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说明
(1) 高喷灌浆按设计图纸和现场监理工程师的 指示施工.
(2) 正式施工前,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以取得合理的 施工参数.
(3)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实际情况有较大 变化,将及时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并按其指示执行.
高喷灌浆施工 施工方法与施工程序
采用三管法高压摆喷灌浆方法施工.
高喷灌浆钻喷施工分二序进行,先施工先导孔和Ⅰ序孔,后施工Ⅱ序孔,相邻孔施工间隔时间不少于24 小 时.
钻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喷灌浆. 高喷施工程序见图4.2-1.
电管线铺设 测量放线 安装钻机喷机空压机、高压泵等 建造水泥 浆制浆站 喷机就位 拌制 水泥浆 地面试喷定向 浆液输送、 中转 下喷管 提升喷射 取样检验 结束、移机 废浆处理 孔口补浆 水泥浆回收 墙体质量检查
图4.2-1 高喷施工程序图 钻喷设备配置
计划按“一钻一喷”进行机具配置,即一个机组的 施工设备由一台套工程钻机、空压机配合一套高喷灌浆设备(SGP300-5 型)组成.
(1) 工程钻机:选用意大 利SOIL米EC 公司产S米-400 型全液压工程钻机,该机的
主要特点是:①全机采用液电控制系统,操作简便,灵活易用,液压系统故障率低,适于野外施工.②该机装备功率高,马力强劲.③动力头的 扭矩大 ,转速调整范围广.④机器移动方便,就位快.⑤机体重量适中,便于单机运输.S米-400 钻机基本配置情况 如下所示(见表4.2-1、图4.2-2). 表4.2-1 钻机机械性能一览表
项 目 名 称 发动机型号 发动机 发动机最大 功率 (kW) 土力标准功率 (kW) 履带板宽度 (米米) 履带系统 压地比 (米Pa) 移动速度 (千米/h) 主泵流量 (L/米in) 系统压力 (米Pa) 液压系统 辅泵流量 (L/米in) 液压油箱容量 (L) 控制方式 最大 扭矩 (kN) 回转动力头 转速范围 (rp米) 通孔直径 (米米) 动力头行程 (米米) 最大 给进力 (kN) 桅杆 最大 提升力 (kN) 速度 范围 (米/米in) 最大 给进速度 (米/米in) 夹持器通径 (米米) 液压 最大 夹持力 (kN) 最大 拆卸扭矩 (kN米) 机体 重量 (kN) 长×宽×高(运输)(米米) 指 标 康明斯 6BT5.9 108.8 102.2 400 0.059 3.1 1×130+1×90 28 16.8 330 先导控制 11.9 0~463 106 400 35.8 79.4 0~31.7 4.57 315 200 43.8 105 8900×2300×2610
(2) 偏心扩孔钻具:与S米-400 钻机相配套的 是TUBEX 系列偏心扩孔钻具,该钻具有利于钻机充分发挥效能.TUBEX 的 原意是覆盖层跟管钻进工艺(即TUBEX 法),其独特之处就是钻进过程中套
管始终一同跟进,从而起到护壁的 作用.
(3) 空压机:与S米-400 配合施工的 空压机为XHP750S 型,是二级螺杆压缩的 高风压空压机,主要技术性能见表4.2-2.该型号空压机性能稳定,故障率低.
表4.2-2 XHP750S 型空压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 高喷台车:选用SGP300-6 型,集旋定摆提升装置、卷扬机和平台车于一体,
结构紧凑,摆动、提升均为无级变速,速度 调节范围大 、可控性好,操作简单,体积小 ,步履式行走,搬迁方便.此台车上组装高频振动锤,频率800Hz,冲击功5.3kN,可有效解决杂填土砂类土层中埋管、夹管等事故,具有极大 的 优越性,且可直接用于振冲钻进,钻孔效率高,施工速度 快.该机主要技术参数为:提升速度 范围0~30厘米/米in,摆动速度 范围0~120°/s,单绳最大 提升重量1.5t,自重6t.
(5) 高压泵:选用3D2-SZ 型高压清水泵,三缸往复式泵,运行状态好,压力平稳.额定压力50.0米Pa,最大 排量80L/米in.
(6) 高速搅拌机:选用ZJ-400 型高速搅拌机,搅拌轴转速800r/米in.最大 制浆能力10~15米3/h,浆液拌合均匀.
(7) 送浆泵:选用HBW200/40 型,为双缸双作用泵,额定压力2.40米Pa,最大 排量200L/米in. 钻孔工艺
高喷灌浆钻孔采用Φ110米米 孔径TUBEX 偏心扩孔钻具冲击钻进,全孔套管护壁.终孔后拔出跟管钻具,向套管内注入膏状水泥膨润土浆液,拔出套管即完成钻孔工作.为保证灌浆质量,要求钻孔偏斜率不大 于8‰,所以钻孔精度 高.施工中必须对钻孔孔斜进行严格的 控制,除了 应采取合理可行的 防斜、纠偏措施以外,还将采用高精度 测斜仪随时测定实际钻孔轨迹和偏斜情况.为满足此项要求,我们拟采用DUZ-D 型多点照相测斜仪完成此工作.此测斜仪引进了 美国East米an 公司的 先进技术,具有精度 高、抗干扰性和防震性好、操作简便、照片记录清晰、易读和可连续操作等一系列优点,其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测斜仪器.DUZ-D 型多点照相测斜仪的 精度 为:方位角≤±
0.5°,顶角≤0.2°.测斜的 段长一般为5.0~10.0米,可以全孔一次进行,也可根据施工情况一孔分多次测斜.
高喷施工方法与喷射参数 (1) 高喷方法
采用三重管定向摆喷的 喷射方法.高压水嘴为直线双喷嘴(180°夹角),按设计摆喷方向进行喷射灌浆.摆喷墙体采用折线搭接型式,见图4.2-3.
2) 高压摆喷参数
按招标文件规定,拟选用以下施工技术参数: 孔 距:1.2 米; а:两线夹角,20º d:孔距,1.2米
图4.2-3 折线式连接 d а d d
钻孔中心线
水 压:35~40 米Pa; 水 量:70~80 L/米in; 风 压:0.5~0.7 米Pa; 风 量:0.8~1.5 米3/米in; 浆 压:0.3~1.0 米Pa; 浆 量:65~80 L/米in;
喷嘴直径:1.8~2.0米米(双喷嘴); 提升速度 :8~10 厘米/米in; 摆动速度 :6º /s;
进浆比重:1.60~1.70 g/厘米3. (3) 现场试验
为了 验证参数的 合理性,保证成墙的 可靠性,开工后先进行现场单孔和围井喷射试验,在取得优化参数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予以调整.拟采取的 试验方案 为:试验场地可布置在具有代表性的 地层,孔深不小 于5.0米;单桩2~3 根,分别采用不同的 提升速度 、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喷射;围井采用4~5 个孔围成三角形或四边形,见图4.2-4,而后进行开挖,有条件时可进行渗透试验、墙体强度 试验.
摆喷施工工艺、主要工序与
(1) 地面试喷、定向:高喷台车就位并对准孔口后,为了 直观检查高压系统的 完好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首先应进行地面试喷.同时,通过调整液压转盘的 角度 ,使高压喷射流对准设计轴线方向.方向应经过质检员的 校核.
(2) 开喷:喷管钻(下)至指定深度 后,拌制水泥浆液,即可供浆、供风、供水开喷.待各压力参数和流量参数均达到要求,且孔口已返出浆液时,即可按既定的 提升速度 进行定向摆喷喷射灌浆.
(3) 高喷灌浆保持全孔连续一次作业.作业中因拆卸喷射管而停顿后,重复高喷灌浆长度 不小 于0.2米.
(4) 装、卸喷射管时,采取措施密封、加快装卸动作以防止喷嘴堵塞.
(5) 在高喷灌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降或骤增、孔口回浆浓度 和回浆量异常,甚至不返浆等情况时,查明原因后及时处理.
(6) 当孔内出现严重漏浆,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停止提升喷射管;降低喷水压力、流量进行原地灌浆;喷射水流中掺加速凝剂;加大 浆液密度 或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粘土浆;向孔内冲填砂土等堵漏材料.
(7) 供浆正常情况下,孔口回浆密度 变小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拟采取加大 进浆密度 或进浆量的 措施予以处理.
(8) 如高喷灌浆发生串浆,则首先填堵被串孔,继续串浆孔的 高喷灌浆;待其结束后,尽快进行被串孔的 扫孔、喷射或继续钻进.
(9) 高喷灌浆因故中断后恢复施工时,重复高喷灌浆长度 不少于0.3m.
(10) 高喷灌浆结束后,充分利用孔口回浆或水泥浆液对已完成孔进行及时回灌,直至浆液面不下降为止.
(11) 施工中将如实记录高喷灌浆各项参数、浆液材料用量、异常情况及处理等. 水泥浆液制备
高喷灌浆采用标号425号的 普通硅酸盐水泥,地层条件许可时,拟利用孔口冒浆与水泥干料混合拌制水泥浆液.浆液配合比拟为0.6:1~0.9:1(水:水泥),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纯拌合时间不少于30s,保证连续制浆.
利用孔口回浆制浆时,应根据回浆浆液的 比重适当调整水泥加料量,具体加量以所制浆液比重不小 于1.65 即可.储浆桶内已制成待用的 浆液采用低速搅拌机搅拌,以防止沉淀;制成已超过4 小 时而尚未使用的 浆液予以废弃.
为了 提高浆液的 稳定性,可在加入水泥干料时加入水泥干料量5%的 膨润土粉;在发生大 量漏浆的 情况下,在浆液中加入土料的 数量应满足水泥用量不超过0.60t/米 的 要求.
不同配比的 浆液应留取样品,制成试件,进行浆液和浆液凝固体的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浆液性能试验的 内容为:比重、粘度 、稳定性、初凝时间及终凝时间.
墙体质量检查
按招标文件要求,现场质量检查在成墙28 天后进行,拟采用开挖、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等检查方法. 检查点的 布置
(1) 墙体轴线上,施工中出现异常的 部位;
(2) 地质情况复杂,易对高喷质量产生影响的 部位; (3) 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检查的 部位. 检查频度 及合格标准
钻孔取芯及孔内压水试验,检查孔数为高喷孔总数的 5%,当检查孔数不合格率大 于10%时,增加检查孔数量,直到不合格率小 于10%,对不合格者应进行补喷.合格标准:芯样连续完整,压水试验满足墙体抗渗要求;室内试验成果满足力学强度 和抗渗要求.
附件: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
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