。联系上文可以解释。 (2)理清文章内容,答案就出来了。 (3)通读文章,答案就在第二自然段。 (4)谁对谁错在文中的词语就是谁是谁非。 (5)通读全文,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给出答案。 故答案为:(1)B

(2)瓜子儿嘴朝上放,还是朝下放。

(3)小明叫起来:“喂,小刚,错了!应该把瓜子儿嘴朝上放。”小刚不解地问:“为什么?”小明一本正经地说:“因为瓜苗是往上长的呀!”小刚想了想说:“那你就错了,瓜子儿嘴应该朝下。因为瓜子儿要先扎根,后长苗。” (4)谁是谁非

(5)朝上朝下均可,都可长出苗和根。

【点评】此类题型主要是结合文章或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找出解答题目的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作出相关思路指导。

19.【答案】(1)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2)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 【解析】

三、习作(30分) 20.【答案】略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

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