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襁褓(bǎo) 成吉思汗(hàn) 亵渎(xiâ) ...B.旁骛(wù) .C.扶掖(yâ) .D.睿智(ruì) .
弥留之际(mí) 骈体(bìnɡ) ..
怒不可遏(â) 妖娆(ráo) ..恪尽职守(kâ) 枘凿(nà) ..
重蹈覆辙(chïnɡ) .
强聒不舍(ɡuā) .一抔黄土(pïu) .气吞斗牛(dîu)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摇蓝 呐喊 断章取意 无与伦比 B.征引 诠释 脑羞成怒 怒不可遏 C.扶掖 凭吊 心无旁鹜 重蹈覆辙 D.陨落 凌驾 敬业乐群 不二法门 3.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 )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 ②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 ),想来还可以值七八个法郎 ③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 )
④在由于恐怖而变得( )的意识里,却出奇( )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的笑声。 A.隔膜 考究 暗淡 混乱 清晰 B.隔绝 考究 惨淡 混杂 清楚 C.隔膜 讲究 惨淡 混乱 清晰 D.隔绝 讲究 淡漠 混杂 清楚 4.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②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 ③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④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5.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A.温故知新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B.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刻舟求剑 C.守株待兔 完璧归赵 豁然开朗 D.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6.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权、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 )
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7.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
语文月考答题卷 第1页(共4页)
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去老范一千年,后 先 ,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 ,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8.默写填空。(6分,每小题1分)
⑴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⑵《沁园春 雪》一词中,上下阕的过渡句是:江山如此多娇, 。 ⑶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⑷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⑸拥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⑹布衣之怒, ,以头抢地耳。(《唐睢不辱使命》)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选择题每题2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一文中,对“首事”起义的陈涉是持赞赏和肯定态度的。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了陈涉看不起佣耕的同伴,自己立志要出人头地。 C.《陈涉世家》一文充分显示了陈胜敏锐的政治预感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首次对不平等的阶级地位质疑,加以否定。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广故数言欲亡 ..A 野芳发而幽香 B 既克,公问其故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为之说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扶苏以数谏故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不以物喜 ..
帝感其诚 勿以善小而不为 ..
11.下列“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度已失期( ) .
②陈胜佐之( .
)
13.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语文月考答题卷 第2页(共4页)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共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5.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0分)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16.“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答: 17.选文使用了哪些类型的论据?论证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 答:
18.文段选用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论据,只留一个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19.请再写出两句你知道的孔子的名言。(2分)
答: (二)文学作品阅读(共16分)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女孩手里拿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 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墩所在的位置上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地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
语文月考答题卷 第3页(共4页)
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江中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膊上指甲扣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女孩惊慌地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眼神迷离。 诗人的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的作者,你可以看看书上的照片……你跳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静、低缓。
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 》。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长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书。刹那间,女孩楞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端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地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女孩紧紧地抓住了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你能帮我一起背吗?” 第二天,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20.默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3分) 答: 21.结合语境,品味、揣摩下面句中加线词语传达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4分) ⑴“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的说。
答: ⑵诗人两手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答: 22.结合语境想想,画线句子中诗人第二本诗集的名字是什么?(3分) 答:《 》 23.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谈谈你的理由。(3分)
答: 24.小说的结尾巧妙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名了文章的中心。在理解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结尾。(3分)
答:
四、作文(60分)
23.根据下列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世间在不断变化,时间也不断飞逝。人生的旅途不总是一帆风顺。你会遇上许多事情,碰到许多麻烦,也许你曾灰心,也许你曾喜悦,也许你曾后悔。但是你是否依然保持着某颗初始的心,坚持做着什么?
请以“我依然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有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语文月考答题卷 第4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