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福建农商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17卷第2期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福建农商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研究

林 楠1ꎬ彭菲晗2ꎬ郭晓芳1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财金学院ꎬ福建 福州 350202ꎻ2.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教学发展中心ꎬ福建 福州 350202)

[摘 要]福建农信系统凭着差异化定位和独特的模式在对公业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ꎮ不过随着产业结构升级ꎬ金融科技的发展ꎬ“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ꎬ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心和方向发生了变化ꎬ传统的业务产品设计和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ꎮ农商银行应该对自己有重新地定位ꎬ顺应形势ꎬ利用金融科技ꎬ优化客户结构ꎬ从而保证甚至扩大自己的对公业务市场份额及利润ꎮ

[关键词]农商银行ꎻ产业结构升级ꎻ对公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0.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71(2019)02-0008-04

  一、引言

农商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基层组织ꎬ也是我

国商业银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合理有效的发挥农商银行的功能ꎬ是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ꎮ因此ꎬ探索农商银行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ꎮ以福建农商行为研究对象ꎬ聚焦对公业务发展方面ꎬ讨论在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农商银行应该如何发展对公业务是本研究的主题ꎮ由于民营中小企业特殊性ꎬ前期收益率低ꎬ发展资金需求量大ꎬ可抵押物少ꎬ很难符合普通商业银行的基本融资要求ꎮ而大部分需要被调整的传统行业民营企业聚集在乡镇和农村ꎬ大概率都是农商银行的对公业务客户ꎮ如何顺应产业结构升级趋势ꎬ在避免出现违约现象的前提下调整对公业务客户结构ꎬ设计服务新思路ꎬ更好地服务于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行业中小企业是各农商行当前阶段必须要面对的问题ꎮ

本研究通过分析福建农商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现状ꎬ针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与市场形势分析农商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ꎬ进一步提出相应发展思路ꎮ为农商银行体系的发展出谋献策ꎬ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与融资效率ꎬ优化市场结构ꎮ

二、福建农商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18-11-26

1.农商银行

(一)相关概念

农商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ꎬ法律意义

上来说ꎬ农商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ꎮ设置农商银行的主要目的是为农商银行所在地的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ꎮ经过2003年ꎬ2010年两次改革ꎬ农商银行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ꎬ除了依旧提供三农金融服务ꎬ服务范围也逐渐从农村扩大到了城市ꎬ服务对象从农民、从乡镇企业扩大到了整个商业银行市场的参与者ꎮ[1]

2.产业结构升级背景概述

近些年来ꎬ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不合理的

矛盾逐渐突出ꎮ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ꎮ在正确认识产业结构升级重要性的基础上ꎬ推进方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ꎮ新兴中小企业的发展ꎬ最重要的动力就是有足够的资金投入ꎮ由于新兴产业的特殊性ꎬ在传统金融市场上融资能力较弱ꎬ这就需要作为社会上最重要的融资中介力量的商业银行能够有较好的支持ꎮ而农商银行的对公业务客户结构中ꎬ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ꎬ如何通过自身的服务调整ꎬ能够帮助企业顺利

[基金项目]福建长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金融系普惠金融产学研合作横向课题(H2017049[作者简介]林楠(1988-)ꎬ男ꎬ福建宁德人ꎬ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财金学院讲师ꎬ硕士ꎬ从事金融创新研究.

-18)

实现转型ꎬ继续发展ꎬ既符合农商行的商业利益ꎬ也符合了政策方向要求ꎮ

3.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简介

位负责ꎬ行使管理权力ꎮ该模式与大型商业银行的总分行模式相比ꎬ资源共享空间小ꎬ竞争性增加ꎬ虽然管理主体统一ꎬ但协同效应难以产生ꎮ

2.企业信贷业务项目单项金额少

农信系统所针对企业一般为中小型甚至是微型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指的是以企业法人客户为主

体ꎬ围绕对公账户开展的各类贷款、汇兑、支票等业务ꎮ商业银行是企业实现间接融资的最重要媒介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ꎮ[2]虽然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开始重视开发个人零售产品ꎬ但现在对公业务依然是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ꎮ[3]

企业ꎮ以福建农信系统中整体规模较大的福州农商行为例ꎬ2016年单一贷款人贷款情况中ꎬ最大的一家贷款余额为9500余万元ꎬ与国有银行对大型国企动辄数十亿、数百亿的大型综合贷款有显著区分ꎮ而在福州农商行第十名的企业客户贷款余额就降到(二)福建农商银行对公业务概述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福建省用于管理农村信用社系统的专门机构ꎬ于2005年7月成立ꎬ注册资金3000万元ꎬ由省内所有农信社及农商银行共同发起成立ꎬ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ꎬ属于省级地方性金融机构ꎻ省联社对各农信社及农商银行实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ꎮ据统计ꎬ福建农信系统目前共有营业网点近两千个ꎬ从业人员2万余人ꎬ从整体上看是福建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覆盖最广的金融机构ꎮ截至2018年6月底ꎬ福建农信系统总体资产总额达到8100亿元ꎬ另存款余额6124亿元ꎬ贷款余额3681亿元ꎬ各项数据均位于福建省银行业前列ꎮ

福建农信系统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法人特征为农信系统业务开展赋予了不同的特点ꎬ专注于支持三农业务、支持小微企业等业务ꎮ对公业务上ꎬ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增量、户数等三项指标全省第一ꎬ充分发挥了普惠金融作用ꎬ为全面开展对公业务奠定了有效基础ꎮ目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2亿元ꎬ接近总余额的一19半ꎬ万户同比增长14.36%ꎻ另外小微企业贷款户数45.

1800ꎬ同比增加13.29万户微企业的门槛与要求较低万ꎻ另外农信系统申贷获得率ꎬ户均年贷款余额约ꎮ

98.31%ꎬ对于小1.(三二元体制

)福建农商银行对公业务特点

这是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农信系统所采用的模式ꎮ在该模式下ꎬ各县级联社及改革后的农商银行都作为独立法人ꎬ共同出资成立省联社ꎬ省联社不负责具体业务经营ꎬ仅承担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ꎮ这种模式下ꎬ县级联社在法律上独立ꎬ具体来说资产负债表独立、可贷资金独立、业务独立ꎻ但是在经营、管理上需要接受省联社的统一管理ꎮ农商行或者联社的负责人在省联社所制定的规则之内对单

了4700余万ꎮ企业客户规模不大ꎬ项目金额相对少ꎬ服务中小企业数量多ꎬ对农信系统开展业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ꎮ产品宣传ꎬ员工培训ꎬ展业方式都和普通商业银行形势不尽相同3.ꎮ[4]

大型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包括企业电子银行对公业务种类较为简单

、单

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ꎮ在以信贷业务为基础的前提下ꎬ能够衍生出较多的附加业务ꎬ而一般来说ꎬ农商银行的对公业务多集中于信贷部分ꎬ衍生出的其余业务内容较少ꎮ

三、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农商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问题分析

因为市场差异化ꎬ在过去的十几年间ꎬ全国的农信系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ꎬ不断成立的县级联社为区域经济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ꎮ不过ꎬ随着时代的变化ꎬ技术的发展ꎬ市场的成熟ꎬ金融市场也有了很大的转变ꎮ小县城、乡镇和农村不再是大部分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区域ꎬ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让地域限制变得无限小ꎬ而新的金融形式及金融产品的出现也让农商银行的业务不断被倾轧ꎮ以下将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农商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问题进行具体分析ꎮ

(一)金融科技的发展挤占农商银行市场近年来ꎬ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ꎬ银行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ꎮ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银行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ꎬ从支付方式到贷款ꎬ从理财到商业保险ꎬ互联网科技使得金融的形式更加便利ꎬ交易成本更低ꎮ农商银行的对公业务定位本来是所属地域范围内的小微企业ꎬ支持小微企业、涉农企业ꎬ与大型商业银行区别经营ꎮ可是金融科技的发展让这样的定位变得模糊ꎮ

目前各大型商业银行都纷纷在自己的App中上线小微企业快贷业务ꎬ办款手续简单ꎬ门槛低ꎬ机制

灵活ꎬ前期成本较低ꎮ这种类型的业务针对的无疑就是农商银行最重要的对公业务对象ꎬ原先的“机制活”、“速度快”、“真正关心小微企业”和“支持地方建设”的服务卖点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变得优势不再ꎮ

而由于通信技术的发达ꎬ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客户的业务办理习惯ꎬ包括企业客户在内ꎬ能够较熟练的使用智能手机办理一般业务ꎬ在该前提下ꎬ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发软件ꎬ建立平台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ꎮ以福建省农信系统举例ꎬ样一款产品竞争同一批客户的情况明显存在ꎮ产品和客户不细分ꎬ就只能在营销方式上下精力ꎬ对市场没有正面影响ꎻ其次ꎬ大型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应对速度和产品创新速度对比小型银行有明显优势ꎬ积累更多的客户资源与客户数据也能够为产品创新提供依据ꎮ农商银行无法在产品创新上跟上大型产业银行ꎬ本就不多的市场份额会被进一步稀释ꎮ

(四)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农商行对公业务客户选择问题

“去产能”ꎬ“供给侧改革”ꎬ“经济新常态”等近

虽然省联社开发了方便所有成员使用的“福建农信”Appꎬ确保在手机平台上不掉队ꎬ但是因为县联社皆为独立法人ꎬ需求各不相同ꎬ没办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ꎬ在发挥手机App功能上就有了限制ꎮ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产生影响

银行体系“金融脱媒ꎬ直接满足融资者需求”是指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绕开商业

ꎬ实现直接融资ꎮ到目前为止ꎬ商业银行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中介ꎬ也是我国企业融资的最重要途径ꎮ不过ꎬ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ꎬ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主要地位在产生相对变化ꎮ国家对证券市场的改革也体现了这一情况ꎬ设立新三板ꎬ计划建立“科创板”ꎬ地方性股权交易所的设立与运营、改革债券发行制度ꎬ无一不是想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ꎮ

另外ꎬ由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ꎬ人们理财意识的变化ꎬ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ꎬ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也会有较大的影响ꎬ事实上导致了金融脱媒ꎮ金融脱媒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ꎬ会加快改变社会融资方式ꎬ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倾向于直接融资ꎬ之前达不到直接融资条件的中小企业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渠道ꎮ

(三)对公业务产品创新滞后

长期以来ꎬ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处于垄断地位ꎬ农商银行虽然定位不同ꎬ但“卖方市场”的现实情况是存在的ꎮ新市场环境下ꎬ企业融资渠道有了更多选择ꎬ为了应对新的市场环境ꎬ根据具体业务设计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服务方案才能保持竞争优势ꎮ然后ꎬ农商银行在这种形势下想通过创新产品积极应对市场存在客观困难ꎮ首先ꎬ由于各农信社和农商行都为独立法人ꎬ相互之间就存在较大的竞争ꎻ共归管理的前提下又导致对公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ꎬ无法明确区分ꎻ近年越来越发达的交通让“服务地域”范围不断扩大ꎬ同一地区几家不同的农商银行用同10

年来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定位对传统行业中小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ꎮ企业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ꎬ投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沉没成本也无法变现ꎬ大部分的传统行业小微企业在新的经济发展周期中是有被市场完全淘汰的可能的ꎮ因为他们的转型最困难ꎬ最缺乏动力ꎬ最缺少资本ꎬ而这部分企业ꎬ大量的存在于三四线县级城市ꎬ存在于乡镇ꎬ存在于农商银行的对公业务客户名单中ꎮ这不是对某个企业的风险控制问题ꎬ也不是银行的在业务流程中监管不到位的问题ꎬ而是在经济形势的变化中产生的必然市场淘汰问题ꎮ不过产业结构升级不但影响到了传统行业中小企业ꎬ对于农商行这种类型的商业银行也提出了巨大挑战ꎮ客户结构的优化需要长期的平稳过渡ꎬ不可能说换行业就换行业ꎬ说收贷就收贷ꎻ如何帮助企业应对困难ꎬ携手面对“产业结构升级”ꎬ是农商行在近年发展中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ꎮ

四、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农商银行对公业务发展对策

(一)利用金融科技扩大服务外沿

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推广是技术发展与行业升级的必然结果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福建农信系统各机构的唯一选择ꎮ由省联社组织开发的“福建农信”App近年来开始上线与推广ꎮ资金支付ꎬ手机业务办理、生活功能开通为农商行的金融科技服务提供了一条通道ꎮ但不可否认ꎬ不与如蚂蚁金服之类的超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相比ꎬ只与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其他各大商业银行相比ꎬ农信系统的金融科技服务拓展都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ꎮ当然ꎬ由于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ꎬ文化程度的差异让农信系统金融科技服务推广难度也远高于位于城市的竞争对手们ꎮ保持共性和特性是在这场金融科技竞争中需要秉持的两个观念ꎬ共性指的是不能在金融科技推广中技术落后ꎬ特性指的是提供的服务需要与别的竞争对手有区分ꎬ特色服务和独特理念才能吸引和

留住客户ꎮ

(二)应对“金融脱媒”影响

“金融脱媒”是必然现象ꎬ也是一个国家金融市

(四)客户结构优化应对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必然过程ꎬ粗放型传统行业逐渐被淘汰或者升级ꎬ以科技创造价值的行业开始兴隆ꎮ作为农商银行来说ꎬ如何为客户定位ꎬ如何对客户结构进行调整是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很重要的一个要求ꎮ在县级行政区域ꎬ在乡镇ꎬ在农商行覆盖较为密集的区域正是传统行业企业的聚集地ꎮ各农商行的客户名单中一定存在大量的传统行业企业ꎬ不能逃避ꎬ也不能完全放弃ꎬ利用市场资源帮助企业进行转型ꎬ进行改革才是有效的做法ꎬ是能够帮助农商行更好发展的做法ꎮ

五、结语

农信系统的对公业务是其利润的重要来源ꎮ产业结构升级背景、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脱媒”的影响为农信系统这一重要又特殊的金融机构类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ꎮ新形势下ꎬ农商行想要保持甚至进一步发展对公业务ꎬ就必须正视新的环境和新的情况ꎬ利用好金融科技ꎬ评估好产业结构升级趋势ꎬ调整自身业务方式及客户结构ꎬ增加自身竞争力ꎮ

[参考文献]

场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ꎮ我国占据九成市场份额的银行系统是极不市场化的ꎬ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结构有较大差距ꎮ既然没有办法避免金融脱媒ꎬ如何面对这种影响才是最重要的ꎮ在保持传统业务的同时ꎬ充分发挥自身的定位特点可能是农商行的发展路径ꎮ现在的农村发展已经脱离了以前交通、通信上的客观困难ꎬ而是进入了主观发展困难ꎬ比如缺乏发展资金ꎬ却不符合商业银行贷款条件ꎬ更无法进入直接融资市场ꎮ在涉农贷款上ꎬ在涉农业务创新上ꎬ农信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以及经验ꎮ福建农信系统在这部分对公业务的指标上在福建省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ꎬ发挥涉农信贷资源优势ꎬ创新涉农信贷产品ꎬ可能是目前应对“金融脱媒”影响的一个路径ꎮ长远上来看ꎬ城市中有着大量的“金融脱媒”资源与途径ꎬ可是小县城、乡镇中是较难找到这些资源与途径的ꎬ这方面的空白是农商行可以进行对接和填补的ꎬ也可能会是农商银行一个新的对公业务增长点ꎮ

(三)积极创新对公业务产品

联合社的形式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企业法人形式ꎬ各个成员又都是独立法人ꎬ意味着农商行间的业务开发ꎬ在共同对外的同时又要在成员间进行竞争ꎬ面对的压力更大ꎮ在这个视角上考虑ꎬ单个农商行想要在产品上有所创新ꎬ进行差异竞争主要考虑的是服务模式ꎻ鼓励产品设计ꎬ鼓励服务开发ꎬ有效的产品设计能够有效对外竞争ꎬ创新的服务模式能够在与成员的竞争中占据优势ꎮ可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ꎬ专项设计相关产品ꎬ主动进行产品创新ꎮ

[1] 杜东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行机构对公业务[2] 孙岩.关于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研究[J].科技经[3] 谢其言.科技金融背景下农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策略[4] 李丽丽.基于风险防范视角的商业银行信贷债券承销

业务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ꎬ2014ꎬ(1):11-14.[J].现代金融ꎬ2018ꎬ(7):10-12.济导刊ꎬ2017ꎬ(21):198.

发展的思考[J].农银学刊ꎬ2017ꎬ(6):58-63.

[责任编辑:高平亮]

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CorporateBankingof

FujianRuralCreditUnionundertheBackgroundofIndustrialStructureUpgrading

(Fuzhou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StudiesandTradeꎬFuzhou350202ꎬChina)

LINNanꎬPENGFei-hanꎬGUOXiao-fang

itsdifferentorientationanduniquemodel.Howeverꎬthefocusofdevelopmentanddirectionoffinancialmarketshavechangedduetotheupg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ꎬthedevelopmentoffinancialtechnologyandtheemer ̄longermeetthedevelopmentrequirementsofthemarket.InthisregardꎬtheFujianRuralCreditUnionshouldre ̄thecorporatebankingsectorwithfinancialtechnologiesinthenewsituation.

Keywords:RuralCreditUnionꎻindustrialstructureupgradingꎻcorporatebanking

11

genceof\"financialdisintermediation\".Besidesꎬthetraditionalbusinessproductdesignandservicemodelcannoconsideritsorientationandoptimizethecustomerstructuretoensureorevenexpanditsmarketshareandprofitsin

Abstract:TheFujianRuralCreditSystemhasoccupiedacertainshareinthecorporatebankingmarketwith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