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o8/l2 作f文l教l学 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 完整科学的训练体系。常常是要 什么都没能解决。这样的训练再 多,作文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费、 定作文教学的方向、内容、过程和 方式方法,关系到作文教学的全 上作文课了,老师信手拈来一个 慢、差。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作 局。作文课,教师要清楚教什么, 题目或材料,就让学生写作,至于 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考虑一 为什么教,要树立强烈的目标意 作文训练的目标是什么,这一次 直面临的一大难题,即作文教学 识,摆脱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盲目 写作训练和前一次有什么承接关 的序列性。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 性。制定作文教学目标,不光是每 系,与下一次又有什么联系,根本 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次、每一学期的,还应是每一学 不去考虑。这一次写这个题,下一 一、制定整体训练目标。探究 年、每一阶段的,制定整体训练的 次写那个题,以题为序列,其实是 合理的目标序列 目标计划,是保障作文教学有序 无目标无序列。这样的作文在评 1.树立整体的目标意识 的前提。 价时,也就缺乏针对性,每次都是 作文教学的序列性,指的是 2.遵循作文规律,探究合理 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评讲,错字、 作文教学目标达成的次序性和层 的目标序列 别字、标点、立意构思、照应衔接、 次性。没有目标的作文教学根本 制定的目标,哪一个放在前 语言表达等,什么都想解决,结果 谈不上有序列。作文教学目标决 面训练,哪一个放在后面训练,必 达的作文”,提倡在预见写后如何 特定读者的存在,就会使学生(尤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影响了相当 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作文练习。仓 其是低年级学生和写作方面存在 一部分年轻的语文教师。然而,我 泽荣吉的看法很好地阐述了传统 困难的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们也发现,现有作文评改方式多 作文评价和处理的不足之处,指 更加明确,并且由于读者的不同 样化的尝试还更多地停留在经验 出作文不仅要考虑表达,更应注 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表达。 层面或是诸如自主学习、合作学 重传达。而注重传达的作文,在写 反观我国当代的作文教学, 习等理念的实践上,还很少有人 作者的头脑中就必须有特定传达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一轮教学 将之上升到“培养学生作文读者 对象亦即读者的存在。由于学生 改革的推进,各种新理念、新名词 意识”的层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 写作的特殊性,往往作文的读者 铺天盖地而来,而“作文教学应重 遗憾。作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 只有老师一人,而老师又是以最 视培养学生读者意识”这一理念 如果我们的研究和探索只满足于 高裁决者的身份出现,这样就使 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一般规律(如前面提到的 得学生在写作中畏首畏尾,并且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的层面 由于阅读对象的单一而慢慢失去 达与交流”部分虽已提出“写作时 上,而没有深入到作文教学的特 了写作的兴趣。另外,由于没有同 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养成 有规律中,那么,要取得作文教学 等水平习作的参照和交流,学生 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 的突破性进展是无法想象的。 无法定位自己的写作层次,写作 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 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 能力也难以提高。因此,让家长、 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乐于展 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只 同学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对学 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等要 有学生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 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都会有 求,但这些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 人持续关注,能够引起别人的共 很大的益处。再者,从把握作文主 的落实,学生作文中读者意识的 鸣,能够和别人进行交流并得到 题的角度来说,学生写作时不像 培养更无从谈起。当然,我国的许 不同层次读者的评价、建议和认 说话时有个听话者(对话者)在眼 多教育改革家也对作文评改方式 同时,他才能保持对作文的兴趣, 前,就会忘记对方的存在,而感觉 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如魏 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和作文 不到对方的制约,使主题不易集 书生、丁有宽等都提倡或进行了 水平。 中。如果在作文过程中能意识到 作文评改方式多样化的尝试,并 【作者单位:福建师大文学院) ・40・ 文教学 走 作I文l教l学 须合乎逻辑。也就是为什么这一 目标安排在前,另一个目标安排 在后,要有理由可讲。这就要求我 们安排目标序列时,注意遵循作 文自身的规律,其规律是可以探 寻的。如: (1)先叙后议。“叙”(记叙)是 作文之本。“叙”的基础薄弱,一切 都无从谈起。“叙”的能力贯穿作 了选什么材,所以立意构思应作 为首要训练目标。后两项中,布局 谋篇着眼于面,关系到全文,遣词 造句则着眼于点,它较之前者轻, 所以先训练布局谋篇。 为了使训练到位,我们往往 将某一目标细化为一系列的子目 2008/12 找出本册书写作训练的重点,将 自己研讨的这一方面的写作目标 序列与之融合,对它进行补充、调 整、替换,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这 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既不脱离教 材,又有序列,写作训练更合理, 也更到位。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引写”,训练的是“写清 标,这些目标的训练也要注意序 列性。如就上文的“立意”训练,我 们安排如下的子目标序列:正 文始终。训练学生写作,首先要训 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练好“叙”,在此之上训练“议”(议 论),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最 终促其协调发展。 (2)由实到虚。“实”,指如实 记写客观现实;“虚”,指想象。能 “实”,是指在写作中,会叙述、描 写、说明;会“虚”,是指能表现主 体的主观情感,会抒情、议论。 “实”是“虚”的基础,“虚”是“实” 的提升。作文训练,由实到虚,学 生会逐步具备能实能虚的能力, 具备全面的表达能力,那时就有 可能写出上乘的文章。 (3)先放后收。“放”,指放开 心灵,放开笔墨,大胆写作文章。 “收”,指斟酌文字,讲究文面,对 文章表现予以收束,使之臻于完 美。作文训练,应先放后收,先让 学生学会恰当地表达内容,然后 讲究表达技巧,技巧为内容服务。 作文教学的规律不只这些, 如果我们用心探寻,会发现更多。 遵循这些规律,同时考虑学生的 心智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我们 的作文教学目标就会符合教学实 际,具有针对性。其序列的安排就 会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具体到 抽象,合乎认识规律。 如遣词造句、选材组材、布局 谋篇、立意构思这些教学目标,其 训练序列为:立意构思——选材 组材——布局谋篇——遣词造 句。这是因为立意构思和选材组 材决定写什么;布局谋篇和遣词 造句是考虑怎么写,属于形式。内 容决定形式,所以应先训练前两 项。前两项中,立什么意,又决定 确——专一——深刻——新颖 等。“正确”是立意的第一要义。没 有它,其他都无从谈起。“专一”, 是说一篇文章的中心要集中,无 论写多么曲折繁杂的事情,主旨 不能分散。“深刻”,是需要透过现 象看本质。一篇文章的立意只有 做到“正确99、66专一”,才能去考虑 “深刻”。“新颖”,要求更高,它要 求跳出陈旧的框框,打破思维的 定势,避“俗”求“异”,立意既深刻 又新颖是双赢,只新颖不深刻,无 多大价值,因此放在最后。这样安 排序列,既考虑了这些目标之间 由浅人深的分层递进关系,又考 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 作文教学的目标制定,既要 放眼于整体,又要着眼于局部,既 要有大目标,又要有细化的子目 标。但不管怎样,目标的训练安 排,得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讲究 合理的序列,这是保障作文教学 有序的一个前提。 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落实 有序的目标训练 如何操作目标序列?是根据 自己梳理的目标序列,将作文教 学脱离课本,独立出来,自成体系 进行训练,还是参照课本,将探索 的序列与课本有机地结合?我以 为应是后者。虽然课本中的写作 训练是以读引写,针对单元的主 题或写法进行设置,各单元的写 作训练之间没有合理的承接关 系,缺乏序列性,但我们可以将课 标的作文教学总目标与教材中各 单元的训练目标结合起来考虑, 谨文瘩学 丈 第二单元是“有详有略,详略得 当”,第三单元是“合理安排文章 的结构”,第四单元是“写参观游 览的文章”,第五单元是“记叙中 结合抒情和议论”,第六单元是 “自由作文”。分析这几个目标,理 出本册书重点训练的是记叙文 (第一、四、五单元),但是序列不 明了,训练也不到位。我们可以在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简化为“叙事要清楚”)后,补 上训练“叙事要生动”(运用描 写),然后训练第五单元的“记叙 中结合抒情、议论”。这样就形成 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的训练序列。在记叙中描写,在记 叙描写中抒情议论,有次序地训 练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紧承这一序列再训练第二单元的 “有详有略,详略结合”(可将其作 为记叙的要求),还可补上叙事要 “曲折”,最后是第三、四单元的写 作练习。这样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写作教学既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又有序,扎实而有效。 要使得有序的教学目标切实 得以落实,还应设计好与目标相 匹配的有层次的题目。例如,上文 的序列目标我设计了如下题目: “老师,今天我好 ”、“告诉你 一个秘密”(叙事要清晰);“难忘 的瞬间”、“精彩的比赛”(叙事要 生动);“一次成功的喜悦99、gg当我 面对 的时候”(叙事中运用 抒情、议论);“原来我也很不 错”、“感谢那次 (批评、失 败、挫折等)”(叙事要有详有略); ・41・ 2008n2 作l文f教l学 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耪、赏、悟、 练 ◎浙江/虞迎军 众所周知,作文是一个人综 合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语文 素养中的最重要的素养。《全日制 词滥调,毫无灵气;不是内容、结 :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构缺乏个性与新意,就是全文显 : 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少的问 得单薄、深度不够。 :题,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武 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 :装”学生的头脑。比如通过摘抄名 中,我结合自己的心得,做了一些 :言警句、好词妙句、诗词名句并辅 尝试,总结出一条“积——赏—— 之以“每日一言”(每天背一句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 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 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占 据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 一悟——练”四环法。实践证明,这 :言)来积累语言材料。教师则定期 四环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检查、指导,表彰先进,以资鼓励, 平,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 以此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提高 积,就是积累。积累是作文教 :所积累材料的质量。只要每天积 学的基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累一点,持之以恒就能形成一个 下笔如有神。”作文教学必须从积 :语言材料的宝库。坚持背“每日一 -综观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 很多语文教师多有“一届不如一 届”的疲惫无奈之感。大多数学生 心浮气躁,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 学生的作文水平却还是普遍低 下,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个字 来。为了交差,他们挖空心思地去 编造、拼凑、硬挤,甚至抄袭,致使 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另 外,也有不少学生的作文看起来 似乎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也没有 错别字,表面上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细读起来却“食之无味”,总感 累开始,否则只能是无米之炊、无 :言”,积少成多,一学期下来,每个 源之水。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 :学生将可积累lOO多条名句,三 就可达800多条。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积累不 :年下来,够。两点一线的生活,堆积如山的 平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 作业,使学生平日的生活积淀很 :能多地进行课外阅读。因为阅读 少,而课外阅读的量更是少而又 :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 -少,知识面非常狭窄,脑中基本没 的重要途径。读书本身就是一个 什么好词好句好文的积累。这样, :吸收、积累的过程。在大量的课外 胸无点墨,自然言辞单调、内容空 :阅读中,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 ・觉缺少了些什么:不是句子不够 精美、流畅,就是“人云亦云”的陈 的风波”、“我终于战胜了 (胆怯、惰性、娇气等)”(叙事要曲 折)。虽然这是些普通的题目,但 起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使有序 的作文教学落到实处,且这普通 的题目,也符合初始阶段应简单 易写的特点。 有序的作文教学,应贯穿整 个作文教学的始终,它不光指一 学年、一学期的训练要有序,每一 次的写作训练也应该有序,也就 是说要有合理的流程。可以是阅 读——模仿——融会——创新, 可以是审题——立意构思——交 流——写作,可以是审题—一阅 读相关课内文章——写作——再 阅读课外文章——修改——誊写 ・洞。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 学生做好平时积累,是写作教学 一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 存起来。一旦时机成熟,学生就可 总结,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下)的 时候,根据一、二单元的写人练 习,我理出了这样的命题思路:写 熟悉的一个人——写自己——写 人与人(如“和你在一起”、“知 心”)。这样的训练,贴近学生,有 话可说,有事可记,容易达成训练 目标。 尽管目前没有专门的作文教 材,课本上也没有一个完整而科 等,最后还有批改、讲评。如果我 们从整体到局部,每一大小环节 都注意有序,那我们的有序教学, 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反思教学实践。优化有序 的作文教学 要不断提高写作训练的有效 性,还需要我们不满足于已探究 的作文教学序列,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探索、反思、总结、改进,使序 列不断优化。例如,“写人”这一目 标训练,开始我探寻的序列是:写 出人物的个性——形象地写 人——叙事写人要线索清楚。训 练这些目标,所设计的题目,要么 是“我的某某”,要么是“怎样的某 某”,单调,没有层次。通过思考和 学的训练体系,但这不是我们随 意作文的理由,只要我们树立一 份责任心,下一番苦功夫,就能够 进行有序的作文教学,提高写作 训练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海安县角斜中学) 42・ 谨文教学.i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