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加快福州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陈秀娟 (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阐述福州市都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 发展对策。 关键词:特色蓰业产业;发展;福州市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 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部的闽江口,与我 国台湾省隔海相望,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 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霜少无雪,夏长冬短,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农作 物一年三熟,盛产稻、麦、油菜、甘薯,四季瓜果飘 香,四时蔬菜常青,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近年来,福州市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道 路,打造“一圈、两中心、三带、七产业”的格局, 已在渔业、畜禽、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花卉 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上取得可喜成绩,并在现代农业 品牌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是,也存在规模经营薄弱、 组织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传统农业转变缓慢、农民文 化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本文针对福州市都市农业特 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l福州市都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特色农业是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支撑的农业。近 年来,福州市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市委、市 政府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打造“一圈、 两中心、三带、七产业”的格局,实现农业中心城区 与外围城区、南北、东中西部的联动互补、协调发 展。已在渔业、畜禽、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 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上取得可喜成绩,并在现代 农业品牌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仍存在生产规模小、 劳动生产率低 组织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农民整体素 质偏低等问题。同时,各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势头较 好,“一县一品”、“一地一色”已现雏形。如:福州 市将设施蔬菜、食用菌、渔业等特色产业纳入福州市 作者简介:陈秀娟(1968一),女,研究员;从事食用菌等 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 项目来源:福建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 项目。 一64一 “十三五”规划,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 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立足区域基础、资源禀赋和优 势品种,紧扣“现代、高效、示范”,集聚产业、科 技、人才“三大优势”,创新土地流转、经营管理、投 融资“三大机制”,重点围绕特色水果、设施蔬菜、食 用菌、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 模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 要求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果蔬茶菌 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蔬菜产量继续保持全省第 一,2016年全市水果面积5.15万hm ,总产量预计 53.9万t,促进了区域优势果类的发展,推进橄榄、 李梅、龙眼、荔枝等优势品种更新换代,实施现代 果业项目。蔬菜播种面积达12.84万hm ,总产量 378万t。建设果蔬茶菌标准化示范区91个;举办 2016国际灵芝大会,珍稀食用菌比例达39%;新建 设施钢架大棚126.67 hm ,全市钢架大棚千亩以上 蔬菜基地l9个,位列全省第一。蔬菜设施栽培得到 飞跃发展,包括塑料大棚、中小棚、地膜、遮阳网和 滴灌喷灌5大类。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并且种植 品种日益丰富,种植技术不断创新。规格均向标准钢 构大棚覆盖无滴膜、遮阳网、防虫网,以及普通日光 温室等高水平大棚方向发展。2015~2016年,全市 食用菌鲜品总量达34.7万t,总产值18.6亿元。全 市产值上亿元的县达3个,珍稀菌类占36%。其中秀 珍菇产量占全省的70%、全国的60%,罗源县成为全 国最大的秀珍菇基地县。 2存在问题 福州市都市农业发展,面临人口密集、劳动力不 足、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设施蔬菜种子依赖进口、 技术不够成熟、劳动力紧缺、资金投入大、土地流转 困难、盐渍化和连作障碍、保险执行难、白色污染严 重等一些突出问题,阻碍了福州市都市农业的健康快 速发展。 3发展对策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通过围绕“高效、生态、物流、 中国园艺文摘科技”等方面,通过引进或研发先进的技术装备,集 成高效技术体系,优化组织方式,完善产业体系,提 高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2017年第11期 植、标准化生产,把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成为新成果 转化的基地,新技术试验、示范的窗口,全面提升示 范园辐射带动水平。 化。发展壮大特色优势农业,以福清国家级现代农业 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 引导优势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夏秋高山 蔬菜和沿海设施蔬菜生产。加大宣传引导,争取新 (扩)建若干蔬菜区域性规模专业育供苗中心,建设 智能连栋育苗温室,配套新品种引进展示圃、嫁接苗 地、福州农民创业园、海峡现代渔业经济区(连江)、 福州金鱼产业园等为依托,加快推进现代渔业、蔬 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牧、花卉竹木等七大优 势特色产业向园区聚集,打造连江渔业、罗源食用 愈合室、嫁接和培育、自动化育苗播种生产线等育苗 专用设施设备,完善路、沟、渠、电等基础设施。鼓 菌、福清蔬菜、永泰李梅、闽侯、闽清橄榄等优势 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 结构明显优化的“一区、三圈、三带、七产业、两基 地”的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力争至 2020年,全市现代渔业产值突破500亿元,蔬菜产 业产值达200亿元,茶叶、食用菌、畜牧、花卉苗木 产业集群产值超100亿元,产值达亿元、10亿元的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129家和22家。 3.1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建立土地保障机制 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对福清、长 乐、闽侯、连江、罗源等县市的土地流转联系点培 育、督导,积极探索培育引导罗源、福清、连江、晋 安等地的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提高土地规模效益。 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用地纳入城市公共用地管理和生 态景观建设规划,对福州城区周边的山地、林地实行 封育、改造、提升,构筑环福州生态屏障。 3.2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 福州市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独立分散 的农民个体生产经营方式均与台湾有相近之处。但福 州市位于东南沿海闽江入海口,台风频发,属亚热带 海洋性气候,地理气候与之差异较大。结合市情进行 研究和分析,要大力开发农业的原料供给、食品保 障、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 能,着力培育蔬菜、畜禽、水产、水果、茶叶、食用 菌、花卉苗木等七大产业。根据福州市不同区域的比 较优势和农业资源禀赋分区域发挥农业的不同功能 和作用,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 业带,如闽侯、闽清橄榄产业带,永泰李梅产业带, 福清、长乐设施蔬菜产业带,罗源、闽清食用菌产 业带等。 为有效提高蔬菜育种研发能力和活力,加快科研 体制创新,解决蔬菜种业面临的关键共性问题提供技 术支撑,建议市政府扶持市蔬菜研究所国家蔬菜育种 创新基地建设,开展蔬菜专用品种创新研发,引进荷 兰设施蔬菜品种和现代化生产技术,实现规模化种 励引导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蔬菜产地净菜分级、田间预 冷、冷链运输、冷链终端等系统,提高蔬菜采后商品 化处理水平,提高福州市蔬菜产品质量和效益。 利用现有永泰李梅加工企业的基础,引进国外战 略投资者,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一个食品产业园 或李梅加工园区,利用永泰县的资源、环境和国内外 市场开发李梅新产品,进行产业的提升,实现永泰李 梅产业的飞跃。扶持罗源县在起步镇福建农民创业园 示范基地建设食用菌技术创新中心和体验中心。 3.3构建全方位农民服务体系 建议福州市完善政府支持农业的制度安排。建立 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构 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和中介 服务支持体系,为农民提供便利的金融信贷服务、信 息服务和技术服务。考虑到福州市是沿海台风多发地 区,建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 险机制,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政府给予一 定救济与补贴,积极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降低农 民投资风险。建议加快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机化服 务、互助保险合作、农产品拍卖等领域的合作社建 设,鼓励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资本入 股,降低成本和市场风险,增加农民获利机会。 3.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形成政府推动,监管部门各 司其职、各负其责,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参 与的强大合力,全面提升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 平。二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实施农产品 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三是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例行监测制度,全面了解和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 态,并利用例行监测结果,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 和风险分析,为制定政策、信息交流、动植物疫病防 治和实施市场准入监管服务。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 全预警系统,建立农业投入品的再评价程序和淘汰危 害性投入品程序,从源头上预防大范围危害性事件 发生。 一R — 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 3.5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福州农业和农村具有农产品生产、生态保护、美 业发展格局,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向二、三产业延伸以 化环境、娱乐休闲、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海纳百 川、兼容并蓄的闽都文化为福州创意农业发展创造了 良好的条件;一二三产业持续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为 及三次产业在城镇及其延伸带的融合,构筑城乡互动 产业链。 3.6大力推进“互联网+”特色产业(设施蔬菜、 食用菌) 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 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构建农业物 联网应用服务云平台,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 应用模式,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加快与富士康科技集 团投资的农业生技智能化项目的对接。努力培育3~5 个省级物联网应用示范点,支持以飞思农业为核心的 长乐猴屿乡特色省级现代农业蔬果产业园和以星源农 牧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福清市海口镇部级畜禽养殖 数字农业园项目,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 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作用。 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拓展环境;以福州为龙头 的福州大都市区对创意农业产品和服务具有潜在的巨 大消费市场。充分发掘、激活乡村人文和历史资源, 加强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将创意和人文元素作为 资源和资本投入创意农业发展。 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培 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临海传统产业,形成 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陆海型区域经济空 间布局。优化都市现代农业布局,着力打造福州市“一 区、三圈、三带、七产业、两基地”的都市型现代农 (上接22页) 50.0 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04—407. 45.0 400 35.0 30.0 [4]俞满源,黄占斌,方锋等.保水剂、氮肥及其交互作用 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效应[J].干早地区农业研究, 口株高(cm) 口花穗长度(cm) 口花穗数量(个) 2003,21(3):15—19. [5]肖海华,张毅功,方正等.不同保水剂对基质保水性和黄 瓜幼苗生长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3): 45 53. 趔 25.0 薰 20.0 15.0 10.0 口叶绿素含量/ SPAD值 [6]张富仓,李继成,雷艳等.保水剂对土壤保水持肥特性 的影响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 (1):120—128. 5.0 0.0 [7]何绪生,廖宗文,黄培钊等.保水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 CK CK1 FYB氮肥FYB磷肥FYB钾肥 处理 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5):184. [8]李永胜,杜建军,刘士哲等.保水剂对番茄生长及水分利 用效率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6,15(1):140—144. [9]崔娜,张玉龙,郭彩杰.土壤施用保水剂对番茄幼苗生长 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报,2011,29(2):238—242. [1O]孟志伟,於忠祥,朱林等.施用缓释型保水剂条件下土 图5 鼠尾草植物试验对比图 3结论 将土壤保水剂和养分肥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制成复 壤水分状况及氮素运移特征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 报,2006,12(5):52—54. 合营养保水型肥料,具有保水的作用,也具有提供养 分的作用。因此,土壤保水剂作为养分肥料的载体是 可行的、可持续的。 参考文献: [1]岳征文,王百田,王红柳等.复合营养长效保肥保水剂 应用及其缓释节肥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 1,27 (8):56—62. [11]宫辛玲,刘作新,尹光华等.土壤保水剂与氮肥的互作 效应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50—54. [12]黄占斌,张国桢,李秧秧等.保水剂特性测定及其在农 业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22—26. [13]张富仓,康绍忠.BP保水剂及其对土壤与作物的效应 [J].农业工程学报,1995,15(2):74—78. [14]Magalhaes J R,WiIcox G E,Rodriguez F C,et a1.Plant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in hydrophilic [2]毛小云,李世坤,廖宗文.有机一无机复合保水肥料的保水 保肥效果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45—48. 131马焕成,罗质斌,陈义群等.保水剂对土壤养分的保蓄作 ge1 treatedS0il【J].Communi Cations in S0i1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1987,18:1469—1478. 一6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