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分值:130分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 (《诗经》) ② ▲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 (《诗经》) ③ ▲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④ ▲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怒而飞; ▲ 。 (《<庄子>一则》) ⑥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⑦ ▲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 分道扬biāo ▲ ② ▲ lìn啬 ③ 污gòu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锲而不舍地宣布“购买”钓鱼岛;这不但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
B.今年又是丰收年;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嬉戏;进退维谷的环境是他们开心的乐园。 ....C.今年我国发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通过电视直播;我们对空中的情况了如指掌。 ....D.有些地方为增产而盲目毁林;结果事半功倍;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B.为了严防交通安全出事故;交警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交通管理。
C.凭借超过42%的土地是绿地、林地这一得天独厚的“绿色财富”;吸引了许多企业落户。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按照该书体例;“世家”是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陈涉世家》节选自这一部分。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C. 闾:民户聚居处。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用来指贫苦人民。
D.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议论;也可记事;如我们学过的《捕蛇者说》、《爱莲说》等。 6.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格列佛游记》以完全写实的手法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B.《格列佛游记》小人国里的官员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可见都是奸佞献媚的小人。 C.《水浒传》中鲁智深个性鲜明;他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粗中有细豪爽仗义。
D.《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的主要领导人;他仗义疏财;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宋江道了一个喏;携了晁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⑴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 (人名)。(1分) ⑵请写出选文中晁盖所说的“大恩”是什么?(2分)
答: ▲ ⑶选文能体现出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内容加以简要说明。(2分)
答: ▲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12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
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弘范遂以客礼见之”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扶苏以数谏故 B.固以怪之矣 C.祭以尉首 D.以激怒其众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因见故相江万里 故: ▲ ②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第: ▲ ..③遽麾之退 遽: ▲ ④索之固 固: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2分)
答: ▲ (2)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2分)
答: ▲
(二)(6分)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释:①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②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2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1)首句中的“复”字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答: ▲ (2)下阕中“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 ▲
(三)(9分)
①
②
书海茫茫 余秋雨
①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的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泻漏、生命的破碎;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②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被印刷过的白纸黑字曾经是令人仰望的符咒;因此;读书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营造斯文;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以数计抛掷生命的游戏;而自己和旁人还十分安慰。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③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④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⑤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一点听起来不难理解;事实上不易做到;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常常处于一种失落自我的被动态势;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其实;即便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年轻时老师都是说必须读只能遵循;到了中年发觉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就有权利拒读。人家好端端一本书;你也是好端端一个人;没有缘分就应该轻松地擦肩而过;如果明明别扭还要使劲儿缠在一起难受半天;多不好。
⑥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住在五层楼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评三层楼的低下;何况你是否在五层楼还缺少科学论证。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人生几何?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较正经的年代;赶快省下精神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哪里还有时间陪着陌生人胡乱折腾?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一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也是一样。
⑦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13.作者在图书馆、书店和街头报亭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继而又会“无奈”;为什么?根据文章说明原因。(3分)
答: ▲ 14.谈谈你对第二节划线句的理解。(3分)
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答: ▲ 15.第六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一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也是一样。
答: ▲
(四)(15分) 夜深了;花睡了 三毛
①我爱一切的花朵。在任何一个千红万紫的花摊上;各色花朵的壮阔交杂;成了都市中最美的点缀。其实我并不爱花圃;爱的是旷野上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的野花和那微风吹过大地时的感动。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花回家。对于离开泥土的鲜花;我总有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还是要买的。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
②在所有的花朵中;如果要说“最爱”;我选择一切白色的花;尤其是长梗的百合。 ③许多年前;我尚在大西洋的小岛上过日子;那时;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我在家中种菜;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那种东西;艺术品位高;并不差的。我不买花。
④有一日;丈夫和我打开邮箱;又是一封求职被拒的回信。那一阵;其实并没有山穷水尽;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没有悲伤;可是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已不敢奢求。那是一种恐惧;眼看存款一日日减少;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这种情况只有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明白。我们眼看求职再一次受挫;没有说什么;去了大菜场;买了些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就出来了。不知怎么一疏忽;丈夫不见了;我站在大街上等;心事重重的。一会儿;丈夫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小束百合;兴冲冲地递给我;说:“百合上市了。”
⑤那一瞬间;我突然失了理智;向丈夫大叫起来:“什么时候了?什么经济能力?你有没有分寸;还去买花?!”说着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丢到地上;转身就跑。在举步的那一刹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我回头;看见丈夫呆了一两秒钟;然后弯下身;把那些撒在地上的花;慢慢拾了起来。我向他奔过去;喊着:“荷西;对不起。”我扑上去抱他;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⑥回到家里;把那孤零零的三五朵百合放在水瓶里;我好像看见了丈夫的苦心。他何尝不想买上一大缸百合;可口袋里的钱不敢挥霍。毕竟;就算是一小束;也是他的爱情。
⑦那一次;是我的浮浅和急躁伤害了他。之后我们再没提过这件事。四年后;我去给丈夫上坟;进了花店;我跟卖花的姑娘说:“这五桶满满的花;我全买下;别担心价钱。”
⑧坐在满布鲜花的坟上;我盯住那一大片花色和黄土;眼睛干干的。以后;凡是百合花上市的季节;我总是站在花摊前发呆。
⑨一个清晨;我去了花市;买下了数百朵百合;在那间房中摆满了它们。在那清幽的夜晚;我打开家里所有的窗和门;坐在黑暗中;静静地让微风吹动那百合的气息。
⑩那是丈夫逝去了七年之后。又是百合花开的季节了;看见它们;我就仿佛看见了当年丈夫弯腰从地上拾花的景象。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 16.文章写了哪些往事?你认为作者为什么最爱“百合花”?(5分)
答: ▲ 17.读下面的句子;联系前文;试揣摩此刻“丈夫”内心的复杂情感。(4分) 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答: ▲ 18.通读全文;试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丈夫”的性格特点。(4分)
答: ▲ 19.本文的结尾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2分)
答: ▲ 三、作文(60分)
20.打开心窗;能让自己看到别样的世界;体会温厚的人情;获得灵动的创意;领悟深刻的道理。打开心窗;也能让他人了解你的品性;发现你的才华;助你实现心愿……美好;永远属于热爱生活的人;达观向上的人;心明眼亮的人……
请以“打开心窗;遇见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 (3)不少于600字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8分)①琴瑟友之 ②蒹葭萋萋 在水之湄 ③老骥伏枥 ④瀚海阑干百丈冰
⑤其翼若垂天之云 ⑥借第令勿斩 ⑦黄发垂髫
2.(3分)镳 吝 垢
3.(3分)C 4.(3分)B 5.(3分)A 6.(3分)A
7.(5分)(1)施耐庵(1分)
(2)黄泥冈事发;济州府差领人捉拿晁盖(1分);宋江借故拖住缉捕;先来通知晁盖逃走。(1分)
(3)有智谋(0.5分) 仗义 (0.5分) 济州府差来捉拿晁盖时;宋江先是推说知县睡着;让何观察在对门茶坊等着;以此赢得时间;然后冒着生命危险赶去通知晁盖。(1分)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12分)
8. (2分)C 9. (2分)C (“元朝都城”应为“元军军营”) 10.(4分)①原来的 ②只是 ③立即 ④坚持
11.(1)(2分)期望(希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得分点:主语、庶、句式——定语后置句、句子流畅)
(2) (2分)文天祥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得分点:补主语;谓;毕;句子流畅)
(二)(6分)
12.(1)(3分)“复” 写出作者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状态;(1分)这样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份醉饮的豪兴表现出诗人潇洒的形象;(1分)旷达的态度和率真的个性。(1分)
(2)(3分)下阕中“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一语双关或情景交融(1分)。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既是写深夜风平浪静之景;(1分)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1分)
(三)(9分)
13.(3分)现代社会信息量迅猛增长;掌握知识难度增大而书海无边;(1.5分)一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1.5分)
14.(3分)确立了自己的读书标准的人(1.5分)才是一位成熟的读者。(1.5分) 15.(3分)比喻论证;(1分)把各种读书时尚比作门外的风;天边的云;(1分)生动形象地证明了各种读书的时尚此起彼伏;要坚持自己的读书标准的观点。(1分)
(四)(15分)
16.(5分)所写事件:夫妻所度过的艰难岁月;(1分)丈夫为“我”买百合花;反遭自己责骂;(1分)丈夫死后上坟。(1分)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0.5分)更是作者夫妇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象征。(0.5分)寄托了作者对丈夫深深的爱(0.5分)和追悔莫及的怀念之情。(0.5分)
17.(4分)一是为买百合花送给妻子;反遭妻子责骂感到委屈; (2分)
二是为自己失业;不能让妻子过上幸福生活而感到愧疚。(2分)
18.(4分)深爱自己的妻子(1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忘给妻子买百合花(1分);能忍受委屈(1分):在遭到妻子责怪时;不发火、不辩解;默默地弯腰拾起百合花(1分)。
19.(2分)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描述我由眼前所见引发的回忆(1分);表达了我对丈夫的无限思念。(1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 60 分)
20.作文评分标准: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江万里一 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 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
德佑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
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文天祥在燕京共呆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但是元世祖仍然不忍心赐他一死;随即让他退下。
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而死。文天祥终年四十七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