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 图书-9传媒 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 来 芳 (山西省大同日报社 山西大同037004) 【摘要】在当前新闻娱乐化趋势日益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媒体有义务承担监督社会环境的责任,为受众营造一个公平、和谐、健康而充 溢着道德秩序的环境。新闻娱乐化一定要保持适度,即在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上、在新闻报道叙述方式上,要合理把握“度”。 【关键词】 新闻娱乐化;娱乐化新闻;监督;“度” 2007年上半年,杨丽娟追星案在全国的大大小小媒体闹得沸沸扬 识上的偏差将会导致传媒发展方向的偏离。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 扬,直至中宣部发文叫。停 。杨丽娟本人作为粉丝,她的。追求 暂且 济的驱动下,尽管新闻娱乐化已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 不论。而为杨丽娟追星提供衣食住行、提供炒作舞台的媒体从中又充 但是一些媒体用 去新闻化 的行为来争夺眼球,那肯定是弊多利少。 当了什么角色呢?随着新闻媒介商业化运作力度的加大,新闻娱乐化 从娱乐的角度来看,受众有着对新闻的娱乐心理期待,新闻也就是在满 趋势日益突出。从国外媒体炒作某些总统丑闻到国内媒体对“名人 、 足受众娱乐需要的过程中呈现着自身的娱乐功能。进入商业社会以 。私生子 等隐私的津津乐道,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似乎愈演愈烈。一方 后,新闻的娱乐功能渐有被中心化的趋势,并由此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的 面,新闻娱乐化现象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 潮流。从监督的角度来看,除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娱乐内容外,媒体有 冲击等构成娱乐效应,为受众所接受。另一方面,对新闻娱乐功能的过 义务承担监督社会环境的责任,为受众营造一个公平、和谐、健康而充 分强调也使新闻报道与娱乐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娱乐化泛滥导致 溢着道德秩序的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 了媒体公信力的缺失,误导受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新闻报道在 媒体,首先考虑的是 社会效益’,就应该把 监督环境 作为其首要职 注意力经济 的今天如何通过娱乐化而赚到眼球,但又不因为过度的 责。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便是将社会不良现象和问题及时点破,解决 娱乐化而失去媒体的操守,即新闻娱乐化如何保持适度,这成了每一个 于无形之中,保证社会平稳运行,这就是监督社会环境。新闻监督的终 媒体人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极目的是为了扩大民主参与和推进社会进步,在监督中发现问题,分析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呢?首先,它在内容上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偏 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新闻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工具,尽 重于软新闻,将名人趣事、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但不 管有一部分新闻可以因其趣味性的内容而产生一定的娱乐效应,但并 像娱乐新闻那样仅仅关注娱乐界的琐碎和明星逸闻,它竭力从严肃的 不能因此将新闻的主要功能定位为娱乐工具。 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其次,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 在新闻娱乐化上一定要有一个度。在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上,符 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 合受众需要但不是一味迎合。在新闻报道叙述方式上,软化要得当。 道路。美国的新闻编辑肯特库柏曾提出知情权的概念。提出公民有权 在处理稿件时,除了考虑新闻与受众的相关性、贴近性,以引起受众的 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 收看兴趣外,我们还应该激励受众接受传媒的信息并使这些新闻嵌入 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关于大众传媒的娱乐性,西方学 受众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所提供的新闻成为受众谈论的话题。例如美 者有过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论述。 国遭。911 恐怖袭击事件后,《晚报浏览》在周末特别节目中对整个事 1967年,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逊在《传播的游戏理论》 件作了综述性的回顾,并在节目中加入歌曲《祈祷》、《让世界充满爱》, 书中提出了。游戏说 ,指出应该把媒介看作一种玩具,人们参与媒介 烘托了人类 珍惜生命,渴望和平 的主题情绪,效果非常好。但在如此 就是为了游戏。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一 娱乐化 的时候必须尊重新闻的基本规律,遵守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文中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第四大功能,即娱乐功能,作为对拉斯韦尔媒介 不夸大,不缩小,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功能说的补充。媒介产业的娱乐属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是在这 在新闻报道娱乐程度上,要合理把握 度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需 一点上,大众媒介与娱乐发生了天然和必然的联系。。新闻娱乐化现 要娱乐文化来抚慰当代人的焦虑和紧张感,但是娱乐并不是等于媚俗, 象 在我国并没有历史可言。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政策环境的日 成功的娱乐是充满灵性的优秀文化。要树立精品意识,摆正新闻报道 渐宽松,特别是对传媒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情况迅速发生了改 的主体意识。如果仅仅寻求新闻事业的娱乐消遣价值,那么势必会降 变。随着媒介市场化的步伐加快,产业性质凸显,媒介大众化、市场化 低人们的审美情趣,弱化人们的思维能力,终究会把新闻事业以及大众 的浪潮汹涌而来。在报刊界,从20世纪9o年代开始,周末报纸、晚报 都推向单调和平庸。新闻事业理应是一种既属于大众、又能提高大众 和都市报轮番兴起,社会新闻、都市新闻越来越成为报导的主要内容。 精神素质的文化事业。娱乐化新闻节目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流行和内容 这类现象绝大多数都表现出较强的大众化、通俗化的倾向,内容强调 的肤浅,它同样可以制作得相当精致、有品位。在这方面传媒的确是可 软 、 近 、 实 (实用)。这改变了我国媒介内容一味重宣传轻信息、 以大有作为的,其中的名牌栏目、名牌主持人等实际上都代表着大众传 重教育轻娱乐的状况,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收氛围,受到广大人 媒在与受众交流时所传达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是对受众所做的庄严 民群众的欢迎。在中国最早进行新闻娱乐尝试的是湖南卫视晚间新闻。 承诺,不仅是竞争的王牌,也是创新的动力。 它大胆地抛弃了时政要闻,完全以社会新闻尤其是百姓生活新闻为报 道对象,在形式上是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新闻娱乐化意味着 【参考文献】 我国传播媒介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进一步转移,这在某种程度上反 [1]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逊.传播的游戏理论 映了媒介的变革。媒介经营性质及观念的改革必然导致新闻娱乐化。 [2] 社会学家赖特.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1975. 面对新闻娱乐化浪潮,有人举双手欢迎,也有人对这种趋势深表担 [3] 帕蒂古丽.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新闻实践,2006.7. 忧,认为这会有损媒体的社会功能。新闻的娱乐化究竟是福是祸?认 《新西部)2010.10期 --——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