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影评
源起于一部电影,如今“私人订制”俨然已经成为大众话题,被广泛引用。看过1997年贺岁片《甲方乙方》的观众,对于《私人订制》这部影片一定不会感到突兀。事实上,同样由冯小刚导演,葛优主演,后者沿袭了前者的部分创意与表现手法——譬如梦想照进现实,譬如一如既往的冯氏幽默。有的观众揶揄冯导“炒冷饭”,冯小刚则笑称“最爱吃剩饭”。笑话归笑话,平心而论,本片关注的元素,还是有较大变化的,并不是简单重复。
提及梦,可是时下十分流行的汉字。影片中“愿望规划师”杨重(葛优 饰)、情境设计师小白(白百何 饰)、梦境重建师小璐(李小璐 饰)与心灵麻醉师马青(郑恺 饰)四人开场即有自白,为全片定调。他们开办的公司口号为“成全别人,恶心自己”,以替他人圆梦为己任,专为不同客户量身订制“圆梦方案”。
以此为线索,影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几个令人捧腹的圆梦故事:全球最“俗”导演(李诚儒 饰)立志追求高雅,决心跟“俗”划清界限,一刀两断、司机师傅(范伟 饰)想要当清官主动经受金钱与美色腐蚀、河道清洁工人丹姐(宋丹丹 饰)生日愿望是变成“有钱人”,以及其他几位戏份不多的“寻梦者”的故事。“圆梦四人组”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央求别人,来为每一位客户私人订制圆梦方案,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荒诞无稽的事儿。
在第一个故事里,给领导开车的司机不解前后几任领导为何居高位仍贪污受贿,最终锒铛入狱。由此他萌生出体验当领导的感觉的念头,检验自己能否抗拒无处不在的侵蚀。遗憾的是,他虽然没有为金钱折腰,但是终难过美人关。觉得好笑之余,不免唏嘘。官员难当似是主题。贪腐之风盛行,原因多样。影片告诉我们,官员的软肋,群众的诉求,商人的拉拢……凡此种种,实在可怕,但是真实存在。影片没有开出疗病良方,但是直面它已
是进步,治标治本恐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其中一句台词“不收,他们永远怕你;收了,该你怕他们了!”可以成为宦海人士的“警世恒言”。须知,“露脸与现眼只差一步”。
在第二个故事里,名导演要脱“俗”入“雅”,竟尔“雅过敏”,须以KTV之“俗”来治。而后与弹棉花的工人(王宝强 饰)换血,创作了所谓高雅的作品,名为“云里雾里”,不失为对于这类作品的最佳概括。古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高雅作品确不易为普罗大众理解,但一味刻意追求“曲高和寡”的境界,实属不智,无怪乎“云里雾里”。不同的人自有不同文化需求,接地气未必不好,通俗未必庸俗。还可以看到冯氏自嘲。原先拍喜剧大为成功,后来拍正剧票房惨淡,复又返“俗”,其中无奈谁人知?自云“许多年竟不知‘雅’字‘牙’在左还是在右”。迎合观众口味与表现作品深度最考验导演功力
在第三个故事里,清洁工变身富豪,过了把瘾。“买东西不能为自己高兴,要为卖东西的高兴”,夸张的同时也说明了一些问题。穷达各有烦恼,什么人都不是无忧无虑的。“白日梦”只合做做,倘若举世幻想,才是无趣。梦是激励人奋斗的,不是使人耽于幻想的海市蜃楼。大家都是一样的平凡,但是英雄就在身边。
最后是向自然道歉的部分。 “阳光,我是来向你道歉的,虽然我们之间隔着厚厚的霾,但我还是想对你说,你是公平的,是我们犯了错,让自己陷进了深深的混沌里,我该怎么向你道歉,才能让我们回到童年的记忆中。”话虽白,暖人心。
导演的风格就是这样,欢笑过后,留点东西思考。有些人以为没有必要。但作为喜剧来说,治疗作用不可或缺。全片从权力、名气、金钱的角度戏谑演绎了“白日梦”,范伟的官架子出来了,宋丹丹与王宝强的成名之路也有体现。至于葛优,一如既往的犀利,光头夺目。笑点不少,编剧王朔也写出了好台词。遗憾可能是突破不够,略显生硬。
私人订制一份简单的生活,不必权有多么大,名有多么盛,钱有多么多。心态平和,你也可以。
是为影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