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掌握人物描写的四种基本方法。 2. 积累人物描写的片段及语言。 3. 形成有意识构建语言系统的习惯。
知识结构
1. 人物描写的四种基本方法。 2. 人物描写的片段及语言。 3. 构建语言系统。
知识精讲
一、观察是前提
要让作文给人留下如临其境的感觉,让笔下的人物都活灵活现,就要注意观察生活。观察是获得知识、发挥想像的基础。
二、写作时注意什么?
首先,选好要写的人物对象。最好选一个自己熟悉而又印象深刻的人来写。 其次,认真选择表现人物的事件。典型的事例最能突出人物的特点。
第三,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作时切忌面面俱到,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个性特点时要给出几个特写镜头。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身材、容貌、神态、衣着等外形特征。
1
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观察人物的外貌,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再抓住最突出的独特之处,有重点的观察。
如:“他(老杨同志)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赵树理《老杨同志》
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 如:男子汉素描
他,中等个子。方正的脸,一头浓密的黑发又粗又短如同剌猬,让人感到不怒自威。额头上依稀可辨的皱纹,也许是他年纪不大却阅历较多、涉猎较广的证明。眉宇间,细长的眼睛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诱人的魅力,眼光时而犀利如X射线,仿佛能看穿人的五脏六腑;时而柔情似水,似乎积聚了全世界的温情。适中的鼻子如同一块凸出的磐石,而“磐石”右边的一颗形似顿号的黑痣,正好像是他那平常总像一扇大门那样紧闭着的嘴的一个忠诚的卫士。
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
(2)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有选择、有重点,要抓住特征,切忌面面俱到。
著名作家老舍说的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地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
例:车厢里,一位高挑个儿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结实,健美。微微卷曲的黑发拢在脑后,扎成两绺,轻巧地垂挂着。深红色的运动衫领子,悄悄地露出深蓝色的外套。 可以感觉到,这个姑娘的身上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3)外貌描写要为突出人物性格和传达人物心情服务。 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肖像描写之所以显得“重要”和“困难”,是因为它必须巧妙地传达人物的性格内涵,不是为外形而外形,须是为性格而外形。没有个性特色的公式化、概念化的肖像,是不能起到“钥匙”作用的。
例: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A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B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深思。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
如:这是一对孪生小姑娘,一样秀丽的眉毛,一样挺直的鼻梁,一样水汪汪而充满灵性的眼睛。那位亲爱的妈妈还特意给她们打扮得一模一样:天蓝与雪白相间的小纱裙,各自的名字用粉红丝线绣在左边的小兜上,蓝色的小凉鞋,还有齐耳的短发,上面都用蓝白相间的丝带扎成了一朵别致的小花,这同一模子塑出的一对小天使,纯净而无邪。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俩人却并不相同:其中一个左眼角下有颗小痣,她眼里隐约可见一丝忧郁,使人疑心那痣是随时可能掉下来的眼泪;另一个,嘴角边总有个笑影,仿佛从来就不知忧虑为何物。
例文1:(高兴)
每逢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就连脸上的皱纹似乎也乐开了花。 例文2:(疼痛)
2
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 ,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 【评一评】
她,一个普通女孩儿,个子不高,脸是很白净的鹅蛋型,眼睛大大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红框眼镜。头发很长,但平日里总爱梳着一个马尾辫。她的腿很长而且细,每当她走路时,总觉得她走不稳,摇摇晃晃的。
(混乱;不突出特征;性格也没体现出来)
2、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 人物的行为完全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描写人物的行动,也同样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一定要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来体现。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人物的行动呢 ?
首先,要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人物的行动都是由一连串的动作完成的,把这些前后连贯的具体动作写好,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不仅要写人物“做什么”,还要写他是“怎么做的”。这就需要在人物动作的前面加上些恰当的描写。 最后,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行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注意:切忌连环画式的机械运动。
文学史上的精彩瞬间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
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
如:
有人在日记中写了他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对德国的一场比赛,想要再现球星罗纳尔多的夺人风采。
“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修改后:
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3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这位超级球星高超的球技。
要使文中的人物“活”起来,就须写他行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貌描写上。写人物的行动,不仅要写他做什么,而且要写他怎样做,要选取人物的关键动作和特写镜头来写,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3、心理描写
3
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展示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写清人物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样想的,千方百计把心里动态活动的过程全面展现出来。否则,人物的形象就会苍白无力。 例: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曹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曹老师”,曹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修改后】
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老师的目光里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只觉得手心出汗,似乎连心跳的声音也能听到(表现出“我”见到曹老师时的具体感受) 。我只好勉强地笑一笑,喊了一声“曹老师”,连声音都带有几分颤抖,曹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老师应答的表情和态度)。
4、语言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是录音,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达到这境界就要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必须反映人物的特征。 语言描写要插入动作神态和神态描写。
人是会说话的,所以写人的文章大多离不开语言描写。但写语言就只写语言,写对话就只是问什么答什么,而忽略了人们说话时带有的不同情绪、不同神态,以及各种手势动作等,文章就不会生动形象。这样,语言描写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
例:外婆刚进门,我便哭着问:“隔壁胖婶说我妈死了,是真的吗?”外婆说:“别听她胡说,你妈还活着,到外地出差去了。”(单纯的对话) 【修改后】
外婆来了,像挑了千斤的担子,一步一晃。我赶忙扑上去告诉外婆:“二婶说我妈妈不在了……”
外婆一下站直了,气得不行,小声嚷着:“谁说的,由得她红口白牙咒人,活着,活着,一千一万个活着。”她蹲下来摸着我冻红的手,哄着我说:“孩子,别听她的!你妈妈出远门去了,我刚才还托前庄上你姨夫给她捎了几个钱去……”说着,她把头扭了过去。(不仅写了对话的内容,还在对话中穿插了说话人的神态和必要的动作 )
语言积累
触动我心
夏日,一个鸣蝉的午后,我刚从书店回来,就见父亲行色匆匆地要出们。忽时母亲拦住了他,俯身为父亲系上鞋带。
阳光掠过香樟树的树梢,菊花茶的清香飘满全院。母亲柔顺的发丝在脸旁垂下,抿着嘴,画出了一道温柔的弧线。纤细的手指在父亲的鞋带中穿梭往复。
父亲呆呆地站在那里,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低着头,他的目光像一汪深邃的潭水一直凝望着母亲的。目光交错的瞬间,两人相视一笑。在那一刻没有语言,没有动作,只有那灿若阳光的微笑。
阳光从香樟树的树叶缝隙中透过,拂过母亲的脸颊,拂过父亲的目光,拂过时间的线条,拂过心中深处的山峦。阳光像一只手轻轻地触模那颗温柔的心。菊花茶的清香仿佛浸润了全身,犹如夏日里温暖的阳光。
父亲缓缓向前迈了一步,伸出双手,是要拥抱吗?只见父亲像一个大男孩一样小心翼翼地拾起母亲垂落的发丝轻轻的别在耳后。母亲的脸,霎时间像抹了一层红霞,羞涩地犹如初恋时的少女那样美丽,可爱。
4
我静静地倚在门边,情不自禁地微笑,只为那美丽而完美的瞬间绽放。 这个完美的瞬间我一直记见到现在,那是一个完美而又平凡的爱啊!
人生像一条奔腾汹涌的大河,河里的每一滴水都是那样的平凡。但在阳光的照射下却 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温柔,那样地动我心弦。
拓展延伸
想象一个人物及特定场景,在心理预设好他的心情及行为,进行细致的人物描写。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