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与能力竞赛试卷
主编:范道实验小学徐老师 2013.2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0÷80= 440÷22= 58×700= 910÷70= 125×(80×8)= 400×21= 45×201= 780÷26= 900×70= 12×5÷12×5= 二、用竖式计算。(6分)
580×50= 304×45= 910÷90=
三、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计算。(24分)
490÷[210÷(750÷25) ] 270×24-180×25
125×5×3×8 ( 841-41)÷25×4
325-20×5+25 (270+35×6)÷80
242+84+(58+116) 25×(4×3)×7
四、填空:(每空1分分,共17分)
1、钟面上4时整的时候,时针与分针的夹角(较小的角)是( )度 2、把三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两位数除以7,商和余数都相同,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
4、大卡车运4次,小卡车运5次,共运货44吨,大卡车2次的运货量等于小
卡车3次的运货量,大卡车每次运货( )吨,小卡车( )吨。 5、用2、6、5、8、9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
两个乘数应该( )和( );要使乘积最小,这两个乘数应该是( )和( ).
6、一辆小汽车的牌照是○□△5(一个四位数),已知,○+○=□, ○+□+□+5=25,△+△=○,那么这辆小汽车牌照号码是( ) 7、一个三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为9,个位与百位上数字之和是5,积是6,这个数是( )或( )
8、下图中四边形A B C D是正方形,三角形 C D E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 AEB
(∠1)是( )度
A D
B C
9、甲、乙两人从底楼开始比赛爬楼梯,甲跑到第四层时,乙恰好到第三层,照
这样计算,甲跑到第十六层,乙跑到第( )层。
10、小冬跑步上学,步行回家,在路上共用30分钟,如果来回都跑步,那么在
路上只要10分钟,如果上学、放学都步行,路上要用( )分钟。
1( E
五、应用题:(第七题7分,其余每题5分,共37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4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
多少度?
2、8500克酒精,装10瓶后还剩3500克,最少还要几只瓶子才能装完?
3、两域相距6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域同时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距
西域32千米处相遇,若甲乙两人继续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而速度不变,再行3小时后两人相距几千米?
4、用方砖一块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480块正好铺满,如果用长
是4分米,宽是3分米的的砖铺,需要多少块?
5、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去买橘子,正好都用完,甲买了20千克,乙买了
28千克,回家后乙拿了8元钱给甲,橘子每千克是多少钱?
.
6、幼儿园中班原有小朋友30人,一盆豆腐干平均分,每人可分到4块,今天
教师拿来同样多的豆腐干,每人却分到5块,今天有几人请假没来幼儿园?
7、一个超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下面是超市购买糖果的宣传广告。 买的多实惠多!!! 购买数量(千克) 1~20 21~50 50以上 单价(元) 18 16 12 四年级同学打算举行一次联欢,一班需要购买这种糖果16千克,二班需要购买这种糖果 26千克,三班需要购买这种糖果20千克。 (1)一班和三班分别购买,各需要多少元?
(2)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要多少元?
六、作图题(6分)
按要求画3个等腰三角形,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是直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与能力竞赛答案和评分标准 主编:范道实验小学徐老师 2013.2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0÷80=8 440÷22=20 58×700=40600 910÷70=13 125×(80×8)=80000 400×21=8400 45×201=9045 780÷26=30 900×70=63000 12×5÷12×5=25(本题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二、用竖式计算。(6分)
580×50=29000 304×45=13680 910÷90=10……10
三、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计算。(24分)
490÷[210÷(750÷25) ] 270×24-180×25 =490÷【210÷30】 =80-4500 =490÷7 =1980 =70
125×5×3×8 ( 841-41)÷25×4
=(125 ×8)×(3×5) =800÷25×4 =1000×15 =32×4 =15000 =128
325-20×5+25 (270+35×6)÷80 =325-100+25 =(270+210)÷80 =225+25 =480÷80 =250 =6
242+84+(58+116) 25×(4×3)×7
=(242+58)+(84+116) =(25×4)×(3×7)
= 300+200 =100×21 =500 =2100 四、填空:(每空1分分,共17分)
1、钟面上4时整的时候,时针与分针的夹角(较小的角)是(120)度 分析:钟面应该看作一个圆面,是一个周角,360度,钟面把它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小时,也就是每一份30度,4点钟,就是这样的4份,120度。
2、把三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108)平方厘米
分析:解答这样的一道题,应该用画图来帮助分析。 6厘米 6厘米 6厘米
6厘米 6厘米
现在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宽是6厘米,求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只要按照(长+宽)×2进行计算,就可以求得。即:(18+6)×2=48(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按照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计算,就可以求得。 即:18×6=108(平方厘米)。
3、一个两位数除以7,商和余数都相同,这个两位数最小是(16),最大是( 48)。 分析:这是一个两位数,且除数是7,那说明余数最大只能是6,从余数是1到6逐个去思考,就可以求得本题的结果。如果余数是1,那么,求得的被除数是8,这时被除数是一位数,不符合题意。从而得出,这个两位数最小是16,最大是48。
4、大卡车运4次,小卡车运5次,共运货44吨,大卡车2次的运货量等于小
卡车3次的运货量,大卡车每次运货( 6 )吨,小卡车( 4 )吨。 分析:要解答本题的结果,最好用替换的方法去思考。因为大卡车2次的运货
量等于小卡车3次的运货量,那么大卡车4次的运货量等于小卡车6次的运货量,也就是把题中大卡车运4次,替换成用小卡车运6次,从而,共运的44吨,只要用小卡车运11次,这样可以求得小卡车每次运的吨数,44÷11=4(吨);大卡车每次运的吨数是,4×3÷2=6(吨)。
5、用2、6、5、8、9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
两个乘数应该( 95 )和( 862 );要使乘积最小,这两个乘数应该是( 26 )和( 5 ).
分析:本题如果用试一试的方法去求,难度比较大。同时要去寻找到规律,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我在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要是乘积最大,首先必须把这几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再从大到小把每两个数分成一组,这样每一组里面的两个数肯定一个是大的数,一个是小的数;要是乘积最小,首先必须把
这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再从小到大把每两个数分成一组,这样每一组里面的两个数肯定一个是小的数,一个是大的数。然后按照下面图示把每组数进行分配到两个乘数里面。
求积最大的方法:先把这几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再从大到小把每两个数分成一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9 8 6 5 2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9 大 5 小 没有 小
乘积最大这样分配
8 小 6 大 2 大
乘积最大的两个乘数是95和862, 95×862═810
求积最小的方法:先把这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再从小到大把每两个数分成一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 5 6 8 9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 小 6 小 没有 小
乘积最小这样分配
5 大 8 大 9 大
乘积最小的两个乘数是26和5, 26×5═15314
注意如果更换其他五个数,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做的。同样对于提供6个数,7个数等等,组成两个乘数,要是它们的乘积最大或最小,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6、一辆小汽车的牌照是○□△5(一个四位数),已知,○+○=□, ○+□+□+5=25,△+△=○,那么这辆小汽车牌照号码是( 4825 ) 分析:解答本题最好的方法,也是用替换的方法,因为,○+○=□ 把[○+□+□+5=25]这个算式中的每一个□替换成2个○,这样,这个算式就替换成了○+○+○+○+○+5=25,从而可以求出○=4,这是解答的关键。 □=4+4=8,△+△=○,就是△+△=4,△=2。
7、一个三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为9,个位与百位上数字之和是5,积是6,这个数是( 243 )或( 342 )
分析:一个三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为9,表示这个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这三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9,而个位与百位上数字之和是5,从而可以求得,这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4,又从题中得知,个位与百位上数字之和是5,积是6, 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2×3,另一种是3×2,从而可以求得本题的答案。 8、下图中四边形A B C D是正方形,三角形 C D E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 AEB
(∠1)是( 30 )度
A D
B C
分析 :题中告诉我们,上图中四边形A B C D是正方形,三角形 C D E 是等边三角形,那说明DE=CE=DC,这个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度。正方形每个角都是90度,且AD=DE,BC=CE,那说明 ADE和 BCE都是个等腰三角形,所以,∠DAE=∠DEA,从条件中不难知道,∠EDA=90°+60°=150°,那么,∠DEA=(180°-150°)÷2=15°,同时,也不难证明,∠CEB也是15°,从而可以求得∠1=60°-15°×2=30°。
9、甲、乙两人从底楼开始比赛爬楼梯,甲跑到第四层时,乙恰好到第三层,照
这样计算,甲跑到第十六层,乙跑到第( 11 )层。
分析:甲乙刚刚开始比赛爬楼梯时,都是在第一层开始的,甲跑到第四层时,乙恰好到第三层,那说明,甲爬三个楼层的时间,乙只有爬了二层,甲爬到16层,
1( E
要除去第一层的时间,只能计算15个楼层的时间,也就是甲爬了5个三层,,照这样计算,乙爬了5个两层,就是10层,加上第一层,那就是乙爬到了11层。
10、小冬跑步上学,步行回家,在路上共用30分钟,如果来回都跑步,那么在
路上只要10分钟,如果上学、放学都步行,路上要用( 50 )分钟。 分析:题中的条件可以用等式来表示,跑步上学+放学跑步回家=10(分钟),那么一个单程只要5分钟;跑步上学+步行回家=30(分钟),然后将这个等式中的跑步上学替换成5分钟,从而,可以求得步行回家这一个单程要25分钟,最后可以求得,上学、放学都步行需要50分钟。
五、应用题:(第七题7分,其余每题5分,共37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4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
多少度?
分析:顶角度数是底角度数的4倍,我们必须把底角度数看作一份来思考,顶角就是这样的4份,两个底角和是这样的2份,那么一共就是这样的6份,然后再把三角形内角和180°去平均分成6份,得到一份是30°,4份是120°。)
解: 4+1+1=6
底角: 180°÷6=30° 顶角 30°×4=120°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顶角是120°。
2、8500克酒精,装10瓶后还剩3500克,最少还要几只瓶子才能装完?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已经装的10一共装了多少千克和这10瓶每瓶装了多少千克。不会列综合算式的可以分步计算。
3500÷【( 8500-3500)÷10】 答:最少还要7只瓶子才能装完 =3500÷【5000÷10】 =3500÷500 =7(只)
3、两域相距6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域同时相向出发,4小时后在距
西域32千米处相遇,若甲乙两人继续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而速度不变,
再行3小时后两人相距几千米?
分析:本题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域(68千米)同时相向出发,4小时
后相遇,表示两人4小时行了68千米,用除法(68÷4=17)即可以求到他们两人的速度之和;(不必去求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和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现在他们相遇之后,甲乙两人继续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且速度不变,再行3小时后两人相距几千米,就是求他们3小时的速度之和。为了进一步搞清本题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画图分析。 6 8 千 米
相 遇 3 2 千 米 东域 西域 甲 乙 相遇后两人3小时相距的路程
解: 68÷4×3 答:再行3小时后两人相距51千米。 =17×3 =51(千米)
4、用方砖一块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480块正好铺满,如果用长
是4分米,宽是3分米的的砖铺,需要多少块?
分析:本题是用方砖铺地的,必须知道这块地的总面积,用9×480表示;和如果用
的每块方砖的面积,如果用的方砖,告诉的是长方形地砖,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应该先求它每块砖的面积,用4×3表示。 解; 9×480÷(4×3) 答:需要360块。 =4320÷12 =360(块)
5、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去买橘子,正好都用完,甲买了20千克,乙买了
28千克,回家后乙拿了8元钱给甲,橘子每千克是多少钱?
分析: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去买橘子,正好都用完,甲买了20千克,
乙买了28千克,表示两个人带去的钱全部用完,正好买了(20+28=48)的橘子。题中又已知每人带去的钱同样多,那说明,每人不多买,也不少买的话,平均每个人可以买到(48÷2=24千克)的橘子。现在甲买了20千克,乙买了28千克,那说明乙比自己原来身上所带只能买24千克橘子的钱,多买了4千克,这个4千克的钱,是甲帮付出,所以回家后乙拿了8元钱给甲。也就是说,4千克的橘子要花8元钱。(可以分步列式解答)
解: 28-【(20+28)÷2】 答:橘子每千克是2元钱。 =28-【48÷2】 =28-24 =4(千克) 8÷4=2(元)
6、幼儿园中班原有小朋友30人,一盆豆腐干平均分,每人可分到4块,今天教师拿来同样多的豆腐干,每人却分到5块,今天有几人请假没来幼儿园? 分析:“幼儿园中班原有小朋友30人,一盆豆腐干平均分,每人可分到4块,”用(30×4),可以求得老师一共拿来的豆腐干的总块数(120)块。题中又已知“今天教师拿来同样多的豆腐干,每人却分到5块。”不难知道,今天老师拿来的豆腐干的总块数也是120块,现在,每人分到5块,用(120÷5),可以求得今天到校的幼儿人数(24)人。再根据“原来30人,今天来校24人,”用(30-24),可以求得今天请假的幼儿人数。(可以分步列式)
解答: 30-(30×4÷5) 答:今天有6人请假没来幼儿园。 =30-(120÷5) =30-24 =6(人)
7、一个超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下面是超市购买糖果的宣传广告。 买的多实惠多!!! 购买数量(千克) 1~20 21~50 50以上 单价(元) 18 16 12 四年级同学打算举行一次联欢,一班需要购买这种糖果16千克,二班需要购买这种糖果 26千克,三班需要购买这种糖果20千克。 (1)一班和三班分别购买,各需要多少元?
分析:要求一班和三班分别购买,各需要多少元,必须根据这两个班购买的数量,确定他们购买时的单价,一班购买16千克,属于1~20千克的范围,每千克单价应该以18元来计算;三班购买20千克也属于1~20千克的范围,
每千克单价也应该以18元来计算。 一班应付的钱:16×18═288(元) 三班应付的钱:20×18═360(元)
答:一班和三班分别购买,一班需要288元,三班需要360元。 (2)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要多少元?
分析: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要多少元,先要把三个班购买苹果的千克数合起来,再看一看这个千克数属于购买数量的那个范围,这个范围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是多少,最后去列式计算。
(16+26+20)×12 ═62×12 ═744(元)
答: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要744元。
六、作图题(6分)
按要求画3个等腰三角形,一个是锐角三角形,一个是直角三角形,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本题画的方法比较多,每种三角形都要符合两个要求,那种三角形符合2个要求的,那个三角形给2分,那种三角形只符合一个要求的,那种三角形不得分。同时要写上所画三角形的全称)
. . . . . .d
等腰锐角三角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腰直角三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腰钝角三角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