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经典)

一、 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风光。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 3.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用“ ”画出来。 4.最后一句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二、 课外阅读。

神奇的纳米(节选)

纳米科技作为21世纪科技界一颗放射着璀璨光芒的巨星,其辉煌的前景已被世界公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纳米技术中心展示了“纳米炸弹”,其大小只有针尖的1/5000,其作用是炸毁危害人类的各种微小敌人,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和疱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或者李氏杆菌等。科学家们预计,如果能够成功地把纳米管纺织成更粗的丝绒,所得到的材料将比钢铁结实100倍,导电性比铜好,而导热性比宝石好。用这种纤维做成的薄膜能够给人类带来功率极高而体积极小的充电电池。人们有可能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带有陈年佳酿味道的新

1 / 22

酒,或者带有开关的忠诚的生物机器狗。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然而,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有专家对市场上打着的高科技名目的“纳米美容品”和“冰雹用纳米清洁剂”等产品提出警告,说这些产品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诱发癌症。科学家解释说,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绝对微观世界的概念,以上这些产品如果真是纳米产品,那么这些纳米微粒是飘浮和运动的,要按照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进入食品和人体,进而进入人体细胞内。而这些产品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锰,或者含有银,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如同“幽灵一样飘浮”,如果潜伏在细胞内,容易诱发细胞病变,进而可能导致癌症。

1.文中画线句子没有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2.选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下面的句子中,关于加点词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A.表示这种设想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B.表示这种情况一般不可能出现。 C.表明这种材料还需进行再研究。

4.针对“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绿手指

法国小镇有一位“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园丁的称赞。//

一天这位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

2 / 22

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撤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再挑(tiāo tiǎo)选颜色浅的花的种(zhǒng zhóng)子栽种(zhǒng zhó...ng)。

2.写出近义词。

怀疑——______ 漫长——______ 3.理解文中的两个“绿手指”。

法国小镇有一位“绿手指”。“绿手指”指__________________。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绿手指”指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侍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短文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老奶奶靠什么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请用2—3个词语来表达。

3 /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弯弯的拱桥像彩虹一样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像巨人一样稳稳地屹立在江心。桥下是终年流不尽的江水,桥上从早到晚是过不完的行人。过桥的人啊,成千上万,有谁注意过这普通的拱桥?然而,桥是值得赞美的,我要赞美这平凡的桥。

我赞美桥的朴实。比起那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许它算不上雄伟;比起那玲珑的建筑物,也许它算不上精致。然而,它朴素、庄重。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它有充实的内心。你看,不管人们把它安置在哪里,它总是默默地在那里承担着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职责。它把为人们开辟一条伸向彼岸的通道,当做最大的快乐。

我赞美桥的勤劳。清晨,拱桥迎来了第一辆早班的汽车。深夜,桥上闪烁的灯光送走了最后一批夜班工人。每日里,无数车辆从它身上驶过,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它身上走过,脚下的流水也一刻不停地冲击着它。然而,它从未有过一点倦怠,也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它只是埋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我赞美桥的无私。桥,是通向目的地的必由之路。人们在到达终点而欢欣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曾经走过的桥,而桥却无私地把自己贡献给人们,甘当人们的垫脚石。

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教师像桥一样辛勤。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不辞辛苦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我们作业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像桥一样无私。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1.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

4 / 22

(1)形容数量极多。(_____________) (2)不怕辛劳,艰苦。(____________) (3)高大的楼房。(_____________) (4)必须经过的道路。(____________) (5)名声广为传播,各地都知道。(____________) (6)引起人们的注意。(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__________)朴素(__________) 外表(__________)自私(___________)

3.作者赞美桥是因为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第五自然段中“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是全段的_________句,这一段是按照____________方法写的。 5.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外阅读。

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

5 / 22

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相信并佩服。 ( ) (2)意见不一致。 ( ) (3)形容水的明净。 (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6 /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六、 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A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露的样子。)

③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④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⑤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B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7 / 22

⑥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C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垂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记录下来。参考文中(A)处的批注,在原文B、C两处,任选一处加上批注。 答:我选(_____)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家乡秋夜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小岛失踪之谜

①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春天,一个自称地质学博士名叫哈斯顿·舒尔茨的人,在柏林向记者们发表了一番惊人的讲话:“我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证实外星人每年都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他还说:“这些被盗走的岛屿都是无人居住的,但有人居住的岛屿被盗也只是时间问题。”

②那么,为什么外星人要盗走小岛呢?舒尔茨认为,外星人要研究地球,他们肯定会收集我们的土样。而盗走整个岛屿,不仅能够得到土样,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研究对象,比如上千种小动物和微生物等。

③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④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确实发生过神秘失踪的情况。不过,造成小岛失踪

8 / 22

的并不是什么外星人,而是一种巨大的星鱼。

⑤星鱼就是我们熟悉的海星,属于棘皮动物。它们通常有5个腕足,但也有10个、13个、16个、20个甚至45个的。

⑥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像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当它们游动时,就像一只旋转的盘子,因而被当地的人们戏称为“水中飞碟”。这种星鱼以珊瑚和珊瑚礁为口粮,而且胃口极好,一条星鱼一昼夜能够吃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因此,当它们对珊瑚礁小岛群起而攻之时,常常会使那些小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解消失。有一些大的珊瑚岛则因为根部被咬断而成为无根之岛,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漂离了原来的位置。澳大利亚科学家在空中拍摄到的一系列照片显示,有些海岛竟漂离原来位置好几海里呢!

⑦原来,巨大的星鱼才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 1.提出自己的疑问(至少一处),写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2.边默读边作批注(不少于三处),批注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哈斯顿·舒尔茨发表的“外星人每年都要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的论断是错误的。(_____)

(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不到一年的研究就揭开了小岛失踪之谜。(_____)

(3)“星鱼”,顾名思义,就是只有5个腕足,像五角星一样的鱼。(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罪魁祸首”的意思。 罪魁祸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围绕“小岛失踪之谜”讲了哪几方面内容,试着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

9 / 22

的回答。”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外阅读。

换伞

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

好不容易轮到我买了。我收下雨伞,放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拿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一头扎进了雨帘。

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着喊声,是喊我吗?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

雨伞移到我身边便停住了,伞一斜,露出一张秀气的脸。 “大哥哥,伞拿错了,这把才是你的。”我这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那是前不久才买的。

“大哥哥,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 我撑着自己的伞继续赶路,一滴雨点落在我的唇边。哟,甜津津的,像蜜一样,一直甜到我心里。

1.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先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2.短文的第4、5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小姑娘的( )进行描写。 A.外貌

B.动作

C.语言

D.神态

3.短文中作者重点对____________这个人物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其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补充说明 C.表示意思的转折

10 / 22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内阅读练习。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掌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国的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其他作品有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描写小麻雀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是什么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11 /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原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 ),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 而 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的景象。(请用“√”划出来) 3.快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____) 抖动(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 飞跑(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

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十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美的名字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 由来)—— 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被塌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全都

12 / 22

吐了出来。

“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 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儿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儿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1)我们竟然被解救出来。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2)我们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 1.用“√”画出用得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同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有两个“我们”,其中(1)处的“我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的“我们”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之所以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对短文中的“两个阿姨”说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

13 / 22

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眼睛和耳朵(____),牙齿(_____),门牙(_____)。 它们四肢(____),跑起来很快。爪子(____)、(____)。浑身长满了(_____)。

4.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5.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很多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你能试着找一种动物写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

14 / 22

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乱________ 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C.模糊迷乱。

2.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_______(平视、仰视、俯视),从_______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3.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_______(大、多、美),句中的“_______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 4.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5.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5 / 22

十四、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平整整——(_______) 轻飘飘——(_______) 2.怎样理解下面的句子。 (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16 /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选文中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填上走着,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课外阅读。

月亮的自述

我一直是人们(想往 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被蒙上一层又一层(神秘 神奇)面纱。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 希望)。首次乘着宇宙飞船来拜访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奇。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到处是琼枝玉树。可是事实上,我仅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雳舞、太空舞。因为我的引力相当于地球的1/6,( )是最糟糕的跳高运动员,只需轻轻一跃,( )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好成绩。

你们看见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的所有卫星中,我是老五。因为我离你们38万公里,所以看上去才显得那么小。

你们看见的月光,其实是我反射的太阳光。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月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狗吃月亮”。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叫“月偏食”。还有,地球上的人终生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见不到我的反面,为什么?那是因为我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即我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17 / 22

从1969年以来,人类已经六次实现了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登月。听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真高兴,( )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热忱(盼望 渴望)你们来做客,来定居。

1.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词语巧搭配。

实现( ) 创造( ) ( )地等 ( )的现象

4.什么是月食现象?用“ ”在文中画出来。 5.读了本文,你知道了月球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登上了月球,你想对月球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这段话描写的是 草原 的美丽风光。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3.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4. B 2、 1.A

2.辉煌前景 潜在威胁 3.A

4.尽可能控制新型生态灾难,纳米科技也要“绿色”起来。

18 / 22

3、

1.tiāo zhǒng zhòng 2. 疑惑 悠长

3. 那位培育出纯白金盏花的老奶奶 持之以恒的精神 4.老奶奶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照料

5.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她这么大年纪了,是不能做到的

6.老奶奶靠坚定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4、

1. 成千上万 不辞辛苦 高楼大厦 必经之路 驰名中外 引 人注目

2. 平凡 华丽 内心 无私 3. 朴实 辛勤 无私 4. 总起 先总后分

5.我们作业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 我们作业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

6.本文描写的是弯弯的拱桥虽然普通,但作者认为它是值得赞美的,因为它朴实、辛勤、无私,老师的品质就如小桥一样。 7.老师的品质就如小桥一样,朴实、辛勤、无私。 5、

1.(1)信服 (2)分歧 (3)水波粼粼

2. (1)因为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用\"熬\"字比用\"度\"字更准确、传神。 (2)不能。因为联系上文,母亲本不愿出来,\"我\"劝说后她才出来走走,\"信服\"比\"同意\"更能反映母亲的状态。

3. (1)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2)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4.BC 6、

1.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19 / 22

2.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B

3. B 这句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各种声音的特点。(C)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柳条儿在风中飞舞的样子。 4.素雅、幽静,像水墨画,像交响曲。

5.作者通过对家乡秋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7、

1.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像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这两句话采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2.那么,为什么外星人要盗走小岛呢?舒尔茨认为,外星人要研究地球,他们肯定会收集我们的土样。(采用了设问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想读下去的兴趣。)星鱼就是我们熟悉的海星,属于棘皮动物。它们通常有5个腕足,但也有10个、13个、16个、20个甚至45个的。(这句话写出了星鱼的特点。)原来,巨大的星鱼才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对文章进行了一个总结,点明了主题。) 3. √ × ×

4.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5.①-②提出小岛为什么失踪的问题;③-⑦具体写小岛失踪的罪魁祸首是巨大的星鱼。

6.舒尔茨说外星人为了研究地球而盗走了南太平洋上的小岛。 7.先提出问题,再回答,引起读者注意 8.不能主观臆断;要注重调查研究。 8、

1. “我”在买早点的时候拿错了伞,小姑娘主动把自己的旧伞换了回去 事情发展 放伞 取伞 换伞 2.C

3. 换伞的小姑娘 不贪小便宜,没有私心,替他人着想 4.B

5.换伞的小姑娘不贪小便宜,没有私心,一心替他人着想,“我”被她的美好品质感动,所以觉得心里甜甜的。

20 / 22

9、

1. 《麻雀》 俄 屠格涅夫 《父与子》

2.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毅然保护小麻雀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的英勇无畏和对小麻雀伟大的母爱。

3.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4.无私伟大的母爱。

5.“我”被老麻雀英勇无畏的伟大母爱深深感动了,所以带着猎狗离开了。 6.老麻雀舍身救幼鸟,它的勇气来自那博大无私而又神圣的母爱。是的,我们人类的母爱不同样伟大吗?其实,母爱,表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之中,从咿咿呀呀地学语、跌跌撞撞地走路,到我们上幼儿园……我们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是母亲精心哺育的结果。 10、

1.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 移来 拉长 变粗 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2.远 近 潮来之时

3. 逐渐 颤动 犹如(或“如同”) 飞奔 4.① 11、

1.由来√ 即使√

2. 毫无希望。文中指阿姨对秦沫沫当时的情况感到无奈,认为她没有生的希望了。 不同于平常的。文中指“秦沫沫”这个名字特殊的由来。 3. 秦沫沫和两个阿姨 班里的其他同学 这个名字里包含有无私而伟大的爱

4.阿姨,你们在危险之际无私地挽救了一个弱小的生命。这是一种伟大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12、

1.肢 quán 保护 bēi 2.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3. 尖尖的 很小 非常锋利 特别长 很短 锐利 有力 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4.(1)

21 / 22

5.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搬运东西。 6.壁虎在遇到危险时会脱尾巴。 13、 1.C

2.仰视 颜色 比喻 3.多 乐园 4.B

5.神奇的鸟岛 14、

1. 坑坑洼洼 沉甸甸

2. 月亮倒映在每个水塘里。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掺杂在溪水里,月光也洒在水面上。 3.在月亮下行走,散步。 4.水塘,溪水,鹅卵石

5.将月亮比喻成妈妈,星星比喻成“我”,表现了妈妈对“我”的爱。 15、

1.画掉:想往 神奇 希望 渴望 2.即使……也…… 因为 3.理想 奇迹 焦急 奇妙

4.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这种现象叫“月食”。

5.月球上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引力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直径3476公里,因离地球38万公里,看上去显得很小;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由于月亮的旋转周期等同于地球,所以,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见不到反面。 6.我想对月球说:“希望我能在这里探索更多你的秘密!”

22 /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